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文丨福林妈咪

最近播出的《向往的生活》一直在追,原本是为了看美好的田园生活,没想到黄磊老师教张艺兴开拖拉机那一段深深吸引了我这个有娃的老母亲。

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怪不得张艺兴会把黄磊当成师傅,他们师徒俩的这段互动,建议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认认真真地看一遍,因为这一段我觉得是最佳的亲子教育案例展示。

节目张艺兴开着拖拉机要去耙地,黄磊像极了一个操心的老父亲,不放心孩子,于是开着三轮跟了过去。

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到达指定地点之后,由于前几天一直在下雨,下过雨之后的地面比较泥泞,甚至有些坑洼之地还有很多积水。张艺兴驾着拖拉机,还没下地,车就熄火了。

原本要走的黄磊也就站在路边,静静地看着艺兴的情况。

张艺兴些不知所措,明明学驾照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呀。

黄磊从旁安慰:“再着一下车,没事儿,你刚离合抬得太快了。”

于是艺兴启动车子,顺利走了进去。

节目任务是耙一号地,一号地位置很靠里,还需要上坡才能进入。

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见到前方有坡,张艺兴有些小兴奋,全力冲刺,却不幸又一次熄火,拖拉机卡在了坡上。再次冲刺,再次熄火,从坡上下来之后又一次惨遭滑铁卢,爬坡第三次熄火了。

而我们观察到,此时的黄磊却带着一只狗子负手站在田埂上,虽然眉头紧皱,但却没有说任何话,也没有丝毫着急和埋怨。

一号地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此时的艺兴脑海中大概充满了迷茫吧。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张艺兴求救于黄磊。

这时候黄磊才边做手势边说:“你掉个头试试,倒上来。”

果然一下子就上来了,张艺兴顺利进入了一号地。

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之后的耙地任务也不是很容易,刚耙不到十米,车轱辘就原地打滑,原地转起圈来,

紧接着又是连续的熄火,打不着火。

黄磊走过来参与,张艺兴感叹,太难操作了,与学习的时候相差太多,还是实践出真知。

此时的黄磊上车,适时点拨:“艺兴,你得看着后面的犁,控制犁的高度,高度要配合好,然后一趟一趟才可以走得顺畅。”

等到张艺兴自己动手操作机器卡住时,他脑海里立马回响起了师父的话:“速度上不去的时候,把犁抬高一点。”由此不住感叹,师父说得真对。

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为什么我说这个片段值得每个父母去认真地看一下呢?

是因为节目里张艺兴在开拖拉机时,就像是无数个家庭当中的无数个宝宝。

回想一下,每家的孩子也都会去探索玩玩具,做家务……他们是不是也会遇到怎么玩也玩不明白,怎么做也做不好的时刻呢?

而在一旁作为父母的你是怎么回应孩子的呢?是不是很着急地想要快速地告诉孩子,“这么玩不行,你该这么玩”!“这么做不对,你该这么做”!

其实,黄磊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标准,他的做法值得我们父母们去学习:

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学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当孩子在反复探索,自己去琢磨一个小玩具,小挑战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一股脑儿地把正确的答案强塞给他,不要“不请自来”。要给孩子留足时间,让他自己去探索尝试,让他自己去思考。

放手让孩子实践

每个父母,都要经历一个站在旁边静静看着孩子尝试的过程,哪怕心里再着急,也要按兵不动,克制自己上前动手的欲望,因为,孩子在做,家长在看,这就是成长的真相。

所谓学习,无非两种,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只有亲身体会,才是直接学习,而父母的教导、书中的知识,都是间接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父母给孩子说得再多,都不如让孩子自己体验一下来得真实,这样才能让孩子达到知行合一。

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抓住关键时刻点拨

什么叫点拨?就是能够抓住关键时机,用简洁的一句话,给孩子带来启发。

当然,一味旁观,不管不顾,让孩子“自生自灭”也不叫学习过程。在和观察和陪伴的同时,父母要做好相应的引导。

而伟大的教育,就在于是否能够找准时机,找对方法,合理地做好引导。

比如,在孩子们经历反复失败,最后向我们寻求帮助的时候,我们再告诉孩子他的问题出在了哪里,然后把自己的一些方式方法和经验告诉给孩子。

此时对孩子的影响反而是更加深刻深远的。就像张艺兴的拖拉机卡住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立马回响起了师父的话。相比我们一开始就告诉他正确的方法,要更加有价值更加有意义。这正应了孔老夫子的那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这样做的好处有什么呢?

第一, 这是培养孩子专注力

孩子每一次自己在反复尝试的时候,都是他在不断思考的一个过程。有的时候孩子自己玩玩具,即使他没玩明白,那也是他最专注的阶段。

而反观有些孩子遇到一点儿事情就会忍不住冲大人发脾气大吵大闹,而不是想着自己去解决事件,那一定是父母从小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探索,抗挫折和思考能力。

第二,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孩子小时候的所有游戏、探索过程中,最需要培养的就是抗挫折能力,因为玩耍吗,孩子本身就很有兴趣,但是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很多孩子就不了了之地放弃了,如果孩子对这一点没有意识到,那么以后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也会养成遇到困难就莫名其妙放弃的习惯。

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比如写作业的过程,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他在做题过程中,只去做自己会做的,一遇到不会的就会不自觉地被打断,走神逃避,或者起来干点别的。

所以在小时候,“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这个过程,千万不能省略!

第三,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陷入“问题思维”止步不前,给自己找借口,除了需要勇往直前的抗挫折意志力,还需要冷静分析的思考力。

在孩子遇到难题并且自己想不出办法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思路,找出办法。

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因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实际上是想通的。

比如:

直着走不通,可不可以倒着走,可不可以绕开;

像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一样教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这里有答案

缺少工具,可不可以寻找代替品,反正我们要的不一定是那个东西,而是那个功能;

自己做不到,是不是可以寻找帮手,毕竟我们要的是目标达成,不一定什么事情都自己干;

……

从黄磊教张艺兴开拖拉机这个案例中,我们就看到了黄磊对艺兴的几句关键点拨,这不仅是在教孩子开拖拉机犁地,更是在教孩子做事情的方法,举一反三,能够学到的东西有很多。

最后,直到收工,张艺兴耙地的最终形状也不是很规则,但黄磊丝毫无话,谁也不是一下子就成就了完美。这也启发我们父母,对待孩子要宽容,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教育其实是一个灵魂慢慢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不要太着急成就美好,一切慢慢来,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这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拖拉机   福林   自来   师父   启发   原地   挫折   着急   父母   答案   玩具   过程   节目   能力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