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主动授信 造车新势力的腰杆越来越硬了?

1月13日,小鹏汽车汽车对外宣布,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中信银行广州分行、以及广州农村商业银行等五家银行,达成战略合作。而上述五家银行将联合向小鹏汽车提供授信额度合计人民币128亿元,用于支持小鹏汽车的业务运营及生产、销服体系的建设。

银行主动授信 造车新势力的腰杆越来越硬了?

受该消息影响,小鹏汽车股价出现异动,盘后报54.3美元,涨幅高达22.41%。可见拿到银行授信,不仅是资本对企业在当前阶段发展的看好,更是市场对新能源下一阶段走势的接纳与认同。可很少有人关注到,从2020年开始,国内多家银行已纷纷开始提出要对新能源产业及其周边产业进行“主动”授信。

银行不是福利行业,依托盈利目的,银行对于授信的前提是要将风险和回报提前计算好。这不免先让人猜测,今天的主动授信暗示了银行就是要在新能源产业中抢夺优质的客户资源而做强势占位。

1

新势力曾经“惨不忍睹”

资料显示,从2020年初开始,银行就已经正式把目光死死地锁向了新能源产业。这一年,宁德时代成功申请1100亿的银行授信,用于产能扩充;同年7月,蔚来中国与6家银行达成合作,累计向蔚来中国输出104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

也是在这一年,不仅海外资本市场,包括银行在内的诸多国有资本也纷纷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360°的大转变。很难想象,短短一年前,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还被舆论比作年度“最惨的人”,同样“惨不忍睹”的还有何小鹏、李想这些完全投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创业者。

就在2020年之前,较差的市场接受度、巨大的资本投入,踌躇迷茫的企业发展初期...人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准确形容词去比喻这群新能源“赌徒们”的心态与面对的压力。

毕竟那时的新势力,都太难了!

2019年初,蔚来与北京亦庄国投签订框架协议,设立新实体蔚来中国,由于是框架协议,蔚来没能立刻拿到投资,可紧接着多起自燃事件,让蔚来销量直线下滑,合作流产。

同年4月,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苦求经纬资本合伙人张颖对其融资,可此前参与过的机构,认为理想汽车已经无法拿出一套可行性方案。李想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正常的投资机构恐怕很难再投了,你还是去找找有钱的哥们吧”。

也同样是在这一年,小鹏汽车拿到C轮4亿美元融资,小米首次成了小鹏汽车战略投资者。人们猜测,雷军一定是被何小鹏的生意思路所打动了。可事实却是,在小米上市的时候,何小鹏个人曾出资1亿力挺雷军,后来的小米只是在“还人情”罢了,当时小鹏汽车在资金问题上也已经捉襟见肘了。

对于那时的行业预判与走势,李斌是这样看的,蔚来汽车的销量自2019年8月起逐月上涨,连续5个月创下销量新高,蔚来起码能挺住。似乎当时的发展信心,是老用户给,受挫的李斌已经开始不再奢求其他了。他曾这样说到:“起码从新车订单一周比一周多,说明了蔚来之后的几个月都是有市场需求的”。至于后来的蔚来汽车的高溢价,以及估值触底的蔚来到底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活下去,李斌自己都很难说清楚。

2

政策推动下进入十年爆发期

命运往往能给人猝不及防的回应。

仅数月之隔,这些深耕在新能源制造的绝大多数企业迎来逆转。蔚来汽车股价直线增长超过50倍;小鹏、李想成了年内最成功的上市企业,半年内6次单日涨幅超过30%;国有银行开始主动授信;新能源汽车股开始成了炒股“韭菜们”最受关注的增长板块。

人们不解,短短的一年里究竟是怎样的外因刺激了产业的发展,又是哪些影响让曾经举步维艰的新势力造车,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就与传统汽车企业展开分庭抗礼之势。

就在所有人都尝试总结这些新造车企业的生意经与内部运营对行业的影响时,却在此时忽略了政策这股重要的背后推动力。

因为,2020年正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得到“释能”的一年。

同年,11月2日,国务院发布汽车强国的15年蓝图,新能源汽车在其中扮演的地位不言而喻。报告中政府明确规划,2021-2035要让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与品牌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简单说,国家就是要在未来的5-15年内,让新能源汽车正式开始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中坚力量。而对于未来市场规模与需求的预判角度看,政府也给出了2025、2030、2035三个时间结点的产业目标,并明确在了3200万辆;3800万辆;4000万辆,要实现这一目标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与份额必然将在不久后举足轻重。

在公共用车领域,国家提出要在2035年实现产品全面电动化,且所有汽车企业全面向电动化转型,产品基本实现电动化,新政在加速了产业向新能源方向的转型与升级的同事更打开了新能源汽车的全新发展缺口与产业增长规模。

从可持续发展上看,2021年作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重中之重的年份。政府明确表示,在物流配送领域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不得低于80%。而这些利好无疑都让“2020年”成为政策落实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爆发点与拐点。

3

汽车地位正超越房地产

正是过去10年内的政策猛攻,国内的终端市场开始在去年主动接纳新能源汽车,甚至接纳了以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车的理念。

根据2020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第四季度销量业绩分析,蔚来、小鹏、理想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订单与交付量纷纷再创新高。消费者的主动消费已经成了销量的主要来源。可即便有用户主动接纳做基础,背后还有少不了北京、上海限行政策的影响做双加持。

因此资本市场此前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疯狂估值不无道理。与其说造车新势力的迅猛发展是受益于企业自我迭代的成果,不如说是新车新势力们碰巧赶上了市场与政策双加持之后的利好。

行业专家来看,2010到2020这10年的时间里,政策的累计刺激到此时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值。在这十年中,仅中国政府单方累计补贴就接近4000亿,这意味着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角度上,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了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战役。

在政府看来,新能源未来对于产业拉动能力绝不会低于曾经房地产市场。更重要的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技术优先层面还明显超过房地产行业。这让2020年在政策结果与历史含义都巨作轻重。不过,眼下仍然没有触到新能源汽车投资的上线

根据此前,央行公布显示,仅2017年国家全年用在房地产贷款13.53万亿。照此分析,尽管2020年的投资热已经让人们注意到了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可想要作为替代产业,那么新能源汽车相距这一规模未来还留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中国可能不敢在房地产上栽跟头,但绝对不会害怕在新能源汽车上栽跟头,毕竟栽跟头的概率太小了。曾经改革的春风推动市场发展的同时,塑造汽车领域的一个又一个新巨头。如今机遇再现,洗牌看似已到眼前,嗅觉敏感的人早已骚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向来保守的银行会在此时主动拿出万亿资金帮助企业发展。

毕竟,当股市里那些闻风而动的韭菜都开始不顾一切的加码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天生敏感的银行还嗅不到新能源这个关键的风向标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新势力   主动   银行   腰杆   广东省   销量   新能源   小米   分行   中国   汽车企业   能源   政策   产业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