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仍然是少年

作者 / 陈一


陈凯歌放不下《无极》。

十五年前,《无极》盛大上映但口碑爆冷,虽然嘴上说着“我接受对于我的电影的一切评论”,但其实,陈凯歌至今没有咽下《无极》这口气。就如同他在参与节目中,当李诚儒坦言自己因为口碑的缘故没看过《无极》时,陈凯歌又直接按耐不住地开始了回怼。

时至今日,再重新去讨论《无极》是否真的是烂片已经意义不大,但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无极》对于陈凯歌到底意味着什么?

陈凯歌,仍然是少年

《无极》:“银幕诗人”的商业之路缩影

新世纪到来之前,每每提到陈凯歌,人们首先想到的似乎都是“国际级导演”、“银幕诗人”一类的词汇。那时,正值壮年的陈凯歌手握佳作无数,前有开启了中国电影新篇章的《黄土地》、后有在国内外均大获全胜的《霸王别姬》,无论在商业还是艺术层面上都有所建树,可谓名才兼具。

在那时,陈凯歌还是个有着十足激情的“少年”,他借摄影机以剖析历史与传统,在文本和影像中不断挖掘着人性的繁复。

陈凯歌,仍然是少年


在贡献出了至今为止都稳坐豆瓣Top电影榜第二名的《霸王别姬》后,陈凯歌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可惜的是,后两部路数相似的影片——《风月》和《荆轲刺秦王》——口碑和票房表现得不尽如意,而之后,跟随着新世纪的国产片商业化热潮,迷茫挫败的陈凯歌也顺应了潮流,开始走上了大众化的道路。

之前光环的笼罩之下,无论是什么样的新作都必定会引发大家的关注,因此,当陈凯歌宣布开拍《无极》时,观众们超高的期待值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必然。

当年,影片《无极》号称中国有史以来投资最多的国产影片,总耗资超过三亿、拍摄时间也历时三年之久。

要知道的是,即便是在十五年后的今天,能拥有三亿投资的影片也绝不算是小成本小制作。回溯当年,冯小刚的《夜宴》投资1.6亿,成龙大哥主演的《神话》投资1.7亿,连当时市场上耗资最高的《英雄》成本也不过2.4亿。由此可见,对于2005年的国产电影市场而言,三亿人民币毫无疑问是个天价。

在陈凯歌口中,这部对标《魔戒》三部曲的鸿篇巨制想要表现的是“东方三千年之未来”,是“我们国家第一部原创的魔幻电影”。而为了使影片配得上这些称号,陈凯歌也确实在制作期间下足了心血——阵容方面,《无极》首次集结了中日韩三国的一线明星,幕后请到的也均是多次获得奥斯卡奖项的国际制作班底;同时,影片在技术层面上使用了当时已知的最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其中的特效比例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排名第一,视觉效果辉煌震撼,观赏性十足。

陈凯歌,仍然是少年


如此大阵仗的制作之下,《无极》的宣传力度也前所未有。

上映之前,片方前所未有地投入了400万元的电视广告费用,只为能在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的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影片预告内容;而当时的街道上,无论是车身、路牌、挂历还是海报,有关《无极》的宣传内容都如潮水般狠狠拍来、让大众无处闪躲。就这样,等到影片上映前夕,《无极》几乎已经家喻户晓,似乎只要是目光可及之处,大家就总能发现这部影片的身影。

前期的投入给予了团队十足的信心。访谈中,陈凯歌和陈红曾表示他们把这部耗尽心血的影片当成了他们的第三个儿子,并认为这部作品一定能成为中国最有想象力的电影,为中国的古装魔幻类型片开个好头。

陈凯歌,仍然是少年


觉得《无极》开创了新时代的,当然远不止陈凯歌一人。影片的首映礼上,作为主演之一的刘烨曾大胆放言:“《无极》注定是一部非凡的电影,好多东西已经是有超越了,现在不光是美国电影,还是日韩电影,它都是超越了。”

而国外方面,奥斯卡评委,华人演员卢燕女主曾点评道:“这是前所未有的见证东方魅力的传奇。”同为奥斯卡评委、全世界最大好莱坞演艺经纪公司ICM主席杰夫伯格也不禁称赞:“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我为陈凯歌感到骄傲!”

陈凯歌,仍然是少年

《无极》绕不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十五年前的12月15日,大概是陈凯歌至今都难以忘怀的日子。

那一天,电影《无极》盛大上映,之前声势浩大的宣传使得影片在上映首日就以2115万元的首日票房成绩一举打破《泰坦尼克号》创造的纪录(1800万元),而三天之后,《无极》的首周末票房(7452万元)也意料之内地刷新了影片《功夫》留下的辉煌。

最终,《无极》在国内影院票房总收入超过1.8亿元,黄金时期票价与美国大片齐平、高达70元人民币,版权收入也超过千万。这样耀眼的成绩虽未达到片方2亿的高要求,但也足以使得《无极》成为2005年的影片票房之首。

