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利好,“标准”已经实施,让车主买车、用车更放心

无论任何交通工具,它能够存在即合理,而交通工具的种类越多,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我们的选择性越大,而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可以说是有着世界上最齐全的交通工具,而且,在诸多交通工具生产、销售、保有量上排名都位居前列。

电动三轮车利好,“标准”已经实施,让车主买车、用车更放心

除了公共交通之外,我们能够脱口而出的就有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其中电动车虽然发明在法国,但是在我国有了更多的创新型产品,包括了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车等等,这些车辆功能有所区别,所对应的人群也略有偏差。

而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低速电动车只是针对的消费人群不同,但是功能就是代步,但是,电动三轮车却有所不同,它是既有代步的三轮车型,又有载人拉货的车型,是功能最全,也是最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一款车型。

新版本《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正式实施

但是,一个车型越复杂,管理起来难度就会越大,一直以来,电动三轮车无论是在生产、销售、上路都存在一定的不规范,而这些不规范随着车辆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多,它所带来的缺点就被暴露无遗,而这样的情况,必须有相应的“规矩”来约束。

电动三轮车利好,“标准”已经实施,让车主买车、用车更放心

近期,关于电动车、摩托车新版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正式推出,并且已经于7月1日正式实施,而电动三轮车属于三轮摩托车的范畴之内,该标准的推出,给予三轮车市场打了一针“威慑剂”,这意味着,包括电动三轮车在内的电动车、摩托车从产品质量端都要面临更加严格的审查,更加规范地管理,对于一些无资质、无3C、未进入工信部目录的产品,将是一次从市场内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随便生产成为“过去式”。

当然,电动三轮车有“标准”不仅仅是对于厂家的产品质量,今年以来,三轮车在诸多方面都迎来了“标准”,其中有3个“标准”不得不提,它囊括了生产、销售、上路,除了随便生产、不负责销售成为“过去式”,电动三轮车上路也要“守规矩”。

3个“标准”,制约三轮车生产、销售、上路

电动三轮车利好,“标准”已经实施,让车主买车、用车更放心

电动三轮车生产迎来了什么标准:无资质不再允许生产,随着监管部门对于三轮车产品质量的把关越来越严格,虽然说有生产资质不一定生产车辆就一定能在质量过关,但是无资质生产在质量上就更没有保障,所以,包括了市场监督总局、工信部等部门在内,从6月联合开展对于包括电动三轮车在内的生产厂家资质排查,只有获得相应资质,才允许生产。

我国电动三轮车的年产量能够达到1000万辆,但是,我们能够熟知的电动三轮车品牌只有那么几家,但是从企查查数据来看,我国有超过7000家企业正在从事电动三轮车的生产,而其中有大量的小品牌、杂牌甚至是一些作坊式企业,这些企业有的靠异地挂靠生产、有的靠拼装生产,而出厂的电动三轮车在以贴牌或低价进行销售,这种车在品质上不过关,售后上没有保障,上路不具备上牌资质,是电动三轮车治理非常大的障碍,而如今杜绝无资质生产,将从源头清除障碍。

电动三轮车利好,“标准”已经实施,让车主买车、用车更放心

电动三轮车销售迎来了什么标准:商家只能销售手续齐全的车辆,不合规的电动三轮车“泛滥”,可以说商家是“功不可没”,而对于大部分商家,他们明明知道这些车辆不具备资质,属于拼装、低质等问题车辆,但是为了牟利仍然进行销售。

而如今,一是有了“一车一票”的加持,商家所销售车辆必须要录入信息,不符合资质的车辆无法进行开发票,让商家在卖车的时候自己要把好资质关,二是各地市场监管关门,也都在积极地查处违规销售的商家,甚至有地方设置了举报机制,对于不遵守规定销售,除了罚款之外,还可能会进行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电动三轮车利好,“标准”已经实施,让车主买车、用车更放心

电动三轮车上路迎来了什么标准:上牌、持证才能上路,作为电动车的一种,一直以来我们探讨的都是它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出现闯红灯、逆行、占道行驶等问题,而如今,电动三轮车迎来了更严格的标准,也是它一直该有的一种“身份”。

根据道交法、《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标准,电动三轮车属于机动车,而作为任何一款机动车向,车辆本身想要上路,必须要完成上牌、缴纳强制险,而作为机动车驾驶人,必须要考取对应的驾照才能上路,而且,电动三轮车属于把式车的一种,C1驾驶证不具备驾驶资格,必须要考取D证才能使用,而无证无牌上路,面临着罚款、扣车、拘留等处罚。

电动三轮车现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一直以来,电动三轮车相比电动车和老年代步车,它都是容易被忽略的车型,而从今年开始,各地都开始重视三轮车的治理,才让我们真正地了解到它,经过10来年的发展,电动三轮车已经有超过7000万辆的保有量,是仅次于汽车、电动车、摩托车的车型,对于这样在数量上并不是小众化的车型,推进规范化属于“势在必行”的事情,那么,电动三轮车想要完成规范化,它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电动三轮车利好,“标准”已经实施,让车主买车、用车更放心

01电动三轮车消费人群偏向中老年人和乡村,相比电动车是老少皆宜的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它的市场偏向于乡村以及中老年人群,而对于这些人群,对于推广考取驾照,增进交通安全意识是比较有难度,他们的文化程度层次不齐,老年人的记忆力、应变能力对于考驾照都有难度,所以,想要彻底把电动三轮车作为机动车管理,这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02电动三轮车没有替代品,任何一款交通工具,如果有替代品就会更容易管理,把一些不具备驾驶条件的驾驶人,推荐使用替代品来解决需求,比如摩托车被禁,有了电动车,超标电动车被禁,有了电动自行车,但是,电动三轮车作为载人、载货交通工具,如果限制了部分人群使用它,很难找到更合适的替代品。

电动三轮车利好,“标准”已经实施,让车主买车、用车更放心

03电动三轮车交通乱象太多,所有的交通工具迎来整治,根源所在就是存在交通乱象,尤其是导致较多的交通事故发生,而电动三轮车在这一点一直饱受“诟病”,三轮车本身就是中老年人驾驶人偏多,而车辆制动性、防撞能力偏差,加之闯红灯、占道行驶、超速等行为,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率的发生,所以,不少媒体点评电动三轮车,直接叫它为“新马路杀手”。

结语:电动三轮车不是“完美”的交通工具这是客观事实,它存在乱象也是客观事实,而如今,电动三轮车从生产、销售、上路都有了“标准”,相信对现在存在的诸多乱象问题,都是一个改善,如今从源头加强管理,从上路从严进行管理,都是让电动三轮车更加规范,而作为车主本人,既然有了标准,我们也要遵守它,只有人人都能遵守标准,我们才能更早的看到电动三轮车成为规范、安全的载人、载货、交通运输工具。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关注电动车小行家,每天分享电动车相关资讯和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驾驶人   标准   电动三轮车   替代品   利好   交通工具   车主   电动车   机动车   资质   电动自行车   车型   摩托车   人群   放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