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慢慢长大,会碰到很多让父母烦心的问题,你的处理方式对吗

有人说养孩子就是游戏闯关,肯定就是关卡最难、任务最多、时间最长并且没有标准指南的,而且这款游戏还是独家定制且无重来机会。

你永远都无法预料未来还有多少难关等着你去解锁,游戏中时不时还会突然蹦出几个糟心的副本,让你烦心纠结,寝食难安。

养孩子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你遇到过吗?你会怎么做?

孩子还没学会爬就已经学会走了?

宝宝慢慢长大,会碰到很多让父母烦心的问题,你的处理方式对吗


孩子还未学会爬行,就已经学会摇摇晃晃地走路了。听人家说宝宝爬行有利于大脑发育,那孩子错过爬行会影响大脑发育吗?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呢?生活中的确有些孩子是存在“先会爬再会坐”或“先会走后会爬”的情况,这并不是什么异常情况。相关医学数据表明,孩子未爬先走,并不会对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有任何危害。

爬行并不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无论是先会爬还是先会走,这两种情况都只是个体差异而已,只要初生宝宝9个月之后有运动行为就是正常的。

要刻意纠正这种情况吗?其实不必强行纠正

宝宝学会爬行确实好处多多,例如有助于锻炼四肢的力量和提高肢体的协调;孩子爬行时观察到的物体较少,能够提升其专注力。

宝宝慢慢长大,会碰到很多让父母烦心的问题,你的处理方式对吗


不过,其实有些孩子先会走后会爬也属正常,其实爬行是为宝宝学会站立和行走打基础。如果宝宝已经可以独自站立和行走,其实不经过爬行这个阶段也是可以的,千万别在宝宝走得好好的情况底下,非要把宝宝放在地上要其爬行,这样反而会对宝宝的成长留下心理阴影。

孩子喜欢用左手,要强行纠正吗?

孩子玩玩具用左手、吃饭用左手、写字用左手,与人打招呼也自然而然地举起左手,牵别人的手时也习惯用左手......

这是什么情况呢?左撇子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用手习惯,大约每10人当中就有1人是左撇子。宝宝一般长到两至三岁方可确认到底是不是左撇子。

宝宝慢慢长大,会碰到很多让父母烦心的问题,你的处理方式对吗


左撇子跟家族的基因和遗传有关,如果爸爸妈妈都是左撇子,那宝宝有非常高的几率是左撇子。

孩子是左撇子需要纠正吗?不需要强行纠正。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基础设施都是为右利手设置的,(比如地铁闸机),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确是有所不便的,在孩子内心不抗拒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尝试教导孩子使用右手,使双手的灵活性都得到提升。

但没有必要强行纠正,过度纠正会使宝宝的心理负担加重,得不偿失。

但不要强行纠正,以免增加宝宝心理压力,事与愿违。

孩子脾气太臭脾气大,动不动就哭?

小朋友人小脾气大、倔强、爱哭,情绪就像天气,阴晴不定,前一秒还是可爱的小天使,后一秒就撒泼打滚大哭大闹。

宝宝慢慢长大,会碰到很多让父母烦心的问题,你的处理方式对吗


宝妈既要做家务又要看娃,身心疲惫,对此完全无计可施!

怎么样才能让宝宝停止哭闹?

其实只要是人都会有负面情绪,只是成熟的大人已经学会情绪管理,知道忍耐和妥协,可小朋友还小,还未学会情绪管理,也并未懂得如何表达与宣泄,所以突然间就大哭大闹,并且只要父母过来抱他哄他,他就一直哭,哭到声音沙哑为止。

宝宝一岁时,他就会跟你摇头说“不”甚至会跺脚、扔东西;两岁时,他就会大声哭闹、撒泼打滚甚至打人咬人;三岁时,他就会回怼你说的话,甚至和你吵架顶嘴。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需要矫正吗?可以认真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后再视情况而定,作出不同程度的指引,但是不能操之过急。

宝宝慢慢长大,会碰到很多让父母烦心的问题,你的处理方式对吗


如果孩子是正常表达适度的负面情绪,比如孩子无意间撞到了头,当然会痛,也会觉得委屈,这种情况下,作为父母要告诉孩子“我知道这样真的会有点痛,但是我家娃是坚强的,小小苦楚等于激励”,然后再帮孩子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有轻微的肿起淤青,可以使用冷毛巾或冰块冷敷,此方有助于消肿去淤和止痛)

如果孩子是蛮横无理的闹别扭,例如不给零食、不买玩具就哭闹,那这个时候父母要平和且坚定地和孩子说“不可以”,千万不可因为宝宝的死缠烂打就心软满足孩子一些不合理的请求,这样只会逐渐地让父母口中的“不可以”失去效力。你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方说可以在这个时候给宝宝讲故事,接着故事让孩子平复情绪,也教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抑或者直接让孩子独处自我冷静。

