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长津湖》无疑是部大片。大片自然需要大导演,需要会拍大片的大导演。

所以,这片子是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人联合执导。

当然,看职员表可以得知,陈凯歌导演无疑是第一导演,把控全局。

林超贤则专注于战争打斗场面,林导在这方面的功力毋庸置疑。

可徐克徐老怪去哪儿了?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一如既往的陈氏审美

这部片是一如既往的陈氏美学!

多看几部凯歌导演的大片,再一级不落地看完两季《演员请就位》,大概能就对凯歌导演的风格形成了一种感觉。

陈凯歌喜欢“大场面”,也喜欢“小细节”,最爱深入演员内心,通过演员去展现历史宏观与个人微观的和谐融合。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如巅峰之作《霸王别姬》,通过程蝶衣和段小楼几十年时光的是是非非恩怨纠葛,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个人在时代大浪潮的思考。

不过我认为更典型的还是近几年的《猫妖传》,用一种凄美浪漫的色调讲一个严肃的历史故事,充满了亦真亦幻的叙事风格,颇有庄周梦蝶、蕉叶覆鹿之感。

了解了陈凯歌的导演风格,我们就能很轻易在在《长津湖》中找到他。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如奔赴战场途中,伍万里打开火车车门,外面万里江山如画,长城像巨龙一般匍匐静默。这个镜头运用了特效,整体的背景是红色的,又象征着战士们热血滚烫,与长城共存亡。

因为用了特效,场景比较假,这一幕成为了“名场面”,很多人看完觉得很尬。

其实,“尬”就对了,陈凯歌的场景设计往往有一种浓烈的舞台风格。相比于喜欢原滋原味展现美景的“外景达人”张纪中,陈凯歌更倾向于表达,倾向于表达影片人物与自己的内心情感。

这是“大场面”上的特色,而在“小细节”上也可以看见他的强烈风格。

影片唯一女主艾米(伍万里母亲不算)追着火车跑,送出了自己的红围巾。这个红围巾,一直被伍万里珍藏在怀里。由于这个意象设置得太明显,大家一眼就看出了陈凯歌的用意。

至于想表达什么,我就不过多揣摩了,用他自己的话说:“红围巾”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红围巾意味着很多东西,它是红旗的颜色,也是鲜血的颜色,怎么理解它都不为过。当意象大到一定程度,语言就显得很匮乏了。”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最后,则是调教演员了。

看过《演员请就位》的朋友就知道,陈凯歌调教演员非常用心,而且最善于从剧情需要去揣摩人物的内心。

比较明显的如牛骏峰和郎月婷共同演绎的《海洋天堂》。牛骏峰饰演自闭症患者王大福,而郎月婷则饰演患了绝症的姐姐王心萍。

陈凯歌为了表达两人复杂纠结的内心和真挚的姐弟情,让两人飙了一场激烈的“对手戏”。姐姐郎月婷如崩溃一般疯狂撕日历,弟弟牛骏峰则疯狂捡日历,还傻乎乎地用口水一张一张地粘在窗户上。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到了《长津湖》里,则体现在哥哥伍千里和弟弟伍万里的对手戏。伍千里不希望弟弟参加,却又为弟弟的勇敢骄傲,以致产生了各种不符合百战老兵的别扭举动。

如授枪仪式结束后不给弟弟发枪;希望弟弟跟着雷公,能多一份生存的希望;最后经过小村的战斗承认了弟弟,又把他带到了身边。

弟弟伍万里在这期间也成长了,经历过战争和小伙伴牺牲的他,从一个好勇斗狠、叛逆倔强的熊孩子,到一名令行禁止的合格军人。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可惜的是,尽管陈凯歌竭力去塑造人物,但由于影片结构更倾向于表现长津湖战役的战争场面,还是让人物显得略显单薄。

酣畅淋漓的林式打斗

如果要排一个榜单,列出近几年最值得期待、最热门的导演,林超贤必在其上。

这几年,我看得最爽的几部动作片,《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都是他拍的。不仅票房大卖,更是口碑坚挺,堪称叫好又叫座的典范。

看林超贤的电影,就四个字:酣畅淋漓!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尤其是拍了几部主旋律动作电影之后,林超贤的动作戏场面更加劲爆、炸裂。相比于过去港片的小手枪加步枪,最多来个RPG火箭炮,拥有充沛资金挥霍和官方支持的林超贤,再一次在《长津湖》中展现了自己的大场面动作指导功底。

在小村激战这段长达40分钟的情节里,伍千里率领的穿插七连,与美国大兵们展开了生死搏斗。在这场战斗中,有狙击手平河冷静地千米之外取敌将首级,有坦克碾压房屋的霸气和激情互射,有惊险的短兵相接肉体搏杀,有战车、机枪、榴弹炮、手雷和鲜血......

