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大家好,我是马香玉。

前天是母亲节。

全网都在感恩母亲时。

有一个女人,却因为自己「母亲」这一身份招致骂名。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这个热搜看得香玉一脸迷惑:

刚刚当上妈妈的Papi酱,在微博晒出了和宝宝的照片。

照片上的她显得有些憔悴,吐露着做母亲之后的幸福和艰辛。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没想到,有些网友非但没有给予祝福,反而大肆吐槽

有人说,心疼这么一个独立优秀的女性,变成了一头每天累死累活的驴。

有人说,亏她还一直打造独立女性人设,最后也生了孩子、孩子还随父姓。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且不说这些杠精式的发言有多么狭隘和廉价。

让香玉迷惑的是: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争夺冠姓成了独立女性必须践行的准则?

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成功的独立女性就被要求反婚反育?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争夺「冠姓权」,似乎是近些年在中国语境下才出现的问题。

虽然《婚姻法》早已明文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但真的论及「冠姓权」时,网友们总会吵个不停。

上个月,一位博主发布了一篇长微博。

宣称自己因为「冠姓权」,和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丈夫离了婚。

在这段婚姻里,丈夫吃尽了红利,得到了她的基因。

但她作为一个女性,不仅遭受了生育损伤、时间成本,还被剥夺了「冠姓权」。

所以她只能放弃抚养权、分割财产,以捍卫自己作为独立女性的权益。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类似这样因为孩子姓氏问题导致夫妻矛盾的案例,不在少数。

综艺节目《婚前21天》中,奥运冠军何雯娜丈夫梁超就曾在饭桌上争论过孩子的取名。

何雯娜想让孩子的小名里带有自己的「何」字。

但丈夫认为孩子叫「小何」听上去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两人争执不下,都想在孩子的名字里多留一点自己的痕迹。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为什么关于「冠姓权」,在女权运动风生水起的欧美国家就没有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不少女性甚至冠有丈夫的姓氏(family name),依旧在一线关注着女权问题。

那是因为对她们来说,真正重要的生育权、财产权、选择权、受教育权…并不与姓氏直接挂钩。

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去一一争取。

姓氏的存在,只是为了串联血缘、区分家庭。

是否保留原姓,或是给孩子冠以母姓,更多的只是一个象征意义。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丈夫绍尔,曾被误称为默克尔先生。

但在华夏父权制文化中,姓氏是传宗接代最直接的体现。

姓氏也与一个人的家庭地位、财产继承紧紧联系到一起。

很多女性想要通过争取「冠姓权」,建立在家族中的基业、夺回在家庭里的尊重。

可是进行这样的争夺,不正是默认了「姓氏代表着一切」这一前提。

按照父权宗族的规则去捍卫女权,让这场争辩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一个伪命题。

大家有没有发现:

当成人们争执着「冠姓权」时,孩子往往就成了一个不具备自我意识、任人处置的物品。

他们被视作父母的私有物,用以佐证父母在这场关系中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可是明明在每个人小时候,姓氏并没有这么复杂。

我们看《皮皮鲁和鲁西西》,主角兄妹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

大家没有任何接受的障碍。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我们还看过《家有儿女》。

似乎也没有人去据理力争过,为什么再婚之后,刘星还是随妈妈的姓。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三个孩子无所顾忌地玩在一起,享受着同等的关注和教育。

对于他们来说。

孩子姓什么,不会影响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更不会影响整个重组家庭的关系。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无论是不是女权主义者。

也许,我们应该捍卫的根本就不是决定姓氏的权力;

而是应该去追寻一个姓氏不会影响我们如何选择人生的未来。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时时刻刻》是一部在影史上相当重要的女性电影

梅丽尔·斯特里普、朱丽安·摩尔、妮可·基德曼三位奥斯卡影后出演。

曾在奥斯卡、柏林电影节上收获多个奖项及提名。

在这部电影里,三个时空里三个女人的命运,因为一部《戴罗薇夫人》被串联在了一起。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妮可·基德曼饰演的伍尔芙,是生活在1920年代的知名女作家。

她的作品常常以犀利的笔触,表达对当时社会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强烈不满。

被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尊称为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但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需要被监护的病人。

一直强调着她的病情,以此来压抑她的反叛。

作为一个不完全自由的人,她只能在创作《戴罗薇夫人》的过程中,追求梦寐以求的自由。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朱丽安·摩尔饰演的罗拉夫人,是生活在1940年代的家庭主妇。

