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哭闹制不住?父母一个举动,比“讲道理”管用

家有孩子的父母,一定碰到过这样的情景:

孩子一不如意,就满地打滚、大哭大闹;
看中的玩具,得不到满足的话,会哭到昏天黑地、不达目的不罢休。

《超级育儿师》中就有这样一个小女孩,不仅在商场撒泼打滚,还一直哭到了家里,甚至哭到尿裤子……

李玫瑾:孩子哭闹制不住?父母一个举动,比“讲道理”管用

在这段时间里,不管妈妈如何讲道理、摆事实,又或者是恐吓,小女孩都当耳边风,自顾自地闹腾。这让女孩的妈妈很是崩溃。

李玫瑾:孩子哭闹制不住?父母一个举动,比“讲道理”管用

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

01、妥协,终究会害了孩子

前段时间,一个10岁的小女孩,闹着要跳楼。

视频中,只见她坐在阳台护栏的外面,摇摇欲坠。而客厅里,爸爸跪在栏杆边,哭着向她保证:“妈妈一定会改的,肯定能改的。”

这样的场景,让不少网友惊讶不已。

而女孩的妈妈则跪在客厅里,一边哭,一边向女孩儿许诺:“姐姐有的,你也一定会有……哪天有好东西我不是宠着你的?妈妈错了,妈妈能改。”

李玫瑾:孩子哭闹制不住?父母一个举动,比“讲道理”管用

从未想过,有一天父母要对孩子卑微到这种地步。

有网友说:“这孩子是被惯坏了,还是打得太少。”


还有网友说:“现在的孩子太娇生惯养了,我们小时候兄弟姐妹那么多,要是都这样计较、闹别扭,那要寻死觅活的孩子多了去了……”

诚然,没有平衡好二胎家庭中对两个孩子的爱,可能是导火索。但是,看到女孩父母又是跪、又是承诺的卑微样,谁又能说孩子这般骄纵,不是被惯坏了呢?

那么,孩子爱哭闹、发脾气,真的就制不住吗?

当然不是。

李玫瑾教授很早就说过:孩子管不住,那都是因为惯的,父母只要做到“四个不要”、“一个要”就可以。

李玫瑾:孩子哭闹制不住?父母一个举动,比“讲道理”管用

02、“四个不要”

打骂对孩子的影响,想必很多家长都清楚。而且有的孩子身处叛逆期,父母越是打骂,孩子就越是叛逆,根本于事无补。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8年的报告显示:经常被父母打骂吼叫的孩子,79.25%的孩子会变得自卑。而这其中,只有4%的孩子能够在以后的领域发挥出色。

打骂对孩子的影响,可见一斑。

李玫瑾:孩子哭闹制不住?父母一个举动,比“讲道理”管用

卢梭曾提到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

为什么这个时候不要跟孩子讲道理呢?

因为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情绪极端不稳定,他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听父母讲道理。

众所周知,左脑是理性脑,掌管语言、逻辑、计算等;右脑是感性脑,掌管情感、直觉、记忆等。

但孩子的发育特点是,右脑发育靠前,左脑发育靠后。也就是说,孩子大多会被情绪所裹挟,感性大于理性。

这个时候父母如果强硬地跟孩子去讲道理,孩子不但不会听,还容易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

李玫瑾:孩子哭闹制不住?父母一个举动,比“讲道理”管用

孩子哭闹,其实也是孩子想与父母之间建立联结的一种方式。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选择走开,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表情。就会误认为父母不想跟自己交流,父母不再爱自己了。

冷暴力带给孩子的伤害,同样不容忽视。

03、“一个要”

那么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该如何管教呢?

李玫瑾教授提到了“一个要”,那就是:安静地坐在一边,看着孩子哭。

孩子哭闹发脾气,大致有2个原因一是孩子想博取大人的关注;二是用自己的哭闹来试探大人的底线。

父母一旦妥协,孩子尝到甜头之后,就会成为哭闹的“惯犯”了。所以,不妨等孩子宣泄完了再来解决问题。

李玫瑾:孩子哭闹制不住?父母一个举动,比“讲道理”管用

3岁还没有立规矩的孩子,到了6岁就会变得难管教,到十几岁可能就更容易走极端的方式来反抗。

李玫瑾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他们的每种心理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调整。用积极正面的教育方式,在传递爱的同时,引导孩子远离负面情绪。

——END——

文| 菈妈,多平台签约作者,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卢梭   当耳边风   父母   孩子   右脑   管用   卑微   叛逆   感性   举动   小女孩   情绪   妈妈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