这场战斗充分显示了林超贤对动作场面的超强把控能力,他的武戏节奏感十足,如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紧紧地抓着观众的心弦。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我有这样一种感觉,看完这场战斗后,再看后面的大战役,反倒有点提不起精神。不能说是索然无味,只能说是全部的激情都随着导演的镜头耗在了那里。

看林超贤的动作电影,就是惊心动魄,结束后有种被“榨干”的舒爽。

当然,林超贤不光是“能打”,他还能在“武戏”中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最明显的便是伍万里在战场上的表现。在小村一战中,伍万里虽然从未上过战场,但依旧敢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并且还不忘救人,体现了他的善良和勇敢。后来在小屋子里与美国大兵狭路相逢,他又犹豫着不敢开枪,又提醒了观众他其实才十九岁,是第一次上战场。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在惊险刺激的“武戏”中,融入了林超贤对角色的丰富人物情感,这也是他的导演特色

看到的是打斗,是武戏,但在背后,还有情感,还有人性。

徐老怪的浮光掠影

陈凯歌负责文戏,林超贤负责武戏,那么徐克干嘛?

我看完整部戏,一直在寻找徐老怪的影子,寻找徐克的浮光掠影。

徐克的导演风格千变万化,非要总结就一个字:“奇!”再感性一点,那就是充满了江湖气。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徐克不是没有拍过主旋律电影,《智取威虎山》就是徐克对主旋律电影市场交上的答卷。不过这份答卷,依旧显得与众不同,个人风格十足。

《智取威虎山》以《林海雪原》为蓝本,而《林海雪原》里有座山雕、有八大金刚、有压寨夫人、有万里雪飘......恩,简直是天生的江湖剧本。

所以,七年之前上映的《智取威虎山》,跟一般的主旋律电影是不同的。它的质感、它的拍摄手法、它的观影体验,都赋予了主旋律电影更多的可能:更加娱乐、更加商业、更加大众。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而这种尝试和突破,在最近几年也得到了发展和体现。如前文提到的林超贤指导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吴京的《战狼系列》等等,均取得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

因此,徐克无疑是有能力拍好一部主旋律电影的。不过,也许是这部导演有林超贤在列,徐克默默退居了辅助位。

善用特效的他,全程负责起了影片的特效,并在化妆、道具、声效、配音等方面把关。林超贤要展现什么样的战争场面,徐克就给他什么样的战争场面。

同时,为了确保战场的真实性。徐克在拍摄时多方查看资料,为了寻找感觉,还在雪地里摸爬滚打,只为“让观众去体验那种战争的真实感”。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徐克在《长津湖》中,尽力做好辅助,才让这部片的战场场面无比震撼人心,也才让熟悉他的观众看完影片后,闻到一点味,却未见其人。

这样安排,也许是制片方的原因,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徐克与林超贤的师徒传承。

陈嘉上最开始做场记,后来转型导演,却越导越没有信心,已经开始准备转行。幸好遇见徐克,每部戏都带着他,让他学习了很多。陈嘉上自己说,徐克永远是他的师傅。

而林超贤最开始进电影圈,就是跟着陈嘉上,两人一起合作了十年。那个时候他的梦想,就是做全香港最好的副导演。

在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林超贤凭借《红海行动》获最佳导演时曾说道:

好激动、激动是因为可以在我的师公手上去拿这个奖,谢谢徐克导演!因为有你,才有我的师父陈嘉上,我一直等一个机会去感谢我的师父陈嘉上,谢谢师父!

所以,徐克,是陈嘉上的师傅,是林超贤的师公。所以,徐克才甘当绿叶。

在《长津湖》中寻找陈凯歌、林超贤、徐克

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觉得《长津湖》这部电影里,不仅讲得是一代人打完五代人的仗,还告诉我们这代人要继承先辈们的精神。

《长津湖》讲得不仅仅是苦难、是胜利、是抛头颅洒热血,更是传承。而徐克与林超贤的关系,恰好便是传承。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为了一个美好的中国去奋斗,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真谛。


2014年香港艺术发展奖上,徐克获得了杰出艺术贡献奖,林超贤则获得年度电影最佳艺术家奖。陈嘉上笑着对徐克说:

我没什么事比你厉害,但我有一样比你厉害的,就是我徒弟比你徒弟厉害。

我们这些后人,要比先辈们更厉害。如此,才不负他们的付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湄公河   红海   武戏   小村   主旋律   围巾   战场   场面   弟弟   导演   演员   风格   影片   人物   电影   陈凯   林超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