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网课30天,有的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差距到底在哪里?

文 | 凝妈

一句话流传很广:“疫情过后,学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自律的会越来越优秀,遥遥领先;不自律的,各种糊弄假学,就会落后一大截。”

无需等疫情结束,现在宅家上网课30天,孩子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开。特别优秀的依然保持优秀,平时成绩一般的突然弯道超车,平时成绩好的敷衍塞责正在走向下坡路,那些在最后的依然在队伍的末尾徘徊,竞争最激烈的还是中间这两部分孩子。如果接下来的时间,再像前30天一样的状态,等到开学后,孩子们的排名真的会来一次大洗牌。身边就有很多这样鲜活的案例,看看他们的情况一目了然。

孩子上网课30天,有的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差距到底在哪里?

01 孩子上网课30天,有的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

我家孩子也在上网课,对这个问题有很深切的感受。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你还在放纵孩子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孩子正在迎头赶上,让你措手不及。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也许会让你看出端倪。

1)一个表现突出的男孩

儿子的一个同学,表现格外突出。因为疫情的关系,妈妈不能上班,隔离在家,就顺便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上课一起做作业、讨论问题,不懂的及时和老师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就发现了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跳看视频、不看课本、盲目做题等等,迅速进行了纠正。

每次做完作业,妈妈都认真给他检查分析,不放过任何不理解的问题。结果孩子在摸底检测中一举进步了十几名,在全年级排名也是前面十名左右的名次,进步相当明显。

还有几个孩子也是这样,家长因为无法外出,顺便陪孩子学习,孩子进步都非常大。

2)一个处处退步的男孩

再来说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我儿子。一直以为儿子的自学、自理、自律能力很强,平时很少去插手他的学习,只是在他落后的时候,提醒他一下,他自己就很用功地赶上去。所以,在家上课也没有特别上心,让他自己学习、自己做作业,也没有给他检查,直接提交作业。

需要改错的,也是让他自己改错,没有去问他是否理解。结果就是做题的准确性不高,经常拿到不好的评价。以为他会知错就改,结果并没有按下暂停键。依然我行我素,在摸底检测中一举退步了10几名,马上就要跌到全年级100名开外,退步速度是惊人的。

也有几个男孩子和儿子相同的情况,在家里贪玩的结局都不甚理想。

孩子上网课30天,有的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差距到底在哪里?

02 孩子有的进步有的落后,差距到底在哪里?

这几天沉下心来反思,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是孩子学习能力下降,还是别的孩子学习能力提升了?通过了解进步孩子的学习状况,不难发现,其实学习能力不是主要问题,孩子们之间的智力水平并没有很大差距,关键差距在于孩子是否付出了努力,是否认真按照要求学习,家长是否监督到位。

1)孩子的努力程度

进步明显的孩子,每次作业都写得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学习基础好的,作业准确率非常高。学习基础差一些的,作业准确率虽然不太高,但是每次都认真改错,每个出错原因和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写得非常清楚,一看就是认真思考,积极上进。除了作业的工整程度之外,每次作业上交都非常及时,如有疑问马上咨询老师,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搞清楚为止。

落后明显的孩子,反差自然很大,交作业拖拖拉拉,有疑问也不问,不懂装懂。作业写得龙飞凤舞,需要仔细辨认才能看清楚。作业漏洞百出,改错时也不认真修改,写个答案交差了事,就像是完成任务一样,完全没有想学会的状态。

2)孩子的专注程度

进步明显的孩子学习的时候特别专注,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看视频、预习课本,同时做好笔记,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准备课后咨询老师。上课的时候心无旁骛,只思考和学习有关的问题,不开小差。等到学习完之后再去放松,劳逸结合,时间安排得很合理。

落后明显的孩子则大相径庭。老师安排的视频,有选择地看,自己误以为只看重点就可以完成作业,看视频就是为了写作业,不是为了学知识。如果老师没有推送课本原文,不知道去找课本看一眼。上课的时候经常走神,看到桌上的玩具玩一玩,或者打个游戏和同学聊个天。时常进进出出,坐不住。无法专注学习,吸收的知识很有限,落后也是自然的。

孩子上网课30天,有的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差距到底在哪里?

