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是会有些自己的“思维定式”的,我也一样,一直以为: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多少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相关。


但上周末,看了一部英国的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后,却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人和人之间的分水岭,并非完全是由出身决定的。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伊凡和大卫,是一对年龄仅相差一岁的亲兄弟。


2人出生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英国工薪家庭,爸爸是警察,妈妈是银行的小职员。家境从未富裕,但也算得上小康。


就是这两个吃住上学,都从未分开过的亲兄弟,成年后的境遇却天差地别。


弟弟大卫过上了流浪汉一般的生活,吃住全在一个简陋的房车里——环境狭小拥挤,堆满了杂物,几乎无处落脚,连用水都成问题。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大卫一星期才能洗上一次澡。


他至今也没有一份稳定工作,偶尔靠打些搬砖、和水泥的零工,勉强度日。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要不是一直以来,都有来自母亲和哥哥的暗中接济,恐怕大卫连一日三餐成问题。


而哥哥伊凡,就不光是能用富裕来形容的了。


当被节目组问及资产状况时,他只是用一句“无可奉告”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下。但光看看他的房产,就知道伊凡收入颇丰——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如今的他,轮流居住在一套位于伦敦的四层联排别墅、位于英国东苏克赛斯的一幢13世纪老宅,和巴塞罗那上流社区的度假公寓中。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每一套都装修别致,处处透露出伊凡对艺术不凡的品味。


可能是因为彼此状况的天差地别,兄弟俩在20岁之后就分道扬镳,过去25年时间里,相聚独处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于是,在节目组牵头下,两人轮流进入对方家中,共同生活8天……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在伊凡眼中,弟弟大卫一直是家里那个更受宠的孩子。即便经常恶作剧、破坏公物,也几乎从不会受到父母责罚。


相比之下,伊凡的童年就没那么轻松了。从8岁起,他就开始打工:早上送报纸、晚上在超市或者包装部门工作……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可能因为,一直以来都缺乏稳定和认可,伊凡也因此更渴望有所成就。


21岁那年,他独自离家创业,生性刻苦的他,第一笔小生意就做得不错,转卖后得到了100万英镑,算是他的第一桶金。


此后,他拿着这笔钱,再度创业,生意也越做越大,逐渐积累起如今过千万的身家。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相比之下,可能就是因为童年生活过分轻松,爱闯祸的性格也始终没得到约束,大卫18岁那年没能考上大学。


此后,他在参与汽车修理学徒和考试的过程中,再次中途放弃。


面对镜头,大卫也直言不讳,来自亲哥哥的压力,让他太急于求成。但越是想走捷径,妄想撞大运,就离财富越来越远。


也难怪,他始终无法在任何一份工作岗位上稳定下来,更别说有所成就了。


出于对哥哥的嫉妒,大卫开始变得愤世嫉俗,抨击伊凡是贪婪的资本主义,甚至觉得每个踏实上班的人都是傻瓜。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对财富求而不得的情绪,让大卫变得性格偏激,他甚至迷信上一个“小行星冲撞地球”的末日理论,这些都让他和哥哥渐行渐远。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在两兄弟重新生活在一起的那8天里,冲突和温情交替上演。其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


记得在片头,兄弟俩的母亲,就如此评价她的两个孩子:“伊凡总是很热心,而大卫则喜欢做些恶作剧,不是很坏的那种……”


伊凡在节目中也透露,虽然过去25年里,他与弟弟交集不多,但他一直在通过母亲,暗中给弟弟金钱上的支持。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但这位不善表达、默默付出的哥哥,很显然没能得到弟弟的谅解。


共同相处的第2天,两人就爆发了一场争吵,起因是伊凡曾承诺给大卫,一艘价值10万英镑的游艇,却最终食言了。


这件事给大卫造成了哥哥不守信用的印象。即便伊凡一再解释说:把一艘游艇拆解成零部件,从荷兰运到英国的成本,远超10万英镑。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但大卫完全听不进辩解,而是不断通过:“你给我买了吗?”的质问,宣泄自己的情绪。


这不欢而散的一幕,让我想起了,此前看过的一个理论——giver & taker。

giver是所谓的“乐善好施者”,他们乐于分享和助人,善于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taker则可以理解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相对自私,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取,不被满足就怀恨在心。



很显然,哥哥伊凡就是个典型的giver——


从童年时,靠打工来减轻家里负担,到成人后暗中帮助弟弟,度过一场场难关。除此之外,他还是英国一慈善机构的常驻成员。


而弟弟大卫,则是个明显的taker:表面上看不起哥哥的财富,却在言语中,始终绕不开对钱的计较,对游艇和富裕生活的渴望。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美国的沃顿商学院,就曾在一项研究中,对giver和taker的人生际遇,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相比taker这类“索取者”,在生活中扮演giver角色的人,更容易走到财富金字塔的顶端。


如此想来,两位亲兄弟之所以会走出如此天差地别的人生,似乎也找到了答案。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25年的兄弟隔阂,无法通过短暂的8天冰释前嫌。但在纪录片的片尾,兄弟俩罕见地给了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大卫在哥哥的车开走后,红了眼眶。


伊凡也深知,几十年来形成的生活和财富观,他无力帮弟弟改变,金钱上的支持可能是他最后能做的一些补偿,他因此深感无力。


趣味解读|普通人为何会拉开「财富的分水岭」?


而大卫,依然固守着他“小行星撞地球”的迷信,但也对久违的兄弟亲情,万分感激。


这部纪录片的初衷,原本是想拉近兄弟俩的距离,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窥见同一出身的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导演杨德昌,曾在自己的电影《一一》里,留下一句著名台词:“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以前,至少延长了3倍。”


其实,看纪录片也好,读书也罢,都有同样的效果。重要的是,借别人的生活,反观自己。


所以,如果不是出身决定了我们的贫富,到底是哪些因素更重要呢?我想在【留言】里看到你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大卫   财富   天差地别   小行星   亲兄弟   分水岭   成问题   英国   游艇   纪录片   英镑   普通人   富裕   出身   趣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