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家长,压抑的孩子,在线教育机构“雪崩”其实早就有苗头


文丨Tina育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本文共3450字,阅读需要3分钟。


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对作业帮、猿辅导、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等15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检查。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分别予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在线教育雪崩——成为2021年下半年伊始,最火爆的话题。

很多人不明白:2020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在线教育不是如火如荼吗?不是大家都在线上开始接受教育机构的课外辅导了吗?怎么突然之间,都变了?

我想说,疫情最严重的那个时候,并不是在线教育如火如荼,而是直播平台如火如荼,像钉钉被小学生评差分曾一度担心被苹果商店下架的事件似乎还在昨日;腾讯会议里开一个会议,拉上整个班级的孩子们,就可以开启如在校期间一样的线上课堂了……

校内老师在线上上课与线上教育培训机构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儿。不过,确实需要承认的是2020年为在线教育的高光时刻。


2020年是在线教育的高光时刻。‍

大家都知道,2020年刚刚开始的那一场疫情,都让所有人猝不及防。旅游行业、餐饮行业、教育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孩子们没有办法去学校上课,于是在家中度过了,近20年来,最长的寒假。

学校不让去,课外培训机构的线下课自然也不能去。于是,很多培训机构转战线上课程。与此同时,那些没有能力研发线上课程的体系的教育机构,或者倒闭或者曲线运营采取了用各种直播软件线上教学的模式。

在这一年的煎熬中,已经运营了17年的优胜教育倒闭了。它的倒闭,到底是不是由于有更多的家长选择给孩子报线上培训课程?不得而知。但是线下培训机构能持续往前走的已经为数不多了,小规模的线下培训机构更是成批的倒闭。

后来,据相关媒体的一篇报道,阐述了优胜教育的倒闭。文章中这样表示:倘若说优胜教育败在了疫情之下,倒不如说,这些线下机构面对风险的能力实则是不堪一击,本身就存在了一些内部风险。且,优胜教育在有线上培训课程的情况下,依然没有熬过2020年的寒冬。

线下的教育培训大受重创的同时,另一波以线上教育为主的机构则是“高光时刻”在2020年中开启了“磨刀霍霍向猪羊”的节奏。

我们来看一些新闻报道的资料:

据统计,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在线行业融资额超过50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行业此前十年融资总和。疫情为在线教育行业按下“快进键”,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行业用户规模达4.23亿,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


K12头部机构融资不断,“烧钱”更是大手笔。

《2020移动互联网广告洞察报告》的数据显示,2020年,教育行业处于“烧钱”营销模式阶段。

以下数据来自新闻报道:

跟谁学赞助了多个热门综艺节目……

网易有道旗下K12网校有道精品课聘请代言人,同时投放海量的公交站牌广告和电影院线贴片广告……

有数据显示,2020年前9个月,头部三家在线教育机构在广告和销售方面的投放总额约达55亿元。


果然是高光时刻啊!

500亿的融资、4.23亿的用户规模、5000亿的市场规模、头部三家在线教育机构就有55亿的投放,还不算其他家……2020年的中国广告业,想来很大一部分是在靠线上教育的广告投放来支撑的吧?

看到这里,想请各位家长和同学们想一想,单就这头部三家高达55亿元投放额的广告费用,最终谁来买单?

中国有句话叫做:物极必反。

当一件事物发展到所谓“高光时刻”的时候,就该要引起注意了。因为接下来,肯定是如抛物线一般急速骤降。

然而,资本的快速聚拢,线上教育机构和投资人,只觉得赚得盘满钵满,哪里会想到什么“物极必反”?


焦虑的家长,压抑的孩子,在线教育机构“雪崩”其实早就有苗头

拐点出现的如此之快。


2021年初在线教育被点名


1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点名在线教育,提出了“企业主体是谁?资本大规模介入引发哪些问题?如何加强监管?”三个问题。文章中提到,“由于资本的助推,在这种完全互联网化的营销模式席卷下,在线教育存在偏离教育规律本身的可能,不是靠课程品质、教学效果等获得市场的选择和青睐,而是被资本逐步主导和影响。

6月1日,各个培训机构被罚款共计3650万元。(就是我文章刚开始的那部分。)

接着,教育部又出大招。6月15日,为专门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专门成立监管司。这就意味着,校外培训机构的“强监管”时代,已经来临了。

由此带来的现象是:投资者们纷纷落荒而逃,教育公司的股价暴跌,央视也全面下架了在线教育企业的广告植入,各大卫视也减少了在线教育企业的冠名……教育企业内部也开始裁员,有的高达50%……很多家长也开始担心。

