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太节俭,将“废品”占满屋,宝妈无奈:孩子已被严重影响

勤俭节约是中华美德,也是一种传承。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成长于革命时期全国都穷苦的日子里,“勤俭节约”是他们身上的时代标志。

秉承着将“勤俭节约”继续传承,却无意中扭曲了它的本质,将错误的理念融会贯通地穿插于生活中了。

王奶奶是一个非常勤劳、节俭的人,家里的各种包装盒子、瓶瓶罐罐全都积攒下来卖钱,经常堆满了房外过道和房子里的角角落落,既难看又拥挤。

老人太节俭,将“废品”占满屋,宝妈无奈:孩子已被严重影响

儿媳妇小陈看着花一生积蓄买的房子,现在到处都被废品占着,心里很是无奈。

明里暗里给王奶奶说道过几次,但王奶奶总是不听,还说:总是能换几块钱的,现在挣几块钱也不容易。

生活中王奶奶的勤俭节约也是随处可见,比如:

老人太节俭,将“废品”占满屋,宝妈无奈:孩子已被严重影响

王奶奶的勤俭节约没有感染到小陈夫妻俩,却是严重影响到了孩子。

轩轩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不会想着给父母爷爷奶奶留,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就立马扔给身边的大人,吃东西总是会剩一点留着下次吃,结果就放过期了…等等。

小陈也是个脾气急的人,在轩轩又一次将吃一半的食物丢在了她的碗里时,直接当着爷爷奶奶的面给扔到了桌上,并大声对孩子说:你吃过的不要给我,你不喜欢吃的也不代表我喜欢吃。

王奶奶见势赶紧说:给奶奶吃,给奶奶吃。

小陈听到后更加不满,冲着王奶奶说:就是因为你们总吃他剩下的,他现在才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选择,总想着有人会帮他兜着。

老人太节俭,将“废品”占满屋,宝妈无奈:孩子已被严重影响

当勤俭节约的理念出现偏差时,我们应及时止损,反思如何正确对待,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勤俭节约不是抠门

俗话说“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便是教我们勤俭能换得财富,什么时候不该花钱什么时候该花钱,掌握好这个度,才叫俭。而不是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而是压迫自己的生活质量;还有的是不想自己花钱却想方设法花别人的钱。

无论是压榨自己的,还是为着蝇头小利占别人便宜的,其眼光一定不会长远,格局一定小。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避开这样的误区。

老人太节俭,将“废品”占满屋,宝妈无奈:孩子已被严重影响

二、有计划地开支

列出每月开支细项,划分出必要的和非必要的。而非必要的开支就是浪费的开支,应从计划中剔除掉。管理好每月开支,贯彻勤俭节约的美德,让孩子从制定计划中学会管理好自身的一切。

三、不攀比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在上升。父母在孩子的吃穿用度上,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就怕比别人差。而这种攀比心理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只会索取,盲目攀比的人。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以后,就很难再调整过来。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吃穿用度   孩子   孙子   蝇头小利   明里   勤俭节约   意中   块钱   节俭   废品   开支   美德   桌上   奶奶   理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