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指”和“不吃手指”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大,家长要注意

孩子小时候正处于高速发育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他们会出现很多的小动作,比如乱摔东西、大喊大叫、乱发脾气等等,也有的家长说孩子到了三岁之后,就像是一个小恶魔一样,在家就没有老实的时候!

其实,孩子小时候出现这些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们可不要先阻止,最近,有家长跟我留言,孩子小时候出现吃手指头的情况是因为什么呢?

“吃手指”和“不吃手指”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大,家长要注意

根据儿童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孩子小时候会通过自己的四肢去感应外面的世界,因为他们内心是充满好奇心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这个世界。

尤其是一岁的孩子,他们的四肢的活动性是非常差的,所以,只能通过自己的口腔去感知这个世界,当孩子手里拿到什么东西时,都会情不自禁的放到嘴巴里面,而这个阶段也被称之为“口欲期”!

孩子喜欢吃手指头,这是孩子心理发育的一种需求表现,通过这个行为来探索,满足自己内心中的欲望。

“吃手指”和“不吃手指”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大,家长要注意

当孩子出现吃手指头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会去阻止,那么,孩子从小“吃手指”和“不吃手指”,长大后有什么差距呢?

1、情绪管理能力

上面已经说过孩子喜欢吃手指头,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一种表现,通过吃手来获取安全感,因为孩子小时候的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建立起来的,特别是三岁之前的孩子,最有可能会养成吃手指的习惯。

孩子喜欢吃手指,安全感会更强,情绪会更平稳,不会轻易出现暴躁的情况,因此,家长先不要着急去纠正,这是正常的表现。

“吃手指”和“不吃手指”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大,家长要注意

2、适应能力

家长如果总是认为孩子吃手是坏习惯,总是盲目地去阻止的话,这就会导致孩子内心出现问题,而且等到长大之后更会养成吃手的习惯了。

孩子口欲期得到满足的话,他们的心理发展会更好,拥有超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孩子的断母乳会更早一些,家长可以早早的给孩子进行辅食,让他们更快的去适应陌生的情况。

“吃手指”和“不吃手指”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大,家长要注意


3、手眼协调能力

孩子和成年人是不同的,我们觉得动动手、动动脚都觉得特别的轻松,但是对孩子来说,吃手指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孩子不停的尝试才能做到!所以,你家孩子小时候出现这种情况,他的手眼协调能力会更强。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吃手指头的情况,我们可以先正确的去引导孩子,如果实在是不想让他们去吃,就得用奶嘴代替,这样也可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了。

“吃手指”和“不吃手指”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大,家长要注意

家长们要做的是时刻保证孩子的手干净卫生,但是如果你家孩子两岁之后还在吃手指头的,那么说明他们的心理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会出现焦虑的情绪。

如果家长不知道如何引导的话,就可以利用情绪类的绘本帮助孩子更好地去认识情绪,发泄情绪,这样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情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儿童心理学   动动手   手眼   手指   家长   孩子   这个世界   手指头   适应能力   安全感   差距   小时候   情绪   很大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