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校偷吃零食,家长却不管不骂,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文章为作者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许可请勿抄袭。

近期有学校的老师反映,自己班上的个别孩子总喜欢上课时间,躲在抽屉里面偷偷的吃零食,老师看见以后善意的进行了提醒,可孩子根本不当回事儿,并且整堂课上都在不停的吃东西,于是老师就把家里的孩子叫过来学校,没想到家长知道这件事以后不但没有半点歉意,反而责怪老师因为一点琐事却要耽误他们上午的工作时间,对于这种管不得打不得骂不得的教育方式,让很多年轻的老师分外头疼。

孩子在校偷吃零食,家长却不管不骂,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诚然,孩子在家里面家长可以适当的给予其宠爱,但是教育孩子健全的人格需要学校的参与,也需要老师与家长共同的配合,总是一味的袒护孩子,让他们形成满不在乎的习惯,这不光是对他们学习的不负责,更是对他们人生的不负责,那么如果你家孩子也有这种坏习惯,那么一定要及早干预,否则将会后悔莫及:

孩子在校偷吃零食,家长却不管不骂,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1.不懂得尊敬师长

尊师重教向来是国人固有的传统,但就像上面所举的例子,很多孩子现在漠视规则,漠视长辈,归根结底是父母的庇护伞给了他们更大的庇护,试想一下,在家里孩子对你的话不闻不问,在外面对师长的话充耳不闻,这样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形成叛逆。

孩子在校偷吃零食,家长却不管不骂,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甚至是唯我独尊的这样一种性格,因此,尊重别人,首先从尊重身边的师长开始,教会孩子礼节往往也是从尊重别人这一步开始。

孩子在校偷吃零食,家长却不管不骂,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2.满口脏话

经常能够听到学校里面下课之后,孩子们聚在一起讨论游戏玩的怎么样,中间总会爆出一两句粗鄙之语,这可能与孩子们在网上接触到的一些不良言论有着重大的关系,孩子的世界观,汕尾已成熟,如果经常去接触游戏,接触这种不良言论,往往就会形成这种粗话,脏话满口,却仍然不自知的习惯,家长若看到孩子这样,必须要及时给予劝诫,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懂得为人处世,就先让孩子讲文明话,做文明事。

孩子在校偷吃零食,家长却不管不骂,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3.不服管教

不少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家里面若是稍有半点不满意,就会大哭大闹,甚至不服管教,那么在家里尚且如此,在学校里又能好到什么地方?因此当你家孩子也不服管教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和学校老师一起来纠正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管教孩子,最终目的是要纠正不恰当的行为,不服管教与其说是一种个性,不如说是管理不到位。

孩子在校偷吃零食,家长却不管不骂,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社会上也要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孩子需要适当的鞭策教育,所谓人之初性本恶,鞭策教育往往是必要的补充。

孩子在校偷吃零食,家长却不管不骂,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那么大家认为孩子在学校里犯错误,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体罚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其实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行了,作为家长们,有时间真的需要好好的学习下家教的艺术,推荐这套书,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教子有方全套5册 育儿书籍正面管教 教子有方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你就是孩子好的玩具如 ¥129.8 购买

我是月叔,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汕尾   家长   教子有方   方式   孩子   鞭策   师长   满口   脏话   不良   言论   路上   习惯   老师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