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比女儿”大赛,画面温馨又搞笑,网友质疑:为啥去敬老院

老年生活质量是现代社会难以回避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中,我们奉行养儿防老。但随着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发展,暴露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养老院“比女儿”大赛,画面温馨又搞笑,网友质疑:为啥去敬老院

现代中国社会的老年群体大都处于一种老无所依的状态。受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80后为主的家庭多呈现出一种小型化、简单化的模式。一个家庭中的主干中年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多外出求学,导致家中的老人无人照顾,只能选择住进养老院

前些天,#我女儿是小仙女#这样一个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咋一看这个话题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直到看完视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江西九江一个养老院里的老人们闲来在“攀比”女儿们的职业

养老院“比女儿”大赛,画面温馨又搞笑,网友质疑:为啥去敬老院

一开始,一个老爷爷挥着手说我女儿是领导,另一个老爷爷也跟着说我女儿是大学教授。听到这,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奶奶也不甘示弱,争着说我女儿是行长,说完还神气地回头问坐在一边的另一个老爷爷:“你女儿是干啥的?”老爷爷则不慌不忙的悠悠答道:“我女儿是小仙女!”

网友们看到这个视频无不感慨最后一位老爷爷简直萌翻了,直言这位老爷爷是王者!这个话题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广泛讨论。其中最戳心的就是“既然孩子们都这么有出息,那为啥还在住养老院?”虽然这个问题透着些酸味儿,但也的确一语道出了问题的根本。

养老院“比女儿”大赛,画面温馨又搞笑,网友质疑:为啥去敬老院

孩子们有出息,老人为什么住养老院?

这是个令人深省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了孩子与老人两个群体,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1、孩子群体对住养老院的看法:

孩子有出息,老人住养老院是为什么。这就应了仓央嘉措的那句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大抵也可这么解释。孩子的出息多是付出大量的时间换来的,大把的时间精力放在工作上,自然就无暇顾及家里的老人了。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出息,那些孩子不那么成功的家庭,老人住养老院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比起上边的情况就更加残酷了。因为没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孩子只能更加卖力的工作,不仅情感上照顾不到,物质上也比富裕的家庭差出一截。

综合众多的经济、社会、精神因素,孩子们会认为与其在家照顾不周,迫于无奈,还不如选择一家基础设施方面都不错的养老院,送父母去居住,一方面可以安安心心地投身到工作中;另一方面,在养老院有人照应,即使出现意外,也有人及时发现,更好地照顾他们。

养老院“比女儿”大赛,画面温馨又搞笑,网友质疑:为啥去敬老院

2、老人群体对住养老院的看法:

以前外界对儿女将老人送养老院视作弃养,是不道德并且会被世人谴责的。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越来多的老人对这种做法表示理解。因为他们了解孩子们的苦衷,甚至也乐得去养老院住。下面几点内容是老人的看法。

住养老院可以增进家庭和谐。因为大多数中国家庭都存在婆媳矛盾,又或者两代人生活习惯有很大不同,住一起难免会有争吵。与其让家里乌烟瘴气,还不如自己去养老院,有吃有喝,生病或者是出现意外情况,也有人可以照顾得到,生活至少有保障。

养老院有同龄群体作伴,不至于孤闷。很多居家养老的老人其实有很强的孤独感。因为孙子儿女常不在家,自己总是一个人,更加孤独。还不如去养老院住。有跟自己同龄的老头老太太,每天可以一起唠嗑晒太阳,继续拥有社交生活,不至于与社会脱轨

养老院“比女儿”大赛,画面温馨又搞笑,网友质疑:为啥去敬老院

总结:

虽说在当代社会,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是一个普遍且严重的社会性问题。但作为子女的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将这个难题推给时代发展的必然机构养老虽然是目前国家推崇的解决养老问题的措施,但不能将这视为应该的问题。

作为子女,如果没办法让自己的父母居家养老,那即使在养老院,也应充分尽到自己为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常去探望他们,陪他们说说话,散散心,逢年过节接回家里,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不是觉得自己是被遗忘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子女一场,让我们在自己的角色里善始善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养老院   女儿   老爷爷   中国   出息   敬老院   子女   老年   群体   画面   看法   温馨   老人   父母   大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