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中,凭什么“学霸”很少当“软柿子”?老师给出了答案

影片《少年的你》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关注,校园霸凌事件,其实,电影中的场景,在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不管在哪个校园,都可能发生类似的事件。

很多老师针对这一现象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实施霸凌的学生,学习成绩都很一般,甚至不怎么好,而学校里那些“学霸级”的同学,往往不会被他们盯上。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老师给出了答案。

校园欺凌中,凭什么“学霸”很少当“软柿子”?老师给出了答案

校园欺凌中,凭什么“学霸”很少当“软柿子”?老师给出了答案

成绩差的学生,在关键时候有助于“学霸”

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说,他们的精力不会放在学习上,但是只要他们还在学校,就不会有考试和作业。

所以,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完成作业,他们需要向“学霸”求助。但是,如果他们把学霸当成“软柿子”,那么他们的成绩就会变得“危险”。

校园欺凌中,凭什么“学霸”很少当“软柿子”?老师给出了答案

成绩差的同学,对“学霸”有一种崇敬之情

“学霸”属于“天之骄子”,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都很好,所以在“学渣”的心中,他们聪明又优秀,而学渣是很难在短期内超越他们的。

因此,在这些差生心中会产生对“学霸”的敬佩之情,自然不会把他们当作“软柿子”捏。

学霸常能获得老师的“庇护”

不管是哪一所学校,升学率都是重要的评判标准,所以老师会特别重视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也会给他们更多的保护,毕竟他们是学校未来的骄傲。

在保护了学生以后,那些“欺凌者”都不敢靠近,这也可以看出,在许多学校,“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往往不是学有所成的同学。

校园欺凌中,凭什么“学霸”很少当“软柿子”?老师给出了答案

其实,从这些老师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校园霸凌”的实施者也不是坏人,他们也是刚入中学的孩子,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和害怕的事情。只是家庭和学校的原因,使得他们有些自暴自弃,产生了比较极端的想法。

避开“校园霸凌”,勇敢面对这种行为说“不”!

一、不要“怕”字当头

面对校园霸凌的孩子,不要害怕,要大胆地去反抗,要勇敢地说“不”。由于大部分欺凌者都是同年龄的孩子,他们第一次阻止你可能是一种试探。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要敢于反抗,在心理上互相压倒,任人欺凌,只能纵容,但要避免激怒他们,“好汉们不吃眼前亏”,尽量不要引发肢体冲突。

二、及时向老师、家长说明情况

这些“欺凌”常常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联系得很密切,所以,要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斗争,但不要逞一时之勇,以免给自己造成伤害,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向父母、老师,及时说明情况,请求他们的帮助。

校园欺凌中,凭什么“学霸”很少当“软柿子”?老师给出了答案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里很重要

经常被欺负的往往是那些性格孤僻、内向的孩子,因为他们常常是孤独的,被欺负时也很难寻求别人的帮助。因此,处理好人际关系,谨慎地交友也很重要。因此,在上下学的路上,可以和同学结伴而行,从而减少了“霸凌”的出现。

因为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不同,想要彻底清除“校园霸凌”,显然是相当困难的。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一定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向家庭、学校寻求帮助,及时“打理”自己的内心。

尽管这样做很难,但是“被欺负”的孩子不应该被他们内心的恐惧所控制,而应该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个人情绪管理上,帮助他们摆脱过去的阴影。

校园欺凌中,凭什么“学霸”很少当“软柿子”?老师给出了答案

真正为孩子好的父母,一定是在孩子0-6岁,性格形成的依恋期,就知道培养孩子的品德与性格的,这样孩子以后才不容易被“欺负”。

我国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在演讲中提出:0-6岁是孩子的性格初步形成的阶段,一定要牢牢抓住,不然等到12-3岁可能就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老师   校园   作业   人际关系   勇敢   害怕   情绪   性格   现象   答案   成绩   同学   情况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