3)家长的陪读情况

进步明显的孩子并非是自己突然觉醒,和家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家长平时都很忙,但是疫情期间情况非常特殊,有的因为去过外地必须隔离在家,有的因为无法复工也闲在家中。很多平时没有时间管孩子的,突然有了时间,他们想借助这个机会补偿对孩子的亏欠,所以耐心地陪伴孩子。他们和孩子一起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后顾之忧,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孩子因为有了父母的陪伴,内心升腾起一股力量,所以越学越有劲头。

落后明显的孩子大多是家长疏忽了,不能全怪孩子。有的家长在一线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有的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不需要家长参与太多。有的想陪孩子学习,无奈自己实在看不懂。有的过于相信孩子,认为孩子自己能行。但是家中的诱惑太多,和学校的学习氛围有天壤之别,孩子一时没管住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精力太少,自然就被远远甩在后面了。

孩子上网课30天,有的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差距到底在哪里?

03 孩子退步了,我们还敢不敢信任孩子?

当孩子退步的时候,我们难免会对孩子失望,对孩子的信任度会降到最低。我们还敢不敢信任孩子?应该要信任,因为在信任基础上的管教才有效果。相信我们的孩子不是笨孩子,只是一时迷失了方向,没有找到前进的路。

如果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每天就处于唉声叹气之中,对孩子充满失望,不断提醒孩子的错误,孩子得到太多否定评价。按社会心理学家George Herbert Mead提出的“镜像自我理论”,孩子会根据父母的评价,进行自我判断,认为自己真的不行,会变得越来越差劲。

相信孩子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相信他有能力理解所学的知识,相信他有能力面对未来面临的一切困难。当我们对孩子有信心的时候,就不会过于焦虑,对孩子充满希望,态度也会平静而温和。孩子感受到父母信任,就会更加自信。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煤,成功就是熊熊燃烧的烈火。”孩子有自信心,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才能更快恢复情绪,为了完成目标而充满干劲。

想起了爱迪生的故事,他在学习总是问些奇怪的问题,老师很很烦恼,给他妈妈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你的孩子精神有缺陷,我们决定不让他继续就读,他被正式退学了。”而妈妈却改变了纸条的原话,说“您的孩子是个天才,这个学校对他来说太小了,没有好老师可教他,建议您亲自教导。”因为妈妈信任孩子,把他当作天才培养,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真的成了天才。

孩子上网课30天,有的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差距到底在哪里?

如果我们不信任孩子,就会不断地去干扰孩子。孩子学习的时候,一会儿给孩子送个水果、一会儿给孩子送杯水、一会儿又让孩子休息一下,这种场景在很多家庭都发生着。其实家长不是关心孩子饿不饿渴不渴,而是去看看孩子是否在学习。这种干扰不仅起不到让孩子好好学习的作用,还会让孩子反感,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为什么孩子总是想逃离自己的家,就是因为对父母的干扰不胜其烦。三毛自述曾经深受父母不信任的困扰,她写道“每一度的决心再离开父母,是因为对父母爱的忍耐,已到了极限!”

当孩子坐在电脑前,是在思考还是在开小差?我们很难从表面看到他的内心。这时宁可信任孩子,相信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即使挪挪椅子,站起来走动一下,也只是放松休息而已,不要强迫孩子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我们成人的专注力也只有25分钟,工作一会儿还忍不住去刷刷手机。让孩子一口气坐上40多分钟,一直在专心思考,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孩子上网课30天,有的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差距到底在哪里?

