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新作票房能到多少,翻拍电影能不能体现一个导演的功力

最近看了好几部国产电影觉得还可以的发现都是翻拍过国外拍过的电影,有的还是不久前的。比如重返二十岁 外公二十八 我是证人,如果自己拍的国产电影很多容易被说是烂片,当然很多的确是。但是看到直接这些翻拍的电影的原作又感觉相似太多 包括有些镜头角度。最近上新的嫌疑人也是有原著也有不止一个拍过。 我在想 直接翻拍拍过的电影,经典的小说 是容易出好电影呢?因为剧本题材过硬有前人经验参考呢。还是容易陷入题材反复有模仿痕迹,成为不能推成出新的话被嫌弃没有必要的电影? 其实对于我来说,一部推理剧重要的看过程中自己内心跟随剧情发展的推理想象。不像是魔幻题材搬上荧幕为了使得效果更加立体,更具有冲击性。所以推理剧最烦剧透。所以我不太懂这样一部比较著名的小说,很多人都知道剧情的。新拍的它的受众是什么?从没知道的人?还是原著粉?

先说一下我对电影整体的看法吧。这部电影在前面埋了许多伏笔,包括唐川研制出的声波仪并在登场时说出的案例,在后面都巧妙的结合了,还有蟑螂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此处改编的很好,从侧面说明了石泓是听到了响声推测出的意外情况,又从陈婧的掩饰中确定了自己的猜想。总的来说,推理上,剧组用心了,情感上,通过细节描写,渲染出了不同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包括唐川,包括石泓,包括陈婧。有人说,日版的福山雅治和堤真一不被超越,是真的汤川学和石神,确实,这点显然日版的电影更贴合原著。但是,中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是基于原著的二次改编,如果观影的人本身就带了比较或者一部分人的是看热闹的心态,我只能说先入为主的观念不会让你用心的体会一部作品,演员都是基于剧本去演的,而不是一部小说。改编融合了本土的特点,对人物形象二次塑造,这已然不是原来的汤川学和石神了,而是唐川和石泓。这么说吧,就算两个人再相似,就算是双胞胎,哪怕有一点不同,所反应出来的两个人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同样的故事,汤川学和唐川,石神和石泓,他们的特质相同,核心相同,但还是有些许不同。换句话来说,中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是唐川和石泓的故事,而我认为这个故事足以打动人和引发人的思考。

这是中国宏观上不同于一些国家的地方,所以这处改编恰好是我认为比较好的一处改动。后来石泓认罪,唐川推出真相的落泪,是他对好友以及对手的惋惜和无奈,也是从此没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的一种悲凉。之前,他的眼神是对石泓的欣赏,以及给他出题的一种挑衅,是天才博弈的感觉,而后来,他为石泓所做的举动感到震撼,这与他之前所认识的石泓完全不同,他以为他们的世界只有理性,而石泓的世界显然多了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毁了他的对手,所以他内心纠结不已。石泓呢,他之前的世界是只有数学和唐川(天才的对手)的,后来陈婧进入了他的生活,他滋生的爱意无疑是他陷入瓶颈的一根救命稻草,他又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其实,石泓是感性的,张鲁一这种在绝望中得到新生演的很好,他的眼神与动作表现出他终于有了除数学外另一件关注的事。唐川和石泓是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他们是精神上的知己,互相为彼此带来解题的快乐,天才总是孤独的,因为常人难以理解他们的思维,而唐川和石泓幸运的遇见了彼此,却又不幸的遇见了彼此,王凯先生和张鲁一先生的眼神变化很好的表现了他们内心的变化。

少年时,石泓为唐川出了一道题;成年时,唐川初遇石泓为他带了一道题;最后,石泓为他出了一道难解的题。这一点导演的逻辑感是不错的,而最后这道题,既是傅坚被杀案真相的问题,又是情与法的问题,而王凯所饰演的唐川的选择,也恰恰说明了他是唐川,理性的唐川,最后的一幕,王凯的那句“难,太难了”表现出了他对石泓做法的思考和内心一抹难平的悲重(王凯眼神加分)。

总的来说,演员演的都不错,这部电影也是对外国作品本土化的一次大胆尝试,他们是唐川和石泓,不是汤川学和石神。

苏有朋这些年确实进步很快,感觉不不久,小虎队里面混的最好就是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福山   小虎队   电影   嫌疑人   原著   功力   票房   新作   题材   剧本   真相   天才   理性   导演   内心   对手   感觉   世界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