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撰文 | Mirror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水稻 | 图源:Pixabay


作为人类的两大主食,稻米和小麦的主要营养成分都是淀粉,但主流吃法却很不同:稻米我们通常煮成颗粒分明的大米饭,而小麦大多被磨成面粉,制成面条、面包等面点。


吃过小麦饭的少数人很清楚,它的口感远不如大米饭。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麦粒的种皮很难去除干净。


水稻和小麦的果实(颖果)在精加工前,外层是坚硬的谷壳,内层是融合的果皮和种皮,糙米保留的就是这层。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大米精加工过程:去谷壳(左)、去种皮(中)、去胚芽(右)| 图源:Wikipedia


谷壳可以通过脱壳机轻易分离,种皮则需要碾磨去除。而小麦的籽粒上有一道较深的腹沟,那里藏着30%的种皮很难磨掉,不像米粒可以整个磨得光溜溜。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麦穗和麦粒 | 图源:Flickr


尽管如此,小麦也有大米缺少的优势——麸质蛋白充足。面点能有蓬松弹韧的口感多亏了它们。麸质蛋白主要分为醇溶谷蛋白和谷蛋白,前者黏,后者弹。发酵过程中,它们的硫氢键被氧化成二硫键,在蛋白质大分子间牵线搭桥,形成网络结构,困住发酵出的气体,增加了面点的弹性和韧性。


然而,不少人天生对麸质蛋白过敏,无法享受以小麦为原料的面食,特制的大米面粉就可以作为替代品。

同一株植物为什么

会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绣球花 | 图源:Pixabay


这种情况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嫁接——将不同花色栽培种的枝叶拼接到一块儿。这在园艺中很常见,月季、仙人球都可以这么操作。


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花色。绣球花经常出现从红粉到蓝紫的渐变色。它们是出了名的天然“pH试纸”,只不过是反过来——遇到酸性土壤变蓝,碱性变红,遇到中性左右的土壤就可能出现蓝到红之间的过渡色。另外,它们在初开时是绿色的,且光照越充足,越倾向于开红花。综合起来,绣球花在一株上出现多色也不奇怪。


同一朵花在不同阶段亦可呈现不同色彩。最典型的鸳鸯茉莉,紫花、白花同开一株。它们起初都是紫色的,后来随着花青素减少才逐渐褪成白色。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鸳鸯茉莉 | 图源:Wikipedia


有的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即雌花和雄花开在同一株上,形态不同,颜色也有些许不同,玉米和变叶木就是如此。


还有的花是伴随性转过程变色,例如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is的花最初还是洁白的“美男子”,不久就变身“粉红女郎”。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肥皂草雄花(左)和雌花(右) | 图源:Davis, Sandra L., et al. (2014)


最后一种情况是调控花色素的基因在不同部位的表达有差异。例如,复瓣跳枝梅同枝开花红白配,研究显示,参与花色素合成的某些酶在红花中表达得更多、更活跃。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复瓣跳枝梅 | 图源:吴欣欣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

荧光剂如何增白?对人体有害吗?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你的白T恤、小白鞋能够如此亮白,除了化学漂白剂,还有荧光增白剂的功劳。和化学漂白剂用氧化还原的方式破坏色素不同,荧光增白剂利用的是物理光学原理,二者相辅相成。


荧光剂是借光发光,它们能够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340~380 nm),然后发出蓝紫光(410~460 nm)。白色材料最忌发黄,而蓝紫光正是黄光的补光,混合之后,得到白光,视觉上达到提亮效果。


荧光增白剂的应用非常普遍,经常添加在白色的衣物、纸张、洗涤用品、塑料等等,我们日常接触的材料中。这就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荧光增白剂对人体有害吗?


前面已经说过荧光增白剂发的是可见蓝紫光,并非放射性光线,不存在有害辐射。


但荧光的明艳,总让人觉得有毒。实际上,一种物质会不会发荧光和它有没有毒并没有直接关系。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和氨基酸(如色氨酸)也有荧光效果,这和它们的化学结构有关。


以前的确出现过一些对人体有害的荧光增白剂,导致皮肤过敏等病症,现在那些明确有害的已被淘汰、禁用。


目前,市面上允许使用的荧光增白剂有数十种,最常用的是DSD酸双三嗪类荧光增白剂。多方实验和调查证明,合理使用时,它们是安全的非食品类添加剂。

防窥膜是什么原理?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在开放式的办公区或是公共场合,难免有人对你的屏幕投来好奇的目光,如果你对此感到介意,可以给自己的显示屏贴上一层防窥膜。


防窥膜借鉴了百叶窗的原理:通过调节百叶窗条带的倾斜角度,你可以控制允许光线进入的角度。当条带与窗户垂直时,从正面平视可以看清窗外,但从其他角度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遮挡。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百叶窗 | 图源:Wikipedia


同样地,防窥膜内排布着微小的百叶窗结构,这项专利就名叫“超微细百叶窗光学技术”(Microlourver)。这些“百叶窗”的条带叫光栅,彼此仅间隔0.02~0.1毫米。它们是挡光的栅栏,只允许垂直屏幕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光线透出去,这样就能起到缩小可视范围的效果。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总是磨面吃?| 趣问万物

超微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原理示意图 | 图源:US20140016315A1


然而,防窥膜毕竟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光线,在可视范围内,它也会使屏幕亮度变低。


防窥膜或许能保护隐私,让你自在摸鱼工作,但也不可避免地牺牲了你与男/女朋友共享屏幕的快乐。


不过瘾?关注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网打尽!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稻米   小麦   花色素   雌花   雄花   谷壳   种皮   紫光   条带   增白剂   百叶窗   面点   荧光   光线   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