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儿园受欺负?不是“打回去”那么简单,父母还要做好3点

邻居昨天发现3岁的儿子脸上有一道浅浅的抓痕,这可把她担心坏了,一直追问孩子是不是被别人欺负了。

“我儿子胆子小,被别人欺负了都不敢说,真要命。”

虽然,事后证明这是孩子自己不小心划到的,但邻居那颗焦虑的心并没有因此放轻松。

不少家有儿女上幼儿园的父母,都有同款担心:

上幼儿园是孩子和我们分离踏出的第一步,父母焦虑担心无可厚非,但如果因此让焦虑影响到孩子,让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恐惧,那就得不偿失了。

孩子幼儿园受欺负?不是“打回去”那么简单,父母还要做好3点

那么,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该怎么办呢?

有时候,孩子之间的打闹很正常,他们通常都是上一秒还在打,下一秒又凑在一起玩了。对于这样的小打小闹,家长不必太在意。

而且,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对力道可能控制得不是太好。

比如:也许只是想打个招呼,一用力拍在对方的肩膀上,可能就变成了“打人”;也许喜欢和对方玩又不知道怎么表达,就会紧紧抓住对方的手或胳膊,让人感觉好像不是那么友好。

所以,要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不要盲目下定义“孩子被别人欺负了”。

孩子幼儿园受欺负?不是“打回去”那么简单,父母还要做好3点

比如:我不喜欢这样、我不想、我不要,等等。

对很多孩子来说,说“不”很难。一方面是不太好意思,另一方面是担心拒绝之后,别人会生气。

但习惯了忍让和顺从的孩子,以后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即便是不舒服、不满意,也无法说出拒绝的话来。而且,如果孩子头一两次不拒绝的话,别的小朋友就会觉得他好“欺负”。

我女儿有一天回来告诉我,有一个小朋友每次做操都要站在她的前面,不允许我女儿站在前面。我鼓励她一定要坚决地说“不”,要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第二天放学,女儿很开心地对我说,她和那个小朋友商量好了,她们俩轮流站:今天她站前面,明天就对方站前面。

尝到了沟通和主动拒绝的甜头之后,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情,孩子就能自己处理好了。

如果孩子被欺负之后,沟通没效果,那该还手时就要还手。

李玫瑾教授就曾提到过,她的孙女在幼儿园被一个男孩欺负了,于是她就教孩子,如果下次男孩还欺负她的话,就使劲揪对方的耳朵。男孩吃痛就住手了,而且以后也不敢再欺负她孙女了。

孩子幼儿园受欺负?不是“打回去”那么简单,父母还要做好3点

如果事情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那一定要教会孩子求助,向同学、老师、父母都可以。

比如:磕了碰了、被别人欺负了、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和老师或者家长说。老师和家长会跟对方的家长沟通。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当然,父母也要多留意孩子的日常,千万别忽略孩子发出的信号。比如,有的孩子哭闹发脾气,就是不愿意去幼儿园,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回应、了解情况,又或者是无视孩子的哭闹,那以后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愿意表达了。

孩子遇到问题,父母如何处理,会对孩子以后的表现有着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曾说:“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

孩子,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终究有一天是要离开父母,自己出去闯荡的。

与其现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不如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表达,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幼儿园,只是分离的第一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焦虑影响到孩子。但我们可以让孩子明白,父母是孩子永远的港湾:当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会永远站在他们身后;当孩子渐渐长大,不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适时放手。

这样,才是真的为他们好!

——END——

文| 菈妈,多平台签约作者,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弗洛伊德   孩子头   幼儿园   父母   孩子   孙女   焦虑   盲目   小朋友   担心   家长   事情   女儿   能力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