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因“辈分”火了,全村人等他到场开席,村民:见怪不怪

众所周知,在中国姓氏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东西,从最开始的华夏文明延续至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辈分之分,所以慢慢地传承了尊老爱幼的民族文化,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被全世界统称为华夏礼仪之邦的原因。

10岁男孩因“辈分”火了,全村人等他到场开席,村民:见怪不怪

10岁男孩因“辈分”火了,全村人等他到场开席,村民:见怪不怪。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国家辈分的高低不是由年龄而决定的。所以在我们身边可以经常看见几岁或者十几岁的孩子,比旁边的几十岁的成年人辈分还要大。有的年龄高而辈分低的人面对比自己小很多的长辈都会毕恭毕敬,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一些规矩才可成方圆。

10岁男孩因“辈分”火了,全村人等他到场开席,村民:见怪不怪

大部分人的年龄和辈分都是相同的,越年长的老人辈分也就越大。像那些幼小的孩子也会存在着辈分非常高的状况,年长的人看到比自己还小的长辈的时候,就会显得十分尴尬。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报道,这里面讲的就是因为辈分而产生尴尬的各种事情。

就在最近一篇报道中写出一个村庄里的男童年仅十岁,就有着十分高的辈分,男孩儿所在的村子里,除了自己家的长辈之外,在村子里几乎没有人,比他的辈分还要高了。这就可以看出这个男孩儿的家庭身份肯定是十分特殊的,不然的话也不会这么小就会有着非常高的辈分。

10岁男孩因“辈分”火了,全村人等他到场开席,村民:见怪不怪

像我们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在农村是十分看重辈分的。所以当大家遇到比自己辈分高的人时,不管年龄的大小都会毕恭毕敬。这就导致了这名小孩在村子里散步的时候,一个将近七旬的老人还对他客客气气,其实这对这个小孩儿来说是十分尴尬的。

虽说可能有很多人很不情愿把这个小孩儿当作自己的长辈,但是因为村子里从古至今定下的规矩。所以大家虽然很不情愿,但都还是按规矩来行事的。有一次村子里办了酒席,本来一桌子人都坐好了,但是还缺着一个人,就导致整个桌子不能开始吃饭。

10岁男孩因“辈分”火了,全村人等他到场开席,村民:见怪不怪

当我们问过村里的年长者之后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正原因,因为小男孩儿的辈分比较高,在全村属于最高的辈分。所以小男孩儿不来吃饭的话,那么他这一桌是没有一个人敢动筷子的。因为中华传统美德中就有礼让长辈的说法,如果长辈没有动筷的话,那么晚辈也不能动筷。

过了很久之后,这名小男孩儿终于来到了饭桌前。这时候小男孩儿开始吃起第一个菜,这期间还有不少的人给小男孩儿夹菜。如果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的话,你可能会感到很惊讶,但是对于他们村子里的人来说,这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10岁男孩因“辈分”火了,全村人等他到场开席,村民:见怪不怪

那为什么有孩子的辈分这么高呢?

1、这是因为同辈人生育孩子的时间太晚了

一个人在家族里的辈分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有些同辈人晚结婚的话,他们生育孩子的时间就会比同辈人更晚。经历过很长久的时间之后同辈人抱上孙子的时候你才刚刚当上爸爸,这就逐渐导致下一代的人辈分低。这个时候即使是岁数相同的同龄人,但是他们的辈分也有很大的不同。

2、这是以为上一代人晚婚晚育的结果

为什么要说是上一代人的背锅呢?因为当一对夫妻晚生晚育的话,就会造成自己的孩子出生比较晚。这个时候,那些提前结婚的同龄人所生的孩子就会长大很多。当同龄人的孩子长大之后又结婚生子,那么他们就有孙子了,毕竟相同的时间内他们所生育得更多,慢慢的辈分也就更高。

10岁男孩因“辈分”火了,全村人等他到场开席,村民:见怪不怪

3、因为上一代延迟,下一代也会延迟

大家都听说过蝴蝶效应,一阵很小的风也可能在地球的另一边引发一场飓风。因为上一代人晚生晚育生子的时间也往后推迟,慢慢就直接影响到自己的下一代结婚生子的时间。虽然这是一个很多人不注意的细节,但是对于越往下的后代人来说是影响很大的。

总结:

很大程度上来讲因为上一辈人的微小举动,造成了下一代人的辈分太小。这是很难改变的情况,如果自己家有辈分很高的孩子,那么家长一定要注意去引导自己的孩子。不能让他以为自己的辈分很高,而看不起别人。要让自己的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这样在社会上才能立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辈分   见怪不怪   晚生   孙子   都会   毕恭毕敬   华夏   男孩儿   小孩儿   全村   同龄人   长辈   村民   规矩   年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