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文 | 夏娃姐姐

来源 | 夏娃看世界

几年前,响应国家号召,决定光荣地加入二胎大军。


如今,我家弟弟两岁了!我们的二胎时代已满两年!


弟弟刚出生不久时,有个一胎妈妈问我:


有两个孩子是种什么感觉?


我明白她的意思,当我只有一个娃,我很难想象家里还会再多一个孩子。


我全心全意的爱着大宝,而这种爱在当时看来是无法取代、不可分割的,而多一个孩子意味着这样的爱必须被分享。


有了二胎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


迄今为止,我觉得概括起来就是两个词:分裂和偏爱!


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图片来源:电视剧《不完美的丈夫》


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分裂


在老大三岁半前,也就是我怀上弟弟之前,我都不记得我曾经用很重的语气斥责过她。


而那个时候老大也是乖巧的人精型,非常讨人喜欢。


在老大出生之前,我和孩子爸说,如果宝宝的眼睛像你,那就太糟糕了。


一语成谶,一双眼睛是爸爸的升级版,被我嫌弃过,但是后来越看越顺眼,爱得不行。


连这点都被我包容了,我想我会一直这样有爱和谐地与大宝相处下去。


可是我当时不知道母爱没法大过天,妈妈根本不是超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这个感觉在弟弟还在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开始慢慢体会到了。


怀孕后,反应不小,每天被肚子里的弟弟扯走了很多的精力。


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图片来源:电影《一件幸福的事》


相比较于第一胎的孕期,真的是年龄大些更辛苦一些。


每天被孕期症状搞得很憔悴的时候,一直来都是乖乖型的老大突然开始不安分了,脾气渐长。


可能一件大人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到了她那儿就是惊心动魄。


我起初以为是幼童的秩序感在作祟。


可是情况越来越严重。


好几次我去幼儿园接大宝下课时候,她总是能找到各种无厘头的理由对我大发一顿脾气。


比如说,走出幼儿园,我比她先说话了;跨过一个路障,我先迈的左腿而不是右腿,然后就开始大叫大嚷,怎么劝说或解释也没有作用。


开始我担心是不是在幼儿园和小朋友闹了别扭,或是被老师批评了才导致的,但沟通后也没发现异常。


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终于有一天,挺着巨肚,在试图安抚无理取闹的大宝几次无果后,我终于爆发了,狠狠地把她的水杯摔在地上,甩头走了,而娃在后面哭哭啼啼地跟着。


摔杯事件几乎是我和大宝关系的分水岭。


此前大宝有些坏情绪我都能稳稳地接着,但是随着身体的日渐疲惫,我心底希望她像个大孩子一样体谅妈妈的不易。


我会用不耐烦的语言将她的不良情绪往回怼,然后用义正严辞的话告诉她“正确方式”。


因为疲惫,每晚睡前的例行仪式,比如我拉着她的小手入睡也免了。


当然更不可能陪她去旅行,讲故事的亲子时间被我草草打发。


弟弟出生以后,做完月子回家,伶俐可人的大宝就像变了一个人。


变得沉默了些,经常做噩梦,爱发脾气,爱动手打人,眼神凶凶的。


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图片来源:电影《蚁人》


而这时全家人更忙于应付新到来的弟弟。


生二胎之前看了许多关于二胎家庭平衡的文章,也经常让大宝感受一下在肚子中活动的弟弟。


还会描绘一下有弟弟后的美好生活,来尽力的让她更有参与感。


连弟弟的小名都是让姐姐取的,以为一切可能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实际上孩子对父母对他态度的细微变化,她都能观察入微,这种失落都最终体现于她的坏情绪表达上。


母爱也许如涓涓细流,但并不是取之不竭。


母爱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很好地输出。


相比较一胎家庭而言,二胎老母觉得分身乏术,倍感撕裂


二胎家庭的孩子们获得的是不够专注的爱。


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偏爱


两个孩子中老母亲更爱谁?


官方回答是两个都一样爱,私底下的真实回答是当然是老大啊。


为啥呢?因为感情不是与生俱来的,和孩子的感情也是积累起来的。


以前常看到一些剧情是这样的:


生完孩子的妈妈充满感动地抱起刚落地的宝宝。


而事实上,生完孩子躺在手术床上,哪来的精气神!


