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的孩子,一说就崩溃,怎么办?

有一种场景,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

2、3岁的孩子,说不得,稍微不满意,就满地打滚,或者砸东西、哭闹不停,更有甚者,出现打骂家人的现象。

在幼儿时期,这种行为我们很容易就把他界定为:这个孩子比较任性、情绪急躁、脾气比较急等。

但是如果这种情况我们听之任之,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出现:没有原则、情绪管理差、抗挫折能力差。

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玻璃心。

现实中,动辄跳楼、自杀的孩子越来越多,从小学到大学,各龄段都有,这些,都是玻璃心惹的祸。

玻璃心的孩子,在小时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行为特点,就是:窝里横,出门怂。

平时在家,上天入地,各种折腾,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真的走出门,走到外部的群体生活中,反而变得胆小、没有自信。

长大之后,在社会群体中,遭遇一点挫折,或者一点不如意,又不敢争取反抗,就很容易偏激。

因此,作为父母,预防孩子玻璃心,从小就要格外警惕,要特别注意,强化小宝宝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以及良好的内在自信心的建立。

玻璃心的孩子,一说就崩溃,怎么办?

小时候情绪急躁、爱哭闹,长大之后就任性、以自我为中心

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一、从小让幼儿学会“等待”

小宝宝在一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听得懂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坐、过来、停、不可以等等。

小宝宝通过观察、模仿,从周围的大人身上学习各种生存技能,他们渴望自己动手,反复练习,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表现得非常急切,希望能够马上得到满足。

比如,在我们拿出玩具准备和小宝宝做演示的时候,或者是我们拿出奶瓶准备给小宝宝喂奶的时候,小宝宝表现出急不可耐的样子,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始训练小宝宝学会“等待”。

“等待”是情绪控制的第一步,让小宝宝学会,听从指令,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小宝宝可能会出现哭闹、耍赖,甚至躺地、打滚等着急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正准备做的事停下来:拿走玩具或者奶瓶,先安抚小宝宝的情绪,让他稍微的发泄一下,然后拥抱,哄他。

等小宝宝情绪完全稳定下来,我们再继续刚在的行为,并坚持要小宝宝学会等待。

这个过程,需要坚持!

二、尊重并用心听孩子说话

只有被尊重过的孩子,才懂得尊重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去评估孩子面对的问题,同时,学会认真聆听孩子说话。

耐心的听孩子表达,也许他们说的不是很清楚,也许他们说的很慢,也许他们的想法很幼稚,但是作为成人,我们需要耐心和等待。

听孩子说话,是最容易走进孩子内心的办法,让孩子接受我们,并接受我们做他们的朋友,对我们敞开心扉。

这个非常重要!

只有成为孩子的朋友,当他们遇到困难,遭遇挫折,他们才会愿意和我们倾诉,并接受我们的建议。

倾诉,是一个人舒缓焦虑并获得正向情绪最直接的办法。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孩子和小伙伴产生纷争的时候,孩子和我们的意见不合的时候,先不要急着给孩子下定论,也不要急着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估孩子行为的对错,听一听孩子是怎么说的。

三、让孩子懂得规则大于一切

蒙台梭利说:父母的爱可以无条件,但是一定要有原则。

只有在原则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懂得自律和自我管理。

规则是幼儿自律的基石,一个懂得遵守规则的孩子,并不是“听话”“乖巧”,而是他们懂得在规则的环境下,有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发的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及自我管理。

1、在生活中,规则其实无处不在,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让孩子首先了解规则:

我们把规则告诉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共同遵守、维护规则。

2、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幼儿理解并遵守规则的榜样。

规则教育,不能简单粗暴。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触犯规则,就一顿简单的打骂,不能让孩子以为:规则都是用来约束孩子的,而父母说一套做一套,凌驾于规则之上。

所谓原则,指的是,所有人都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包括成人。

3、在原则问题上,父母要坚持!

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或者因为父母当时的心情好,就轻易的放弃对原则的坚守。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爱是前提,但是规则是基础!

四、内在自信心的培养来自挑战

理性鼓励!

幼儿的自信心一定是需要来自自我肯定以及内在成就感的动力驱使,而不是依赖他人的赞美与鼓励!

这种自我肯定以及内在成就感,往往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挑战的时候,能够独自面对并独立解决,这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幼儿自信心的原始动力!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孩子,在游戏的时候,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去找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帮忙,他们甚至都没有尝试着自己去思考一下,就转过头去求助。

这种行为习惯来自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陪伴的时候,干预过多,指导过多,好容易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了一次,大人就在旁边热烈的鼓掌、拼命的赞美:宝宝真棒!宝宝真了不起!

一个依赖他人的鼓励和赞美建立的自信,是没有基石的,等到孩子长大之后,他们很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变得没有主见,没有原则和方向。

事实上,幼儿的创造力远远超过我们想象,只要我们给予他们正确的环境,幼儿完全有能力独立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现实中,绝大部分父母,在幼儿期间,给予了孩子很多的过度干预及指导,往往等到孩子大了,比如上学了,又过早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

试想一下,一个从小没有独立面对过任何困难的孩子,忽然要独自面对来自学习的、来自交友的、来自老师的各种压力,孩子的内心是有多么的茫然而栖遑,更不要谈什么自信,什么抗挫能力了。

这种独立教育,这种挑战性游戏,可以让幼儿变得发自内心的自信,并因此获得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勇敢。

五、适度的惩罚让幼儿学会承担责任

让孩子知道,触犯了规则,就必须接受应有的后果。

惩罚不是目的,但是惩罚是让幼儿学会总结经验,自我反省的工具。

无论多大的孩子,都有他独立面对的责任:

接受惩罚,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学会并懂得在规则的约束下,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的习惯养成,玻璃心的孩子,更是如此。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信、遵守规则、懂得约束自己、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预防玻璃心的有效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孩子   玻璃心   小宝宝   自信心   自信   情绪   幼儿   困难   父母   独立   规则   原则   玩具   能力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