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信念之桥

过的是哪座桥?为什么要过桥?那是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金城战役是该阶段的最后一场战役。只要金城战役胜利了,就意味着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过桥,为的是保障向金城前线输送战力和补给。片名的“金刚川”,指的是金城前线的一条大河,河面最宽处可达60米,得借助桥梁运输,才能确保部队和后勤补给顺利送达前线。
《金刚川》聚焦的是半天时间发生的事,从1953年7月12日下午,到7月13日凌晨六点。志愿军工兵连必须确保金刚川上有一座可通行的桥梁,让大部队在第二日凌晨抵达前线。虽然金刚川自然条件恶劣,敌人的战机也不时过来轰炸,志愿军还是使命必达,搭建好了一座桥。
每一次桥搭好后,都很快被敌军侦察机发现,之后就是一轮新的轰炸。但敌军炸毁一次,志愿军就抢修一次,修了炸,炸了修,修了再炸,炸了再修……
桥梁被炸毁
资料上记载,美军前后投下了炸弹1000余枚,炮弹2500余枚,而志愿军则先后7次在金刚川上修复这座长37米长的桥。
这座桥是用志愿军的血肉之躯铸成的。
《金刚川》首先满足了我们对一部战争大片的期待。它体现的是中国电影不断提升的工业化水平:有宏大惨烈的战争场面,有复杂的特效呈现,有震撼人心的视听语言。哪怕是三个风格完全不同的导演共同合作,也看不太出割裂的痕迹。
电影中有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将战争的残酷、英雄的无畏体现得一览无余。比如操纵高射炮的关磊(吴京饰)在与敌机火力对拼的过程中,被炸弹击中,瞬间血肉横飞。
电影的台词说道,“俺能闻到那股焦糊味”。这些焦糊味,是美军轰炸后弥漫在空气中的气味,它是一种死亡的气味。银幕外的观众,通过电影的画面,甚至可以嗅到这一股味道。
与以往的国产战争片不同的是,《金刚川》的叙事策略。常见的战争片,几乎都是单一视角或宏大视角的线性时间叙事,根据时间顺序呈现战争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束的全过程。《金刚川》有点像《敦刻尔克》,打破线性叙事结构,它从步兵、对手、高炮兵三个不同视角出发,描述同一场前后就半天时间的战役。
这三个视角是平行的,地点、时间、事件、人物都一致,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捕捉到的是不同的关键信息。它们彼此之间构成互文与复调,就像是三块拼图,当它们完整地拼凑在一起,观众才能够洞悉到全部讯息。层层叠叠堆积的情感,到张飞(张译饰)的牺牲以及人桥的搭建处达到一个顶点,相信很多观众会哭得停不下来。
也在这时,观众才更深刻地明白了,在敌我军备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形下,志愿军战士是如何守住这座桥的。要知道,当时美军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各种武器,电影中就轮番出现了B26轰炸机、B29轰炸机、榴弹炮、延时炸弹等。而志愿军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电影中,高炮排只有两门高射炮,还得省着用。我们可以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在敌人看出来,中国根本不可能赢,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一点技术知识,将这个战场逆转,可以知道当时解放军的信念是多么强大。为他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过桥   金城   焦糊   高射炮   志愿军   轰炸机   战役   视角   美军   前线   桥梁   信念   观众   战争   时间   电影   金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