和孩子的感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亲生的也不行。


生完弟弟,看着这个软糯的小东西,心里感到的是欢喜和责任,但是算不上是爱,因为我们真的还不熟!


而对大宝呢,是深深的牵挂和想念。


毕竟几年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被替代的。


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图片来源:电影《7号房的礼物(土耳其版)》


尤其在弟弟更小的时候,语言和情绪还不能顺畅的表达,感情的递增速度肯定不如口齿伶俐的姐姐。


其实想想二胎家庭的老二是挺吃亏的:


穿着老大的旧衣旧鞋,玩着老大的旧玩具,还要扯着嗓子和老大拼命争夺父母的关注。


但另一方面呢,原本集万千宠爱于一声的大宝,陡然间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心里的失落和焦虑可想而知。


因为这样,她对弟弟的态度经常是恨恨的(尽管很多时候也很相亲相爱)。


教弟弟说粗话、捣蛋,要求一切和弟弟一样的待遇。


偏爱还是阶段性现象。


当姐姐凶神恶煞地对弟弟大吼大叫,时不时地过来欺负弟弟一会,这个时候爱的天平绝对是往弟弟这边大大的倾斜了。


看着闹腾的老大,这一刻的感觉真的是爱不起来。


这种感觉在一胎的时候是没有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嫌弃。


如今弟弟也从一个奶娃子脱化成了小幼童,感情在一日一日的相处中增加,有追赶姐姐的态势。


而姐姐也渐渐适应了弟弟的存在,抵触情绪势弱。


而妈妈呢,如今还是在分裂和偏爱中被撕扯,但是总体而言慢慢在改善。


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去“看见”


早就知道了“sibling rivalry(手足相争)”这个词,但是不知道的是,它时时刻刻都可以爆发。


一天,姐姐又狠狠地凶了弟弟,完全是一副小后妈的架势。


我赶忙上前制止。


姐姐昂着头忿忿地说:你们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弟弟!


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这时我醍醐灌顶地认识到,姐姐时不时对弟弟的坏脾气不仅仅是因为嫉妒,还因为种种原因大人不经意间往姐姐身上注入了不少不良情绪。


而这些坏情绪最终需要一个出口,于是都会流向比她更弱小的弟弟。


情感是一种会流动的能量,爱是这样,恨也是这样。


所有以爱为名的压制和评判都是有毒的。


而这样的压制和评判基于一个原因:缺乏同理心。


《被忽视的孩子》中说:


没有同理心的父母就像是在昏暗的房间里,用生锈的器具做手术。


意识到这点,我开始注意和大宝沟通的方式。


晚上入睡前还专门开辟一个和大宝独处的时光。


有时只是拥抱,有时是唠唠家常,有时说个故事。


这是姐姐每天都很期待的节目。


我承认:二胎生活的本质是分裂和偏爱

图片来源:电影《海市蜃楼》


再一次,姐弟俩又为争某个玩具哭声喊声连成一片,我隔离开姐弟俩,不再训斥。


而是抱着她用讨论的口气问:


你是不是因为……你才这样?你看这样行吗……


女儿的眼神立马变得温和了。


去“看见”是有力量的。


有一次,姐姐抱着她心爱的 HelloKitty 问我:


“妈妈你知道为什么我喜欢 HelloKitty?”


“不知道啊。”


“因为你看她没有嘴,不会像妈妈一样啰嗦我,还一直陪着我。”


“……”


不知道她哪来的段子,不过听来蛮有道理。


相对于那么多的说教,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和被倾听。


如今,母女俩还是会时不时处于对垒的态势,毕竟没有一剂仙药可以瞬间治百病。


但尽管如此,这个世界还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一胎已不易,二胎很分裂,真不敢想象三胎四胎家庭是如何度日的。


大大的服字!


不过无论如何,用爱去灌溉,用规则去界限,管理自己的情绪,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让感情以良性的方式输出,低下身段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去听,去看问题,在难以平衡中尽可能地寻找一点平衡。


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静待花开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幼童   孕期   母爱   幼儿园   本质   弟弟   情绪   姐姐   感情   来源   妈妈   感觉   孩子   家庭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