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再看一个”,2岁孩子讨价还价,该不该跟他讲规则?

文|凝妈

2岁半的二宝,最近迷上了看动画片,每天想方设法地提要求。

“妈妈,我再看一个”,2岁孩子讨价还价,该不该跟他讲规则?

二宝:妈妈的手机上有托比小火车。

妈妈:你要看托比啊?

二宝:想看托比!

妈妈:你看几个呀?

二宝伸出一根手指,放在鼻子前:就看一个!

“妈妈,我再看一个”,2岁孩子讨价还价,该不该跟他讲规则?

妈妈强调:说好了,就看一个哦!

二宝:就看一个!

但是看了一个,二宝继续说:再看一个。

因为一集只有不到5分钟,就允许他再看一个。结果看完还是说:再看一个

没完没了,这样下去怎么行?这不是说话不算话吗?决定不能再给他看了。

二宝大哭起来,依然坚持喊着“再看一个”。

跟他说“你要说话算话啊!”他怎么也不听,真是无奈。我就抱着他,让他哭了一会儿,后来转移注意力,他才慢慢忘了看动画片的事。

这样不遵守约定的事情连续几天都在发生,信了他一次又一次,最后都是以他得寸进尺、不想停止告终。在此前一段时间,还是很讲信用的,为啥突然变了?

“妈妈,我再看一个”,2岁孩子讨价还价,该不该跟他讲规则?

2岁半的孩子,讨价还价为哪般?

之前二宝非常懂事,让人看了心疼。

跟二宝说“再看完这本书,妈妈就要去给哥哥做饭了!”书一读完,他马上就说“妈妈给哥哥做饭去!”

问二宝“我们学英语吧?”他说“不行!”问他“那几点学英语呢?”他说“10点学英语”,还没到10点,他就说“10点了,学英语吧!”

这样的事情不少见,让我们误以为他已经很懂规则,不会破坏约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行为却发生了变化,变得执拗起来。

《你的两岁孩子》中也提到这种现象,两岁半到三岁之间的孩子,处于极端期

2岁时温顺的孩子忽然变得暴躁、倔强、情绪波动大。他既会违背大人的意思,也会违背自己的意思,和大人和自己都对着干。所以经常出现做出决定之后,随后又反悔。

顽固、多变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他在探索、发现世界,他想自己做主,想获得安全感。

看了这段文字,我们就会明白,原来孩子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并不是我们的孩子突然变化了,而是长大了。

孩子不讲规则,也是从父母的破坏规则开始的。我们因为太爱孩子,看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闹,我们就妥协,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用哭闹要挟大人,把规则抛在脑后。

“妈妈,我再看一个”,2岁孩子讨价还价,该不该跟他讲规则?

2岁多的孩子是否有能力遵守规则

孩子来到了特殊时期,就要放任自流,顺着他来吗?不是的,我们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如果孩子有能力遵守规则,我们还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孩子在2岁以后,就进入了前运算阶段,思维虽然是自我为中心的,但已经可以通过思维理解世界。这时就可以慢慢地跟孩子制定规则。

罗瑞·布拉格和乔瑟夫·布拉格提出:在两岁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语言的进步是最明显的,而且语言是影响他们思考的重要方式。

二宝在2岁以后,就能听懂妈妈给他传达的意思,他能把语言和行动联系起来,只是到了2岁半以后,他容易走极端,会否定自己的行为,所以才出现了不遵守规则的事情。

蒙台梭利认为:2岁半-4岁的孩子进入了规则敏感期,这是教孩子遵守规则的关键期

2岁的孩子同时也进入了秩序敏感,他喜欢按照固定的程序出牌。一天中的某个时间,一直在做什么,第二天,他还喜欢按照固定的流程再做一遍。如果我们破坏规则,他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我们讲规则,孩子就学会按规则办事。

所以,从2岁开始,跟孩子讲规则完全行得通,我们不要总以为他太小而犹豫不决。

“妈妈,我再看一个”,2岁孩子讨价还价,该不该跟他讲规则?

让孩子遵守规则,要讲究方法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自控能力有限,教孩子讲规则,肯定会出现反复,我们不要半途而废,更不要训孩子,需要不断强化,坚持不懈。

首先,提前做好约定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跟孩子事先讲清规则,制定的规则要符合孩子的心理预期。

比如孩子想看动画片,只看几分钟,他是不情愿的。虽然当时同意,也是迫于大人的权威。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可以看15分钟电视,约定在15分钟之内均可行,越接近孩子的心理预期,孩子的满足感会越强烈,遵守规则的可能性越强。

跟孩子讲规则时,让孩子看着你的眼睛,这样才有约定感,才有说服力。让孩子把规则复述一遍,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听清规则,并认可规则。

“妈妈,我再看一个”,2岁孩子讨价还价,该不该跟他讲规则?

其次,提前做好提醒

在约定的事项完成之前,要提醒孩子,让孩子在思想上做好准备。

比如跟孩子约定看两个动画片,看完一个以后,再看第二个之前,提前告诉孩子“这是最后一个了,看完这个就要去玩别的了。”或者告诉孩子“还有5分钟,我们就看完这一个了。”

孩子开始不明白“最后”是什么,也没有时间观念,我们就用行动让他明白。动画片看完了,手机就拿走,拿起要准备玩的玩具,或者带孩子离开原来的地方,表示一项事情结束了。

“妈妈,我再看一个”,2岁孩子讨价还价,该不该跟他讲规则?

再次,和善而坚定

孩子会因为没有玩够或者没有看够动画片而难过,会用反抗、哭闹表达自己的不满。既然讲好了规则,就要坚决执行,不能心软。

但是要避免责骂孩子、吓唬孩子。比如跟孩子说“太丢人了!”“你真是个说话不算话的孩子!”“再这样,下次不给你看了!”“闭嘴”等等,这些话很伤人,会让孩子变得自卑。

正确的做法是一直保持和善的态度,用平静温和的语气告诉孩子“我们的约定执行完了”,孩子哭闹时,不妨把孩子抱在怀里进行安抚。等他平静下来,就可以去做其他事情。经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会明白“哭是没用的!”

“妈妈,我再看一个”,2岁孩子讨价还价,该不该跟他讲规则?

最后,孩子做得好鼓励孩子

如果孩子遵守了规则,要立即表扬他,强化他的行为。

表扬时避免简单地说“你真棒!”要具体描述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明白我们很关心他。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约定看两个动画片,你看完两个就不看了!”

为了让孩子更深切感受到被表扬,我们除了口头表达以外,还要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和孩子击掌。进行一些肢体接触,孩子想保持良好表现的可能性更高。

“妈妈,我再看一个”,2岁孩子讨价还价,该不该跟他讲规则?


结语

2岁孩子被称为可怕的两岁,喜欢和大人对着干,也喜欢和自己对着干,所以经常出现一些不遵守规则的事情。但是2岁的孩子已经能力建立规则,而且也有必要建立规则。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让孩子将来拥有一个良好品格。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我要过六一##守护童心大作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布拉格   规则   妈妈   孩子   和善   讨价还价   动画片   可能性   大人   平静   敏感   说话   事情   两个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