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秩序敏感期,虽“可怕”却更“可贵”,原来我们都错怪宝宝

Hi,大家好,莞妈又来更文啦!今天无意中看到一位家长的帖子,是这样说的:

在书中看到关于孩子敏感期的释义后,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愧疚!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会更耐心,再也不责怪孩子的任性!但可惜成长只有一次,有些知识和道理明白得太晚,但愿以后不再错过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

看完后觉得深有感触,虽然自己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是摸索着前进,但多学习、多探讨终归是好的。但愿育儿路上,我们大家都能少走一些弯路。

2-4岁秩序敏感期,虽“可怕”却更“可贵”,原来我们都错怪宝宝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关于宝宝秩序敏感期这件事。

★啥是秩序敏感期?看看2-4岁宝宝都有哪些迷惑行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那个可爱、乖巧的宝宝,突然就转换了性情,变得无理取闹起来,一些古怪又奇葩的行为,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他的玩具不是用来玩的,而是用来排序的,大小方向顺序角度间隔,必须要按照他的标准才行,如果你不小心碰歪,非得大发脾气不可!

家里门铃响,必须由他亲自开门,而且全家都要配合装没听见,只为让他“第一个响应”,如果谁先一步有开门动作,那势必得号啕哭一场!

家里谁手机响了,可不能马上接,必须让他给你按接听键才能通话,否则就会气得当场撒泼滚地上!

一家人吃饭,必须得按他的“旨意”,爸爸坐左手边,妈妈坐右手边,绝不能混坐,不然饭桌就要成为大型哭戏现场!

晚上睡觉蚊帐不许留任何间隙,拉链头的位置必须拉到他指定的地方,半夜爬起来还要检查看开了没有,如果位置不对,马上又要生气!

……

2-4岁秩序敏感期,虽“可怕”却更“可贵”,原来我们都错怪宝宝

这些情形你家宝宝有没有经历过呢?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家2岁左右的宝宝,突然变得“偏执”、“任性”、“不讲理”等,反正一切都得按照他的意思来,否则就要哭闹、发脾气甚至抓狂。这到底是何故?

众所周知,两岁宝宝以“可怕”闻名,这可不是凭空而来的。2-4岁的宝宝,会经历一个特殊的敏感时期,称为“秩序敏感期”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有两重秩序感,即内部秩序感和外部秩序感。内部秩序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体不同部位和它们的位置;外部秩序感则指向他们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

宝宝2岁开始,慢慢从内部秩序感转向外部秩序感,对于自己所感知的事物有强烈的追求秩序化的欲望。如果没达到自己的秩序要求,就会出现不安、焦虑,甚至可能表现出极端的应激反应

2-4岁秩序敏感期,虽“可怕”却更“可贵”,原来我们都错怪宝宝

了解宝宝的这一发育特点,家长们是不是就能理解宝宝的一些迷惑行为了呢?所以啊,别总认为宝宝“不听话”,他们也不是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只不过是他正在经历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秩序敏感期而已!

★宝宝秩序敏感期并不“可怕”,反倒非常“可贵”,家长千万别错过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宝宝,通常固执己见、不接受所谓的“变通”,用常规的沟通方法也无效。很多家有2-4岁宝宝的家长表示很“头痛”,苦于教育无门,引导无方。

看似不可理喻,但事实上,这是每个宝宝成长必经阶段,对于宝宝的成长和发展尤其重要。如果你家宝宝也恰好正在经历,那就意味着你家宝宝又将会往前迈出一大步哦。

秩序敏感期还是宝宝们学习技能、掌握技巧、提升认知能力最为快速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到影响和暗示的时期。所以,家长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格外重要,只要方法得当,效果能事半功倍

2-4岁秩序敏感期,虽“可怕”却更“可贵”,原来我们都错怪宝宝

比如说:

宝宝对于物品的秩序敏感,正是培养他讲卫生、爱整洁、守规则、做事有条理等好习惯的最佳时机。每个孩子未来人生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人生信念等,这些都与其秩序感密不可分。

此看来,宝宝的秩序敏感期并不可怕,用“可贵”来形容更显得贴切一些!当家长发现孩子处于秩序的敏感期时,别轻易去破坏,反而要帮助他建立并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如何让宝宝更好地度过秩序敏感期?家长只需做好一件事

秩序是我们生活的必需,世间每件事情都离不开秩序。当我们要求的秩序得以被理解、认同和遵守时,能使人感到快乐和满足。那么当宝宝的秩序敏感期来临,我们该如何帮助他更好过渡?

没有太多的话,建议家长只需做好一件事:顺着他!

2-4岁秩序敏感期,虽“可怕”却更“可贵”,原来我们都错怪宝宝

包括但不限于这些情形:

衣服要穿指定颜色;玩具要摆放到指定的位置;洗澡要指定的人帮忙;上下电梯必须让他自己按;进门要穿他给你提的鞋;电视节目要反复看他认定的广告……

这些,统统可以顺着他。

当宝宝眼里的“秩序”被一一满足,那么在他那个小小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并且还很轻松愉快!慢慢的,他也就能学会理解与包容,并慢慢地感知事物的规律性,使自己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

凡是宝宝想做、乐意做的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都应该放手让他去尝试。当宝宝能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我们该表示高兴和鼓励,先满足他 “自我服务”的需要,再引导他转向为“他人服务”

然而,顺着他,并不是惯着他!很多孩子自我中心、任性、攻击性等坏毛病,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所以,家长在帮助宝宝建立秩序的同时,也要保留必要的原则性

对于一些无法满足的“秩序”要求,我们唯有耐心地解释、用心地安抚、大力的拥抱或长时间的陪伴来填补。而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转移他的注意力

2-4岁秩序敏感期,虽“可怕”却更“可贵”,原来我们都错怪宝宝

★结束语

两岁左右的宝宝,处于人生奇妙而重要的过渡期。这一时期可能是宝宝突破和完善自我的关键期;也可能会成为坏习惯、倒退行为的“孵化器”

是好是坏,最终还得取决于家长,您是否足够了解孩子的天性,是否拥有清晰的育儿计划和目标?

本文为莞家妈妈原创内容。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别忘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可贵   秩序   大发   敏感   可怕   宝宝   任性   情形   事物   家里   时期   家长   位置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