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书单精选第二期,家有五六岁孩子的家长看过来

阶梯书单精选第二期,家有五六岁孩子的家长看过来


五六岁孩子的阅读特点


有研究发现,五六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从句子中区别词的能力,也就是可能将一个个词从句子中准确的切分出来,到了六岁至七岁时,家长们可以训练一下孩子的朗读,基本上是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分词能力的。

中国教育科学院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五六岁的幼童可以掌握的词汇量最多可以达到3562个,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相信很多家长看到这个数据,都会觉得难以置信。不过,家长们留意观察,你会发现,此刻孩子的阅读已经从关注画开始向关注文字转移。

他们对文字的感受力开始增加,比如文字中传递的是快乐还是悲伤,孩子们已经开始有了感觉。

但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专注力的时间并不长,只有5-10分钟,这会影响他们对阅读的具体内容的理解,但是对内容的整体性记忆却又是良好的。也就是他们不会太记住书里的细节,但是书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则会记得更清楚。


五六岁孩子的阅读建议


一、亲子伴读

我曾经讲过,阅读,耳朵不能代替眼睛,但是在幼儿阶段,听书又是不可或缺的。多听故事类的书,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丰富的词汇,并且伴随着表达能力的增加,他的情感感受力也会变得丰富。

但是在听书上, 我仍然建议要亲子阅读,而不是用故事机或是音频来代替。家长多采用讲读的方式丰富亲子阅读的过程。一种是声情并茂,增加环境背影音,或是伴奏。比如讲到天气的书时,如果能在一个下雨的时候则更好。另一种则不带任何的情绪来伴读,让孩子纯粹地通过文字信息来理解与联想。当然,两种方式交叉使用效果则更好。


二、讨论与交流,引导孩子关注现实

在读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意识要调节语速,随时提问,插入一些问题并解释,引导孩子进行观察与思考,向他们展示一些书中的细节,他们会更好地理解与欣赏。比如书里有一些提到的器具或是工具是家里有的,则要提示孩子,如果书里一些行为曾经做过,则可以与孩子重做一遍。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关注现实。阅读的目标是应用于实践,体验、对照,再创作,会加深对内容的印象。比如如果讲到了粮食问题,可以提到现实中袁隆平的贡献。提到航空航天,可以讲一下我们最近发射的一些航天火箭的新闻。等等。

如果有条件,多与孩子一起动动手,做一做、演一演。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鼓励孩子复述,引导他们自主阅读

让孩子来复述书中的内容,可以检测他们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词汇的掌握量,同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这也是在为未来语文学习打基础。

而自主阅读则是这一阶段尤其是做到的,因为到了小学,更多地就是独立阅读了,家长要慢慢地退出。因为自主阅读孩子会更多地关注到文字,从图画到文字的阅读,就是一个逐步自主阅读的过程。


书单来了(3-4)


这份书单同样是故事类型居多,同时兼有科普与知识类读物,另外还有一些民间传说与传统文化类。这也是文化启蒙时要多加选择的书。


《不一样的卡梅拉》21世纪出版社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新星出版社
《野兽国》贵州人民出版社

《团圆》明天出版社

《蝴蝶·豌豆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的春节》连环画出版社

《三个和尚》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我的房子我在家》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阶梯书单精选第二期,家有五六岁孩子的家长看过来

《外婆家的马》海燕出版社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会说话的手》连环画出版社

《艺术大书》重庆出版社

《向上跌了一跤》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好运先生倒霉先生》电子工业出版社

《疯狂星期二》河北教育出版社

《迟到大王》明天出版社

《穿靴子的猫》21世纪出版社

阶梯书单精选第二期,家有五六岁孩子的家长看过来

《不可思议的外卖》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法布尔昆虫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神奇校车图画版》贵州人民出版社

《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歪歪兔逆商系列)海豚出版社

《小小自然图书馆》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100层的房子》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阶梯书单精选第二期,家有五六岁孩子的家长看过来

《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贵州教育出版社

《幼儿第1套哲学启蒙绘本》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大科学家写给小朋友的科学书》浙江少儿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书单   人民出版社   家长   伴读   孩子   感受力   贵州   少年儿童   北京   阶梯   亲子   自主   出版社   能力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