她在阅读伍尔芙写的《戴罗薇夫人》时,发现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女性。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她没有自己的职业,只是丈夫和孩子的附属品。

不被允许哭泣,必须一直积极向上地对生活佯装满意,极力隐藏自己的消极。

除了在丈夫生日那天做一个蛋糕来表达爱意,找不出自己的价值还能体现在哪里。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克拉丽萨,是生活在1990年代的事业女性。

她过着《戴罗薇夫人》式的独立生活,自由地周旋在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里。

有善解人意的女伴、有相处融洽的女儿,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理解和尊敬。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有人说她象征着自由和独立,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

但她并不像世人想象的那样满足,反而自觉被世俗社会所同化。

她感到失去了自我,只能靠接近不受束缚的天才,来感受到自由的气息。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按世人对女权主义者的固有认知来看。

她应该最符合人们对一个女权卫士的期许:

事业成功、不婚主义、广泛社交、雷厉风行。

可是,她虽然放弃了「女性」这一传统社会角色,但内心深处始终要靠病入膏肓的幼时恋人,来获得与现实的联系。

离开了才华横溢的恋人,她很难认同自己。

这样一个女人,哪怕经济独立、行为独立,也称不上是完全自由的个体。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反观《戴罗薇夫人》的作者伍尔芙。

虽然她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选择一段世俗的婚姻。

但她一直渴求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在精神上不做任何人的附属品。

直到结束生命的那一刻,她也没有留恋、只有对丈夫长久照顾的愧疚。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或许,女权主义发展到今日,我们应该很清楚:

女性的压抑更多的不再是来自男性的威胁,而是来自对自我的困惑和精神的束缚。

这一场关于选择自由的运动,并不是要与男性为敌。

而是应该让每一个女性有机会去探索自我。

有机会去学习如何消解与父权世界割裂后的自责和孤独。

社会身份、家庭关系,根本不应该作为一个女性是否独立的衡量标准。

我们真正应该观照的,是女性可否架构起真正独立的精神。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女权主义的敌人,从来都不是传统的身份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当你难以容忍一个妻子、一个母亲诉求独立时,不妨好好问问自己:

这样的偏见是不是又将女性置身于又一场歧视中?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在这场热搜的谩骂背后,香玉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狭隘偏见

令人无奈的是。

一场场关于观念的争论原本应该打开大众的视野,让社会变得更有兼容性。

但骂战之后,那些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自由,又被毫不心疼地抛弃。

至少在香玉看来,Papi酱的人生可以说是不少人所憧憬的。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对于大多数打拼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来说,往往很难有精力去兼顾事业与家庭。

她没有依附任何人,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做到了,应当受到尊重。

可笑的是,这反倒成了她被骂的原因。

网民们认为她事业成功、独立自主,完全不用受缚于家庭。

所以有了孩子还随父姓,就等于「人设崩塌」

一个人通过长久的努力,为自己争取到选择另一种人生体验的能力,凭什么又要被舆论所剥夺?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仿佛在他们眼中,Papi酱并非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人

而是一个必须终其一生「献祭」于极端女权主义的文化符号

她只能坚强而光鲜,不能够在大众面前展现出半点柔弱和疲态。

一旦有所流露,就是对其所代表的独立女性群体的背叛和亵渎。

硬汉尚且可以在镜头前落泪表现柔情;

独立的都市女性又怎么不能卸下粉黛,展现出一个因努力生活而略显疲惫的自己?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这样的言辞,已经不仅是对女性的压迫,而是对人类本性的压抑。

他们要求所有人像规规整整的工业品,有着同样的生活准则,走上相同的人生轨迹。

永远积极向上,永远无懈可击。

这和《时时刻刻》中逼迫罗拉夫人只能咽下情绪、放弃自我的行为又有何异?

papi酱被骂上热搜,让我见识了最恶心的一幕

当一个人拥有决定自己人生的自由,就能鼓励一群人去追求自己的自由。

当一个群体的人拥有了更多的自由,也会为全世界带来更多理解和包容。

还是那句话。

我们为另一个群体声援时,帮助的其实也是我们自己。

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特别」之处,可能会招来讥讽。

一旦桎梏被彻底打破,每个人都将有权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到那时,「特别」不再刺耳夺目。

做你自己,自由而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女权主义   罗拉   父权   女权   姓氏   见识   夫人   丈夫   独立   孩子   家庭   自由   女性   人生   社会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