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慰安妇”,是指二战期间日军进行性暴力的受害者。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间,至少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日军的性奴隶,在日本战败投降75周年之际,《二十二》作为一部“慰安妇”生存记录电影,值得被再提起,阿婆们遭受过的苦难不应该被遗忘。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1931年11月,日军将设立在上海虹口的四家风俗场所,设立为海军特别慰安所,此后“慰安妇”制度蔓延至整个东亚战场。妇女们被诈骗或强制带到慰安所,日军会毫无人性地对她们施加暴行。被害妇女受到身心上的双重折磨,甚至将永远无法生育。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在日本情报部的文件中曾写道:

“占有中国女人,便能滋长占有中国的雄心。

我们必须更多地征用中国女人做慰安妇。

从精神和肉体上安慰我们的军人,

树立他们必胜的信心。”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二十二》片名的字面意思是,中国内地仅剩下22位“慰安妇”幸存者。本片的导演郭涛,也曾执导拍摄过《三十二》,在这两个更迭的片名里,多少的无辜生命正在悄然流逝......这是一部倾诉式的电影。观众们怀着最大的耐心和善意走进电影院,不是为了猎奇,只是为了听听阿婆们的心里话。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第一次,电影院里那么安静,安静得只剩微小的滋滋电流声。没有骤然响起的铃声,没有爆米花和可乐,也没有晃在幕布上的人影,每个人都屏气凝神。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这是一部纯粹的记录片,纯粹到没有背景音乐和独白,只有为数不多的字幕介绍着阿婆们.这些阿婆都被岁月刻出了同一幅模样,同样花白的头发,同样皱巴的皮肤,和同样深陷的眼窝。她们也都有同样的身份——抗战时期被日本鬼子掳去,被日本鬼子唤作“慰安妇”。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很多阿婆不愿意说出自己的遭遇,电影里记录的,多是阿婆身边琐碎的小事,和一些生活化的空镜头,这是一场为了不被忘却的记录。我们触碰不到她们的内心深处,只能默默做个旁观者和倾听者。镜头前的阿婆们都是最真实的状态:呆呆地看着镜头;从摆满药瓶的窗台上拿药,然后服药睡下;在下雨天坐在床边,一个人凝神远眺……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有一小部分阿婆愿意回忆多年前被侵犯的遭遇,但每一个,每一个阿婆说到最后无不红着眼,哽咽着说不出话,不愿再继续回忆下去。镜头下,暴露在大众视野里的倾诉,并不能给她们带来宽慰。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导演挖掘故事的力度恰到好处,对于不愿露面的阿婆给一个远景或是房子的特写,愿意吐露心声的,有一个阿婆唱了两首歌也被剪了进去。《二十二》特别好的地方在,它对于观众情感引导上的无偏向性。导演把整部电影的基调拿捏得很好,稀疏平常地讲述,不刻意渲染,也不恶意煽情,发挥了纪录片“原汁原味”的最大特色。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日寇的行径是恶劣的,但本片所传递的,并不是民族仇恨感和责任感这些沉重主题。就像在电影里一个阿婆说的那样:“这个世界这么好,吃点野的也要活下来。”对于过去的伤痛,她们不应该原谅,也很难释怀,但最终,她们都要与自己达成和解。《二十二》的导演告诉着观众,向内,我们要追寻心中的平静与善意,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向外,我们铭记那些伤人的丑恶,继续前行。这是电影中的寓意,也正是抗战胜利75周年的大环境下,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慰安妇”的辛酸史!抗战胜利75年来她们如何度过?


电影由一场葬礼开头,又以葬礼收尾。人们敲锣打鼓,礼炮齐鸣,阿婆躺在棺材里,外面的世界热闹非凡。正值冬天,从山顶远眺,落雪铺张,整个山峦入眼之处皆是肃静的白。最后一抔土填上后,人们纷纷散去,一切又归于寂静。镜头定格良久后,满目的白色随着时间的迁移在慢慢地变,同一个山峦,一片片青草像是在倾诉着什么,入眼之处皆是盎然的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抗战时期   虹口   屏气凝神   入眼   阿婆   山峦   日军   葬礼   片名   善意   观众   妇女   导演   年来   镜头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