04 孩子退步了,不是无药可救

孩子退步了,我们是不是会认为孩子无药可救,特别想放弃孩子?是的,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我们放弃了孩子,老师也会放弃孩子,我们不帮助孩子,还有谁能帮助孩子呢?面对孩子的退步,迎难而上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1)做好检查工作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中提到,孩子通过检查可以降低出错率,慢慢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但是骑驴觅驴,孩子对错误没有预见性,检查会很盲目。

我发现孩子在检查之后确实会有一些错误,他认为他的答案是正确的,不应该判为错误。儿子在做英语的时候,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他表示外国人就是这么说的,不会有错。岂不知说话有时是不讲语法的,有省略、有误用非常常见,现在还是扎实按照书中的答案来最稳妥。

所以,我们还要帮助孩子再检查一遍,对于他遗漏的问题要及时指出,让他养成全面检查的习惯。即使他的答案也正确,也要让他再把标准答案写一写,同时掌握两种用法还能丰富知识。孩子改错后也要进行检查,确认他是否真的理解错因并真正掌握新的知识点。除了检查作业之外,还要检查课堂笔记,在书写工整程度、全面程度方面进行检查。

2)当好脚手架

心理学博士艾丽卡.雷斯切尔指出,当孩子寻求父母的帮助或者需要父母的帮助时,父母要用“脚手架”法对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如果工人盖房子,脚手架不是替他们分担工作,而是辅助解决高空作业问题,也是临时性的、特殊情况下的帮助。我们帮助孩子时,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是脚手架,孩子才是完成任务主角。

比如说,孩子的有道题做错了,我们不能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自己思考,思考之后还是不理解,帮助他理解。如果担心我们的解释会误导孩子,要及时和孩子一起向老师求助。通过这段时间和老师沟通来看,老师讲得确实通俗易懂,孩子容易理解。

孩子上网课30天,有的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差距到底在哪里?

3)签署行为契约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的作者托马斯· 戈登认为:“青春期孩子反叛的不是其父母,而是对抗他们的权力。如果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能较少地依赖于权力,更多地依赖于非权力的方法来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就没什么可反叛的。”行为契约就是一种“非权力的方法”。

和孩子签署行为契约是非常可行的方法,和孩子进行沟通以后,确认需要改进的行为,找到最需要改进的、孩子又能认可的行为,和孩子签署一份契约,完成之后,再签署新的契约。

需要改进的行为一定要少于3个,目标太多,孩子一下子改变太多,实属困难。目标要量化、要具体,有可操作性,让孩子能够执行。比如起床的时间是早上7点,而不是说“早点起”。写字要求清晰工整,方便辨认,而不是“认真写字”。

4)注意沟通方法

《儿童沟通心理学》提到:用温和的语气与孩子沟通,不仅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特点,而且还可以缩短亲子之间的心灵距离,促进亲子之间的思想和情感的沟通交流。

孩子早上不起床,叫了一遍又一遍。孩子到了时间作业没完成,催了一次又一次。孩子的作业总是漏洞百出,说了一回又一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情绪会受到严重影响,忍住声高八度,而孩子对抗的情绪也会更加强烈。如果我们态度温和,孩子的情绪也是平和的,孩子就容易配合。

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我和儿子身上,那天又叫儿子快点做作业,儿子说“妈妈,我很反感你说话的态度”。我才意识到我的大脑已经控制不住我的情绪,让我变成了一个处于吼孩子边缘的人。我改变了态度,用温和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孩子就变乖了很多。这几天每天都在配合我的要求,又开始努力学习了。

孩子上网课30天,有的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差距到底在哪里?

结语

孩子在家学习的状态还要持续多久?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天真地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在放羊,那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学习有松懈的苗头,赶紧刹车吧。从现在起,既要信任孩子又要管教孩子,陪孩子一起走过这个特殊的时期吧。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孩子   扶摇直上   脚手架   作业   退步   疫情   契约   专注   落后   差距   儿子   家长   父母   能力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