宝宝慢慢长大,会碰到很多让父母烦心的问题,你的处理方式对吗


孩子太内向,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有的孩子在家十分活泼好动,一旦走出家门就是高冷沉默,即便在学校,也很少和别的小朋友玩到一起,总是自己玩自己的。

对此有些孩子妈妈可能会忧心忡忡,害怕自家小孩该不会得了自闭症、社交恐惧症或者智力有问题吧?、

其实两岁以下的宝宝不爱和其他宝宝一起玩,有可能只是因为年纪太小,还没学会怎么进行人际交往,所以基本妈妈们把几个宝宝放在一起,他们也基本上只是各有各玩。

两至三岁的孩子逐渐会喜欢和别人一起玩,但还没有学会合作。比如说玩玩具,通常都是你看我玩,我看你耍,你要拿我的,我坚决不给,最后还会互抢。三至四岁的小朋友会基本开始懂得互换和分享,孩子间会出现基本的合作。孩子长到四至五岁,才会开始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享受到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其实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只需要父母循序渐进地引导就好。

爸爸妈妈可以尝试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减少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们之间的陌生感,为孩子的友谊发展提供机会,父母还可以作为大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帮助自家孩子融入人群。

日常可以带孩子多玩各种游戏,让孩子学会“怎么玩”和“怎么和别人一起玩”。

宝宝慢慢长大,会碰到很多让父母烦心的问题,你的处理方式对吗


千万要注意,不要强迫孩子去交朋友,因为这样引起孩子的反感,就像年轻时的我们曾经也十分反感家里长辈的催婚和催生一样。真正的朋友贵在质量,不在数量,无须刻意让孩子广交朋友,有一两个固定的玩伴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

叫孩子刷牙,刷了半个小时还没刷完,几口饭从中午含了一两个小时,晚上叫他去洗澡,坐在电视机前一两个小时都还未起身,无论做什么都拖拖拉拉,你

这是什么情况呢?那是因为宝宝脑中还未形成时间观念。

小朋友的大脑前额叶尚未发育成熟,大脑的执行功能不足,所以就会出现做事不专注、无计划、拖拖拉拉的情况。

现在他大脑前额叶发育还没有成熟,大脑的执行功能不够,所以做事不专注、无计划、拖拖拉拉。

大脑前额叶从发育到成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以后上幼儿园、小学甚至成年以后,拖拉的状况都依然可能存在。

可以教育孩子树立时间观念,但不要强行纠正。(可能无论怎么纠正都是无用的,因为小朋友的大脑前额叶尚未发育成熟)父母可以慢慢引导孩子,锻炼他的大脑执行功能,教孩子认识时间、学会时间管理。

宝宝慢慢长大,会碰到很多让父母烦心的问题,你的处理方式对吗


帮助孩子逐步形成规律的生活,用习惯的力量去约束孩子。例如定时吃饭、定时玩耍、定时洗澡,如果孩子吃饭拖拉了,就要减少他玩耍的时间,睡觉拖拉了,也要按时起床,长时间下来,孩子就会养成及时做事的习惯,就不会拖拉了。日常列出待办事项,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做完一项就划掉一项,让孩子有成就感,逐步学会时间管理

发音不准,“小西几、大脑辅、浮德、爸爸谈……大家是不是听不懂这是在说啥?这是宝宝在说“小狮子、大老虎、蝴蝶、棒棒糖”。

娃说的话只有亲妈能懂,怎么办?

汉语中有些音节本就难发音,正处于学说话初期的宝宝有发音不准的情况是语言发展阶段中的正常现象。

宝宝的发音,和家中的语言环境以及孩子自身发音器官的发育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所以,现实中很多小朋友虽说得一口“令人发懵”的普通话,方言却说得很溜~

无须急于矫正孩子的发音,是要鼓励孩子多开口说话。

每一门语言的学习都需要多听多说,如果父母过度纠正,甚至嘲讽孩子的发音问题,就会使孩子有挫败感,甚至对学习语言产生抗拒,无形中是让孩子错过了很多开口说话的机会。

平日多与孩子进行对话,在孩子说话发音有误时,父母可以重复正确的发音,并且重复时说话速度尽量放慢,让孩子更好地听清和模仿。要多和孩子进行对话,只要父母有耐心,细心教导,孩子一定会有进步的。

父母虽然责任很重也很辛苦,但是陪宝宝长大的点点滴滴,在以后都是十分珍贵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额叶   父母   宝宝   左撇子   拖拉   烦心   发音   左手   小朋友   大脑   情绪   成熟   说话   情况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