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到全场景,华为音乐场景化新模式如何打造智慧新体验?

作者 | 范志辉


万物互联的未来,从未如此真实。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一台手机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满足基础的生存需求;而随着交互载体从手机扩展到周遭的各种智能设备,一个“随时在场、即时交互”的全场景时代正在到来。

在场景延伸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受益的不只是音乐,音频消费正迎来新的转折点。

近期,在备受瞩目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音乐分论坛”上,华为音乐描绘了从手机到音箱、手表、车机等IoT场景音频消费的现状与未来,其提出的场景化新模式也为如何满足全场景时代的音频内容体验打了个样。


从手机到全场景,音频内容消费正加速崛起


随着5G技术和商用终端的加速发展,以人-智能穿戴、车-智能汽车、家-智慧家庭等为代表的IoT生态初见雏形,硬件生态的打通,使得音频消费从“手机时间”延伸到“全场景时间”。

不难预料,这一全新的连接方式不仅将大大改变人机之间、人与内容之间的互动场景和方式,也将深刻影响各个产业的业务逻辑和服务模式。

在全场景时代,不同内容平台比拼的不是某个业务线之间的城池之争,而是升级到了“软硬结合”的生态比拼。谁能够率先打通从内容聚合、场景搭建到全场景服务之间的闭环,谁就提前锁定了下个竞争阶段的入场券。

目前来看,华为音乐已经落下了关键棋子。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搭载HarmonyOS的设备已经突破1.5亿,成为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终端操作系统,预计到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2亿。同时,鸿蒙智联已有超过1800家硬件合作伙伴、4000款生态设备,今年新增发货量超6000万台,超过400家伙伴开发的相关服务数量突破1.6万个。


从手机到全场景,华为音乐场景化新模式如何打造智慧新体验?


这也进一步加速了随着华为"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的落地,从手机这个主入口扩展到PC、平板、智慧屏、音箱、眼镜、手表、车机、耳机为代表的8个辅入口。

根据华为音乐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手机人均播放时长 84min,主流种IoT设备的人均播放时长 113min(音箱 66min+大屏 15min+车载32min)。虽然主流IoT 播放设备数是手机的5%、播放次数是手机的 6% ,但IoT上的音频播放频度比手机高16%,人均播放时长更是达到了手机的6.9倍。

也就是说,虽然手机现在还是主入口,但通过场景驱动的音频内容消费,却已经比我们在手机上的消费要多很多。

随着全场景生态下多终端设备和消费场景的不断更新,以及对于内容品质要求的提升,既带动了音频内容需求的扩容,也为音频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消费升级的机会。

例如,早年间大家主要用手机听歌,而且更多时候是下载到本地“离线听歌”,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的发展,未来的联网设备将越来越多样化。

无论是手机、耳机、手表还是音箱、车机,通过不同终端在线播放歌曲或有声内容成为常态,也将居家、健身、开车等碎片化的时间变成了音频消费的新场景,借助HarmonyOS系统用户可通过音频卡片享受音乐、有声内容在不同设备间随时随地、无缝衔接的内容体验。

正如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互动媒体BU副总裁魏武在音乐分论坛上所说,“全场景,我们认为重要的方向是场景化,真正把场景打透,把消费增长起来”。围绕“人”“车”“家”3大类别及多种应用场景模式,基于华为帐号、HarmonyOS系统的统一分发及运营,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形成真正的消费场景。


从手机到全场景,华为音乐场景化新模式如何打造智慧新体验?


与此同时,如何将这些消费场景顺滑连接,并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内容到服务的完整解决方案,让用户更灵活、更沉浸地体验各种音频内容,也成为了考验各大平台的首要命题。


整合内容、设备、服务,场景化新模式如何打造智慧新体验?


据艾媒咨询数据也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5.7亿人,预计未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将达到6.9亿人。

要满足这6、7亿用户在全场景时代的多元化音频内容需求,一方面考验的内容生态是否足够多元、丰富,另一方面则对场景化服务的个性化、定制化要求很高。

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很多用户都有很多联网设备,从手机到音箱、智慧屏、车机等,这些新的设备既是新场景的载体,很容易忽视的一点是,用户在每个设备上听的音乐内容和听歌时长有比较大的差异,不同场景也与某些音频内容存在着强关联。

比如,相对手机功放,听Hi-res、听古典最好的听歌设备还是音箱;而在家庭用户中,智能音箱会播放更多的儿童类音乐;在车机场景,人们主要听的是相声小品、小说、评书;而在家庭会客、晚餐、聚会等等社交场景,对应的音频消费需求也都没有被充分满足。

从消费时长来看,同一个场景下的内容消费也会有不同。数据显示,相对于手机来说,音箱上的人均播放时长是手机的4倍;如果是助眠音乐,这个比例会提升到8倍,浪漫烛光音乐是9倍;如果是古典音乐,音箱上的人均播放时长是手机的12倍。

对此,华为音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软硬结合”的场景化新模式,即围绕优质的音频内容、在不同使用终端之间、提供高效连接和无缝流转服务。


从手机到全场景,华为音乐场景化新模式如何打造智慧新体验?


在儿童教育领域,针对儿童断续、重复话语特点持续优化AI语音服务,实现交流顺畅、用童声回答;依托专业内容(内容资源、专业体系、课表定制、百科知识)的资源优势和超级终端音频无缝流转,大大降低了家长的操作负担和用户内容获取难度,减少用户低效的内容搜索时间。

在论坛上,华为音乐还介绍了即将在智能座舱体验上的诸多创新,与车内音响深度调校结合,甚至还能根据传感数据,实现自动场景化推荐,打造了车机场景的极致音频体验。在不同设备之间,华为音乐也做到了车跟人、家等音频设备资产权益统一,实现了音频场景的无缝切换。

在“音乐+耳机”的探索中,华为音乐也玩出了新花样。无需打开外放,用户通过耳机的一键点击,就可以识别出当下听觉环境中BGM 对应的音乐,而且识别地又快又准。一举解决了用户听歌识曲操作不便的难题,让连接短、平、快,激活了更多音乐场景。

同时,基于三维声的标准、技术、开放的平台和工具,华为音乐还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把三维声内容通过“人、车、家” 的场景化设备,让好内容最终触达到潜在用户。

从前端的标准、工具、内容生产到后端的内容宣发等,在华为“1+8+N”全场景的协同能力下,华为音乐通过软硬结合打通端到端各个环节,突破了场景和设备的限制,真正实现“一键接入,全球分发,全场景触达”,以场景化新模式打造了全场景时代的智慧新体验。


结语


不远的未来,不同平台、不同终端、不同品类之间的“墙”将进一步打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交集甚至互为子集。

正如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所说,“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

从服务驱动到如今的场景驱动,音频内容消费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期和机遇期。而手机时间进入到全场景时间,华为音乐场景化新模式也做到了内容场景的智能化联动、沉浸式体验和高效分发,为全场景时代的音频内容体验打了个样。


排版 | 安林

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华为   场景   智慧   手机   音乐   终端   音箱   音频   生态   未来   时间   时代   内容   用户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