可惜的是,如此突出的商业成绩并没有吸引多少观众的目光,现在再提起《无极》,大多数人仍然只能联想到“荒唐”二字。而这一切,竟然是因为一段二十分钟的鬼畜视频。

上映后,对于《无极》的吹捧和谩骂几乎同步到来,谁也没想到的是,情况在影片上映半个月后出现了彻底的转变。

2005年年底,一个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彻底扭转了当时的舆论形式。视频中,胡戈以调侃的口吻重新讲述了《无极》中的故事,原本恢弘的皇城变成了略带土气的娱乐场所,饱含诗意的台词也变成了故作腔调的搞笑表述。


陈凯歌,仍然是少年


对于那些本就抱着极高期待走入影院的观众而言,这段恶搞视频彻底激发了他们的失望和不满,甚至,很多没看过影片的人也顺势加入到了声讨《无极》的队列,将取笑该片当作是一种娱乐和消遣。自此,《无极》中架空的主题和世界观被解构,许多观众不再试图去费力解读,而影片也就这样沦为了“笑柄”。

可以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影片口碑的影响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再加上视频所使用的基本都是从影院盗摄而来的素材,于是,忍无可忍的陈凯歌直接以侵权的名义将胡戈告上法庭,并痛斥道:“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这已经不是陈凯歌第一次因为《无极》而大翻脸了。

早在上映之前,当时还是记者的柳岩曾问陈凯歌说“如果结果不如自己预期那么好的话,会不会伤到你的自尊”,没想到的是,听到这话的陈凯歌突然翻了脸,语气激烈地表示自己对柳岩的话十分不高兴,说这个问题就像是“有人来喝满月酒却说出如果孩子夭折了怎么办”一样,恶意十足。

陈凯歌,仍然是少年


最终,05年轰动一时的恶搞视频事件以胡戈的道歉收场,但影片的口碑无法扭转。在当时,连她的前妻洪晃都站出来发声道:“由于前夫和一个馒头过不去,这一周以来,我的所有朋友都毫无遮拦地拿我开涮,带着讽刺和嘲笑的口气,点拨我对男人的判断能力和品味。看来这女人出嫁一定要慎重,我这辈子真是来不及了,下辈子得注意了。 ”


陈凯歌,仍然是少年

《无极》之外的“少年凯歌”

可以说,在提及自己作品的时候,陈凯歌始终都会保有一种少年般的傲气和自负。只不过骄傲与自负只是其中一面,与之相对的,还有少年般的干净、纯粹、以及对爱与美的执着追寻。

纵观陈凯歌一路走来的作品,究其主题都不难发现,在电影创作上,陈凯歌永远少年感十足。

拍摄《无极》的过程中,虽然在市场化方面的野心让他倾心尽力地借助商业模式、动用豪华阵容,但剥离形式的外壳之后,这部影片想表达的其实是个再简单不过的主题:爱。无论是金钱,权利,还是倾城绝世的美貌外表,最终都抵不上一份真诚的爱。

另一方面,对于陈凯歌而言,《无极》帮助他完成了一次真正自由的、全方位的个人化表达。影片中,陈凯歌的审美偏好显露无疑,单纯的主题之下,他用尽了一切恢弘壮丽的视觉听觉语言,纵使观众不理解,也要借助影像来完成自己对于美的追求。

《无极》之后,类似的审美追求和主题也在他的后续作品中不断延续着。

《道士下山》中,每一个打斗场面都震撼至极,诗意又华丽,其中对于玄幻武侠的尝试,也与《无极》如出一辙;《妖猫传》也是同样,整部电影如同一场盛大的幻术,其中极尽奢华的大唐盛世之景,华美画面配以天马行空的讲述,主题仍围绕着爱,勇气,人性和自由。

陈凯歌,仍然是少年


在陈凯歌高度理想化的世界中,少年般的浪漫与理想似乎是他永恒的叙事母题,在高度商业化的时代洪流中,陈凯歌也尚未被彻底挟裹。正如他自己在谈到《霸王别姬》时所说的那样:“我自己觉得,程蝶衣就是我的偶像,真的是,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生命力,一个人的意志有多么强大,在整个周围的世界都坍塌的时候,这个人说不,我不变。”

在拍摄完《妖猫传》后,陈凯歌也再一次提到:“少年意气,也是我电影里始终非常重要的事,不管什么时代,再黑暗再不公平,只有年少的人可能站出来说‘这是不对的’。”

终于,在追逐少年的过程中,陈凯歌自己似乎也永远的停留在了“少年时代”。又或者,“少年”本就是陈凯歌的天性,而少年的纯净与美好,也是他用尽了一生去守护的珍贵品质。

无论如何,从初期对于生命和历史的探索,再到后期个人化的表达和对美的极致追求,拥有陈凯歌都是中国影坛的一种幸运。他天真到近乎执拗的状态,始终促使着他在影像的世界中反复揣摩和表达自我。

现如今,年近七十的陈凯歌仍在前行,虽说他面对批评时的那份不坦然难免让人唏嘘,但时至今日,陈凯歌在电影中做的梦,依然像少年那般浪漫骄傲、单纯热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无极   少年   奥斯卡   霸王别姬   血案   中国   票房   馒头   口碑   观众   影片   作品   主题   电影   视频   陈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