焦虑的家长,压抑的孩子,在线教育机构“雪崩”其实早就有苗头

焦虑的家长都有一颗不安的、躁动的、争强好胜的灵魂。

很多家长不理解:为何要监管校外培训机构?想来,有这么几点,跟大家分享:

1、升学压力造就了孩子唯“成绩”论高低,便通过“补课”的方式来规范孩子的学习。

教育最终的目的从来不是学习成绩好。

焦虑的家长,不但自己焦虑,也把这种焦虑传递给了孩子。所谓升学压力,其实就是家长争强好胜造就的。

孩子的学习从来不是被家长一步一步逼着往前走的,而是孩子内心自发的想要去学习。

那些习惯于跟别人家孩子做比较,争强好胜的父母,当看到别人家孩子去好学校,非要让孩子进好学校,看到别人孩子学习什么她就要学习什么,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不按照自己孩子自身情况去选择适合孩子的道理,真是可怜。

难道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身体健健康康,每天都轻松自在,能孝敬父母,能诚信待人,能踏实在自己岗位上努力工作,就不算是优秀吗?钱多有什么用?钱少又能怎么样?

现在的人对教育很盲目,不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味追逐金钱和名利。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建议大家一定要去听一听曾仕强教授的易经智慧。这才是中华儿女们必须要懂的文化,遵循中华文化,顺天应人,才会人生圆满。

2、校外培训机构,唯“金钱”第一,大多数(非所有)无公德心。

前两天,看到一则报道,阐述了这样的事实:某线上教育机构的招生群内,有一半以上是水军,水军会配合线上培训机构的招生老师,做足全套的工作,在真实的家长面前演绎一场场“我家孩子报名了”的“大戏”。

配合演出还算是小儿科,更让人觉得没有公德心的是,他们还会配合机构PS一些收费截图证明……为了招生,做出这样的行径,你是家长,作何感想?、

甚至还有教育机构,以亏损换规模,企图上市,赢家通吃,这是做教育的人应该有的初心吗?(像这样的教育机构,甭管做多大,早晚会应验那句话“天地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一切有因果,起心动念皆为善,才能善终,否则,反之。

说到教育,就会想到至圣先贤孔子。

那么,孔子教育学生的时候收费吗?这个问题自古有争议。

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话:“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孔子说的,字面意思是:只要自己准备了一束(十条干肉)来送给我的,我没有不教诲他的。

有人理解,跟着孔夫子学习也是要交学费的,比如十条干肉;也有人理解,这是见面礼而已,并不是学费,若理解成孔子收学费就颇有点小人之心了。不管收不收学费,都不重要,以论语中孔夫子的言行来看,育人的根本在于“修”。

古人育人,以修德为主,知识文化次之。我们熟知的六祖慧能,不识字,但是其人生成就比认识字的人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焦虑的家长,压抑的孩子,在线教育机构“雪崩”其实早就有苗头

而现在的机构,仅仅传授知识为主,无所不用其极的讨好、说服、恐吓家长,比如说,制造各种学霸做比较、升学的焦虑情景;虚假宣传等等,促使家长不断充值,有的家长在焦虑的情况下,选择了充值上万,几十万,结果,机构倒闭,课没上完,钱也找不回来。“课”财两空。

这样的培训机构公德心在哪里?良心在哪里?

当然,并非所有的教育机构都是如此。也有一些机构是能够坦诚、真诚的与家长对话。就目前的教育体制来讲,校外培训机构是对校内教育的补充和辅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些家长的刚需,并不是所有家长的刚需。也就是说,校外培训机构仅仅是教育行业中的一个配角。

而不断有资本注入教育行业,势必会加速导致一些立场不坚定的教育机构——没有公德心,没有良心,以追逐资本为基准。这是违反教育的本质和初心的。

最后,再来聊一个问题:我想,针对校外培训专门成立的监管司,其职责肯定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压所有的培训机构,而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包括线上和线下的所有校外培训机构)。

如果,你所在的校外培训机构有公德心,以传授知识为己任,以道德伦理为本位,以百年育人的观念来发展自己的企业,钱财无需外求,自会来到,搞不好还能成为新时代的“北大清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老阿姨Tina,一位喜欢写点文字的普通人。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启发。

愿您向阳而生,满面春风,做心中那个最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焦虑   在线   孔子   家长   孩子   争强好胜   苗头   校外   疫情   学费   融资   资本   时刻   机构   广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