“他先打我”使两个家庭成悲剧,孩子打闹,妈妈的处理方式很重要

在孩子们入学后,社交环境随之变得更为复杂时,他们难免会有与同伴发生打闹、争吵的情况,甚至有些孩子还有可能会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从家长的角度而言,他们自然看不得孩子被同学欺负。于是有的家长会教育孩子说,“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狠狠的打回去!”乍听之下这样的话,要比让孩子默默忍受来得更硬气一些,但是其实这样的教导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他先打我”使两个家庭成悲剧,孩子打闹,妈妈的处理方式很重要

孩子用砖头把同学打到住院,家长批评孩子时,孩子却说:是他先打我的

刚放暑假没几天,李女士的儿子就用砖头把同学打到住院了。正在上班的李女士接到小区物业打来的电话时十分意外,在她看来,儿子一直是很乖巧懂事的,孩子用砖头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这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

当李女士慌张地赶到医院时,儿子正梗着脖子,站在医院的走廊里。看到儿子闯这么大的祸,李女士有些气愤,于是他质问儿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儿子却有些委屈,又有些倔强的说道,“是他先打我的!


“他先打我”使两个家庭成悲剧,孩子打闹,妈妈的处理方式很重要

听到儿子这样说后,李女士一时间无话可说,原来在此前她就曾教育过儿子,“如果是对方先打你的,你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一下对方,用力给我打回去!”随后,李女士赶紧向对方同学和家长赔礼道歉。

李女士的家庭条件并不好,被打孩子的住院费以及赔偿费让她十分头疼。虽然是对方孩子先动手的,可毕竟是自家孩子把人打进了医院,李女士也只得认赔。最终,李女士赔了对方五万块钱,而对方的孩子却要在医院里度过暑期,可以说是两个家庭的悲剧。


“他先打我”使两个家庭成悲剧,孩子打闹,妈妈的处理方式很重要

面对孩子间的打闹妈妈的反应很重要,打回去并不靠谱

很多宝妈在发现孩子与同伴发生争吵打闹的时候会非常情急地教育孩子动手打回去,但其实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会造成矛盾升级。孩子们下手没轻没重,很有可能会把小矛盾升级为大麻烦。

事实上,当宝妈教育孩子打回去时,这也是在教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当孩子打赢了之后,他们会认为暴力比讲道理更有用,当他们打输了之后,他们又很有可能会对暴力产生盲目崇拜。虽然在宝妈看来这不过是自己一句话的事,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对于暴力行为的认知。


“他先打我”使两个家庭成悲剧,孩子打闹,妈妈的处理方式很重要

看起来教育孩子打回去比教唆孩子主动施行暴力更有道理,但对于体力较差的孩子而言,家长们教育他们打回去也并不一定能够起到实质的解决问题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继续被变本加厉地欺负。

当孩子与同伴之间发生打闹时,宝妈们应该如何应对?

宝妈们应该事先弄清楚情况,这样才能够给予孩子更有针对性地教育指导。如果仅仅是孩子之间不经意的打闹,那么家长们不必过多地给予干预,相信孩子们可以自己做好问题的解决。如果家长们参与过多的话,反倒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社交发展,影响到孩子与同伴之间的相处。


“他先打我”使两个家庭成悲剧,孩子打闹,妈妈的处理方式很重要

如果对方有一定的恶意,并且多次欺负孩子的话,那么宝妈们一定要教给孩子更加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比如说向老师求助。如果老师的单页并不能够制止对方的行为,那么家长们就有必要和对方家长谈判,帮助孩子摆脱受欺负的困境。如有必要的话,家长们也可以考虑为孩子更换环境,让他们可以在一个更加温和有爱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此外,家长们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保护自己的能力,比如说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低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仗着自己的身体强壮而欺负一些身体弱小的孩子,所以当孩子拥有强健的身体以后,他们自然就具备了不被欺负的体质。当孩子的身体变得强壮时,他们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一些。


“他先打我”使两个家庭成悲剧,孩子打闹,妈妈的处理方式很重要

当孩子与同伴发生打闹时,家长们简单的一句“打回去”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于说丝毫不能够帮助孩子摆脱被欺负的困境。在校园霸凌问题越发引人关注的同时,家长们也应该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多加用心,给予孩子切实有效的方法建议才是真正地负责。埋怨孩子懦弱或者是指责孩子胆小都是非常不恰当的,这除了会给予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以外,并不能够给予他们任何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孩子   可能会   砖头   强壮   同伴   教育孩子   暴力   悲剧   儿子   家长   身体   两个   同学   妈妈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