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输不起的父母,造就玻璃心的孩子

前阵子恰逢孩子的开学季,关于#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的话题上了热搜,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输不起的父母,造就玻璃心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所重点小学老师的妈妈秦女士,对于5岁儿子的标准永远是100分,有时候孩子考了98分,秦女士都要训斥孩子一遍:

“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为什么考不到……”

秦女士觉得自己非常失败,教得了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十分愚钝。

经诊断,这位妈妈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事实上,类似这样一种无法接受孩子成绩不如他人的事件屡见不鲜,就比如当发现班里25个学生23个学生成为了班干而没有自家孩子,双双都是985毕业的父母瞬间崩溃了:

“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很崩溃。”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输不起的父母,造就玻璃心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后,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孩子最终也成为了班干部,妈妈心里才轻松了,认为“比自己升职加薪还开心。”

很多网友纷纷表示:

“这届家长真的太不容易了”

“都有啥班干部职位,竟然能整出24个”

“父母的攀比心理是不是太重了”

……

也有的网友一阵见血地指出:

“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太低,殊不知,他们的父母才是那个真正输不起的人。”

确实,当代孩子输不起与玻璃心,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父母输不起的心态。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输不起的父母,造就玻璃心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父母常常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一点点的差距就会对孩子各种训斥,将在职场上或日常生活中的输赢观念强加给孩子。

而如果孩子长期活在父母充满焦虑的高期望下,孩子就不得不努力,因此,“不能输”、“输不起”就成为了他们一生的信条,当外界压力来临时,或者自己的成绩比别人稍差时,孩子就会产生各种偏激的行为。

输不起的孩子,脾气会更差。

无论大事小事,他们都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一旦没有得到预期的成功,他们就会哭闹和发脾气,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定的挫败感,更严重的是,会对生活失去信心。

输不起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因为大人过高的期望与压力,孩子往往容易玻璃心,一旦经历失败,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还会养成说谎的坏习惯。

输不起的孩子,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输不起、玻璃心的孩子就容易选择退缩,不愿意面对生活的挑战,对生活产生消极的态度。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输不起的父母,造就玻璃心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输不起的孩子,会产生一定的攻击行为。

当玻璃心的孩子在与小伙伴游戏中遭遇失败,会轻易认为是别人的错误,因此产生一定的攻击性行为,这对被攻击的孩子甚至是孩子本身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教育学家杨咏梅曾说,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父母开始转念,孩子就开始转变。

要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父母就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换个方式教育孩子、夸赞孩子,让孩子客观、具体地看待自己、看待输赢,孩子就会明白:成功是来自于自身的努力,比起结果的输赢,更关注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与努力。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输不起的父母,造就玻璃心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父母,要适当期待、理解和接纳孩子,要常常进行反思和思考: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不是太高了?自己一味地批评和打压,是不是会把孩子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知名主持人蔡康永曾说,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说最珍贵的是什么?是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们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综艺《放学后》是一档聚焦于学龄儿童教育的素人真人秀节目,在节目中,有一位在印刷厂工作的妈妈,从这位妈妈身上,完全可以感受到父母高压式教育的可怕。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输不起的父母,造就玻璃心的孩子

当女儿在上舞蹈课时,她会因为自己觉得女儿的动作不够规范而直接把女儿喊出门大声训斥,认为要练就练到最好,不然就别练。

当下班回到家后看到女儿和爸爸在一起吃水果时,她会无情地催促孩子进屋学习,完全不让女儿有喘息的机会。

这位妈妈有着自己对女儿的教育观,认为这样全方位高强度的管束,都是为了让女儿出人头地,避免重复自己辛勤的人生,她说:

“妈妈辛辛苦苦一天上班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供你让你有出息!”

“妈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就希望你能出人头地!”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输不起的父母,造就玻璃心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的话语,不就是典型的哭穷教育吗?

这些话语对孩子来说不是激励和鼓励,而是赤裸裸地施压,孩子小小年纪,就要承载父母大大的梦想,这对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每个孩子,都有一块宝藏,等着父母去开发、去发现、去挖掘,没有天生就输不起和玻璃心的孩子,只有对孩子寄予高压与厚望的父母。

其实,真正好的教育,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培养孩子,因材施教,就如郑渊洁所言:

“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传递正确的输赢观念,让孩子学会积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失败与困难,成为一个输得起又不玻璃心的孩子,让孩子明白: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比输赢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父母   妈妈   孩子   玻璃心   输赢   出人头地   高压   抑郁   心态   女士   儿子   女儿   努力   方式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