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每次烦躁,都是你的修道场……

1

昨晚八点的时候,满满的小伙伴芝麻上完了围棋课,回家的路上,用芝麻妈手机给我拨了一个视频通话,接通后,芝麻高兴的说:


满满,我已经上完课了,还有时间,你现在来我家玩吧!”


满满正在用她的新彩色铅笔画画,并且还打算画完后,让我陪她玩新的城堡玩具,再之后,满满还要求我陪她下棋。


一晚上已经安排的很满,但是芝麻来电后,满满非常想跟她一起玩,又不愿完全放弃自己的计划,于是就回答:


“还是你来我家玩吧。你忘了我有新城堡了吗?本来妈妈要陪我玩的,如果你来我家,我就跟你玩,不用妈妈参加了。”


(我心想,老母亲被抛弃的毫不犹豫啊。)


芝麻说:“不行,我还没吃饭呢,先要回家吃饭,等吃完了再去你家又太晚了,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你来我家。”


满满有点动摇,看了看我。


我小声说:“抱歉哈,大晚上的,我都换睡衣了,嫌出门麻烦,我不打算带你去芝麻家的。她来我们家是欢迎的。”


满满有点失望,但也明白了我的立场,于是转而继续说服芝麻:“我真的很盼望跟你一起玩,而且你记不记得,之前连续有好多天,都是我去你家玩的,所以我觉得你今天应该来我家了。”


芝麻回答:“呃,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我没吃饭啊!我必须回家吃饭!等我吃完再去你家,时间会耽误的更多,我俩玩的时间就少了,所以你现在立刻来我家,才是最好的办法!”


之前,我隐约也听见芝麻妈在那边小声说:“要想一起玩,只能满满来我们家,我不能带你去满满家啊!”


所以我知道,今晚这事儿的结果就是两个小朋友各在各家了。


但是手机里,两个小朋友还在卖力说服对方。


我顿时就有些烦躁,于是对着电话说了一句:“芝麻,要不你俩再各自考虑一下,然后发消息吧,我们先挂了啊。”


面对孩子,每次烦躁,都是你的修道场……


2

挂断电话,我心里的烦躁舒缓了很多。


没想到几分钟后,芝麻又发起了视频通话,满满手快,接通了。


原来芝麻已经到家开始吃饭了,一边吃一边继续说:“满满你想好了吗?你快来我家吧!”


啊啊啊啊啊!一瞬间我要烦炸了!!,刚才那轮对话又要来一遍?!!


恨不得伸手立刻挂断通话!!!


但是我听见电话里还隐隐传来芝麻妈妈的声音,她在跟家人闲聊着“什么什么菜…先焯一下水会更好吃…”


这给了我一个提醒:芝麻妈的注意力压根不在芝麻身上。


为什么芝麻妈没有烦躁,为什么我在烦躁?


我烦躁,是因为我已经知道了这件事的结果——今晚两个小孩谁也别去谁家。所以就觉得满满和芝麻再怎么沟通,也都是废话,没有意义。


但是再看满满,一边画,一边继续跟芝麻对话,气定神闲。


显然,她们不认为自己的话没有意义。


“没有意义”只是我的主观定义。


实际上,决定不带满满出门,是我的事。但是满满和芝麻想要说服对方,是她俩之间的事啊。


我烦躁,其实就是把两者混为一谈,界限不清。


想到这,我冷静了很多,于是我也决定置身事外,看看她俩的沟通会如何收场。


面对孩子,每次烦躁,都是你的修道场……

3

满满说:“芝麻,如果你同意来我家,我还打算送你一件神秘小礼物。”


说完满满又用非常小的声音跟我说:“礼物就是我正在画的这幅画。”


芝麻说:“你来我家的话,我也可以送你礼物,一个小发卡,怎么样?”


满满:“我发卡够多了,你真的不想看我的新城堡吗?里面还有国王、女王和公主,我们可以一起布置他们的房间……”


芝麻:“我也有新玩具的,一共有4件,比你的新玩具还多,不信你看……”


视频画面开始晃动,几秒后,芝麻拿着手机镜头对着她的玩具箱开始扫描。


满满也抱起我的手机去拍“新城堡”,又拍她的“新拼图”。


期间两个小人还不断在说:


“我真的非常想念你,非常希望你来我家!”


“你来我家,我明天保证去你家,怎么样?”


“你来我家,我下次可以连续两次都去你家,怎么样?”


我突然觉得其实这场“谈判”挺精彩的,俩人时而打打感情牌,时而描绘愿景,时而预售“未来的档期”,不断诱惑对方,可用了不少策略呢!


终于,两个小朋友发现实在谈不拢,记不清是谁说了一句:“算了我们还是明天再约吧”,然后另一方也迅速同意,爽快挂断。


面对孩子,每次烦躁,都是你的修道场……

4


挂断后,满满安静的图了一会儿颜色,突然抬头,语气不悦的说:


“妈妈,我现在有点后悔花了这么长时间跟芝麻视频,如果不耽误这些时间,我早画完了,我们现在都可以开始玩城堡了!”


我不知道咋接话,就伸手摸摸了满满后背当作安慰。


满满接着说:“以后如果再遇到我跟别人都不让步的事情,就干脆取消一起玩的计划,不用谈那么久!”


原来刚刚的静默中,满满还对刚才的事做了一个小复盘呢,而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我很惊喜。也很庆幸自己管住了嘴,把那些“没意义bulabula……”的话咽了回去,没有在第二次通话中打断她俩。


孩子哪里需要那么多“教育”呢?


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体验不被打扰,归纳、联想、总结等等思维形式就会无障碍的自由流动,最后,习得经验、增长智慧,简直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又想起前两天,有个妈妈在群里问:


我女儿最近老是说谁谁漂亮。谁谁帅。“这个很帅,我喜欢他,我想嫁给他”,“他好帅,跳舞好看、衣服也好看,我有点想嫁给他”,每到这时我就不知道该说啥,


昨晚女儿看到电视里男明星,又这样说的时候,我就回:他还会唱歌跳舞、很聪明,你不要只是看他长的好看。然后就词穷了,我还应该说什么?

你看,当了家长,有时候就很容易这样“病态”——即使都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却还“挣扎着”想说点什么。


可想而知,此时的话,才是真的废话。而且还是生编的、硬挤的,自己都做不到的。


很多时候,对于孩子来说,你若闭嘴,就是晴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烦躁   发卡   芝麻   城堡   小朋友   好看   礼物   我家   意义   玩具   两个   妈妈   孩子   电话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