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给孩子起名字,是婴儿出生后,父母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

自古至今,子随父姓,根深蒂固,进入千禧年后,新晋小家庭悄然流行孩子随母姓。

如今二十一年过去,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经成年,在他们的生活中,作为“随母姓”的少数人,都曾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尴尬。他们后悔了吗?这些尴尬又该怎么应对呢?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恋爱遭遇特别尴尬,“随母姓”,闹乌龙

王琳今年二十岁,同男友恋爱一年,感情稳定,双方家长见面的那一天,没想到却因为“随母姓”闹了个大乌龙,特别尴尬

当天王琳跟男友的爸妈都穿戴一新,六人围坐,王琳的爸爸主动自我介绍:“两位亲家好,我叫赵东峰,是王琳的爸爸……”

话音没落,男友父母的脸色就变了,眼神在王琳的爸妈脸上游走,准婆婆终于忍不住,“你们离异几年了?王琳妈妈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吧?”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王琳姓王,她的爸爸却姓赵,被误会成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对王琳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她笑着解释:“阿姨,我爸妈感情很好,没有离婚,我是随母姓。”

原来,王琳的父亲家族人丁兴旺,母亲是独女,当初父母结婚生了王琳,经过商量,便让王琳随了母姓,父亲也并没有觉得不妥当。

不管跟谁姓,都是我的女儿,我一样疼她,她一样孝顺,你们说是不是?”王琳的父亲大笑起来。

误会解除,饭桌上重新其乐融融,准婆婆竖起大拇指:“你们家真酷!”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千禧年后,开始流行随母姓,尤其是二胎家庭

按我国的传统姓名习惯,子随父姓,天经地义,千禧年后,在年轻父母中间,开始流行孩子随母姓,尤其二胎家庭,一个跟父姓,一个跟母姓,变得十分普遍。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传统被打破,并非是追求个性,查史有据可依

追溯人类的姓名史,最早的古人类是先有名,后有姓,起初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后来为了避免“同族不婚”,才有了姓氏。

“姓”字为汉字中的会意字,拆解开来,“女”字为偏旁,取其“生母”的意思,最早的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就是随母姓的起源。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当代随母姓,基于家庭实际状况,与家庭地位无关

从姓名史的发展不难看出,母系社会的“随母性”是为了方便族群管理,后来男权高于女权,父系社会制度下,自然而然的又演变为子随父姓,并延续至今。

当今时代,现代化文明改变封建思想,社会包容度更强,孩子跟谁姓,不再是权力的象征,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商量而定。

有的家庭,父亲让孩子随母姓,是他爱妻子的一种方式,有的家庭,女方家人丁单薄,孩子随母姓,是给老人的一种安慰。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二胎家庭,同父同母不同姓,老二往往“随母姓”

千禧年后,随着二胎家庭的增多,年轻的父母往往都是独生子女,家中形成“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两个孩子“四二二”格局,老大随父姓,老二随母姓,爷爷奶奶跟姥姥姥爷皆大欢喜,已不是少数。

除去对老人心理上的安慰之外,这种姓氏的改变,也有助于将来老人的赡养,老人的财产继承等问题。不论孩子跟谁姓,都是二胎家庭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同传统“随父姓”的孩子相比,“随母姓”仍是少数,容易遭遇到生活中的三重尴尬。

1、容易被人误解是离异家庭孩子

按传统思维,父母离异后,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会改成母姓,“随母姓”面临的第一重尴尬,就是要面对周围质疑的目光,不停解释,甚至有人还为此自卑,责怪父母。

血缘亲情难割舍,父母的养育之恩,岂是一个姓氏能否定的,面对质疑,理直气壮,外人不懂自家事,不必过多解释,过好自己的生活,即是幸福。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2、对小两口未来的孩子冠名权感到担忧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成年后,恋爱结婚,家庭成员扩大,公婆一方会担心第三代是否也会随母姓,这是“随母姓”要面对的第二重尴尬。

关于未来宝宝的姓氏,家人互相理解,共同商量,根据家庭情况,找到最合理的方案,消除尴尬与担忧,孩子的冠名权,不会再成为尴尬的困扰。

3、觉得丈母娘太强势,不好相处

孩子随母姓,难免会让人误解,是家中母亲太强势,父亲没有地位,婆家担心儿子结婚后,同丈母娘不好相处,这是“随母姓”孩子成年后要面对的第三重尴尬。

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将当初“随母姓”的原因跟婆家解释清楚,在生活中增进了解,彼此体谅,女婿将丈母娘当成自己的亲生妈妈,丈母娘也跟疼儿子一样关心女婿,日久见人心。这种尴尬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综上所述,“随母姓”已成为当今家庭新的变化,无论“随父姓”还是“随母姓”,不以标榜权力为目的,家庭成员共同商量,则会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生活更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尴尬   孩子   母系   丈母娘   婆家   千禧   姓氏   坦然   年后   后悔   姓名   男友   父亲   老人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