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这个世界上最牢靠的人际关系,不是夫妻、不是父子母女、更不是姐妹(兄弟),而是利益共同体。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皇上下旨复位华妃,宫里的嫔妃,上至皇后,下至安陵容,都十分难受。

安陵容这种人,因对自我缺乏客观理性的了解,她的情绪,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

甄嬛华妃失宠的时候,她一枝独秀,便趾高气昂。

如今甄嬛复宠,华妃复位,她就吓得如惊弓之鸟,生怕华妃再次欺凌到自己头上来。

她听闻是甄嬛劝皇上复位华妃,便到眉庄这里来搬弄口舌,挑拨是非。

借丫鬟宝鹃之口,看似“无意间”透露这件事就是甄嬛做的。


但是安陵容此时这么做,特别是通过丫鬟宝鹃之口告知眉庄甄嬛劝皇上复位华妃一事。

犯了一个人际交往上的大忌。

古语有云:“卑不谋尊,疏不间亲”。

疏不间亲是指关系疏远的人,不要去挑拨离间关系亲近的人之间的关系。

人家是夫妻,人家是家人,人家是情侣,人家是知己,彼此感情深厚,知之甚深。

很多时候,情感利益纠结错综复杂,不是一个外人插的下嘴的,也不是一个外人可以看清楚的。

有些事情,你觉得你是这个观点,你觉得你是对的,但是别人不一定那么看。

何况人家关系亲密,利益一致,关起门来一琢磨,到时候一致对外,倒弄的你里外不是人。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安陵容此时,就是犯了“疏不间亲”的大忌。

眉庄和甄嬛是什么关系?

十几年的青梅竹马,知己闺蜜,到了宫里又休戚与共,何况眉庄中时疫那件事,甄嬛可以说对眉庄有救命之恩。

此时甄嬛在眉庄心中的分量比谁都重,怎么就轮到安陵容这个泛泛之交去挑拨了?

而且安陵容自己不敢说,怕担干系,还借丫鬟之口说出来,表面上看似她也事先毫不知情,其实就是挑拨离间还要当缩头乌龟。

眉庄心气高,本来就和敏感自卑的安陵容性子不对盘,此时恐怕十分鄙薄其为人,还没等安陵容把话说完,就站起来送客了。

她在安陵容面前如此维护甄嬛,一来是相信甄嬛的为人,二来也是说服自己,因为甄嬛若真是那么做了,她便实难接受,所以眉庄本能地拒绝相信。

不过安陵容的话,的确是在眉庄心底留下了一个疑影。

所以眉庄后来在太后那里听见甄嬛说的实情,才会如此震惊和愤怒。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前日甄嬛在养心殿劝皇上加封各位太妃的消息传到了太后耳朵里,太后甚是不快。

今天趁着甄嬛前来请安,太后一上来就质问她:莞嫔,你可知罪?

甄嬛当然不肯认,若是按照她心中部署的“斗倒华妃”的计划,这嫔妃干预朝政的罪名可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甄嬛设计的太过隐秘,她把她“斗倒华妃”的计划和皇上“斗倒年羹尧”的计划融为一体,就连皇上,也不可能知道这桩计划的全貌。

所以面对太后的指责,甄嬛更是撇的一干二净,说加封太妃一事皇上心中自有决断,岂是她一介小小女子可以左右的,她若是有私心,也只是希望能为皇上排忧解难,希望皇上岁岁平安,那她也能有终生的依靠。

说穿了,就是逢迎皇上以求自保而已。

这番话说的百般妥帖,滴水不漏,太后纵然心里还是有疑窦,也只能暂时放她过去。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然后太后又当面询问了甄嬛,是否是她向皇上提议复位华妃的?

这次,甄嬛回答地战战兢兢,像个受委屈的小媳妇一般,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直偷瞟着眉姐姐。

果然,一听见这事果然是甄嬛做的,眉姐姐脸色煞白,气的差点倒仰过去。

其实,无论是加封太妃,还是复位华妃,太后心里也早有决断。

只是这样的大事,涉及到前朝后宫,亲贵军权,皇上心里自有决断,太后自然可以劝,皇后若是贤德,也可以从旁稍劝两句。

怎么就轮到一个只是嫔位,还没有子嗣的甄嬛来说话了?

这不是恃宠而骄,嫔妃干政是什么?

所以复位华妃一事,虽然甄嬛显得实大体,屈己为政,太后还是非常严肃地警告她:知道你素来是个聪明伶俐的,但是也不要伶俐过了头,若以后敢为了一己私欲,干涉朝政,哀家是断断不会容你的。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太后继续又说:甄嬛聪明机敏,眉庄端庄大方,若你们两个可以尽心服侍在皇上左右,那哀家就放心了。

谁知眉姐姐这时候被甄嬛这个“背信弃义”的薄情郎给气晕了,连太后的话都敢直接往回顶,说太后太抬举臣妾了。

其实就是不想和甄嬛一起相提并论。

太后一听,暗自摇头:好嘛,这小两口闹起别扭来,竟然在哀家面前就直接杠上了。好吧,哀家午睡算了,你们都且去逛逛吧。

打发走了眉庄,太后又特地把甄嬛叫回来。

其实我觉得,对于甄嬛斗倒华妃的全盘计谋,太后就算不知道十足十,也能猜出七八分。

作为上届的宫斗冠军,当年舒妃专宠,温僖贵妃跋扈,太后并不受宠,门第也算不上十分荣耀,依然可以披荆斩棘,爬到今天这个地位,手段应该比现在的甄嬛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甄嬛此时心里埋的小九九,瞒不过太后的火眼金睛。

所以太后才会对甄嬛说:为人太聪明,机关算尽,也会有薄命之嫌,福慧双修,知道进退才是长远之策,你谨慎着吧。

我觉得太后今天这话,已经说的很重了。

后来纯元故衣事发,甄嬛倒台,也的确有她平时太得意不谨慎的原因。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安陵容这个人物的心理真是非常可堪回味,每次她出场,我总觉得有一箩筐的话要说,但是分析来分析去,总觉得还无法把她微妙的心理完全说尽,只好每次都拣要紧的说。

安陵容的心理与常人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乎,她没有一般人的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愧疚感”。

照理说,安陵容为了上位施计打掉了甄嬛腹中的孩子,就算是不得已,她对甄嬛也应该心有内疚才是。

但是看完整部《甄嬛传》,我都没有看出安陵容对甄嬛有丝毫愧疚之意。

感觉安陵容心中的道德评估是单向的,我可以对人不好(是你倒霉),但是别人不可以对我不好(是你寡情)。

反正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我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得已,都是被逼,我从来不会有错,所以你们都不许疏远我。

这次甄嬛重新获宠,冷落于她,我觉得她心中积怨不小。眉庄与甄嬛姐妹情深,一如往昔,她更加妒火如炙。

友情、亲情、爱情,这些人类美好的情感她从来都没有感受过,她也不允许别人能一直感受。

凭什么天底下的阳光雨露都是属于你们这些人的,我就从来没有享受过。

我就是要挑拨你们的关系,我就要告诉你们,纯洁无瑕的姐妹情谊从来都是不存在的。

我没有得到过,你们也不许有。

这种心理,好可怕!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曹琴默带着温宜公主在御花园赏花,正好碰上甄嬛,曹琴默便约了甄嬛去迎春圃密谈。

甄嬛前脚到迎春圃,曹琴默后脚就赶来了。

这次甄嬛可没像以前那么无礼,曹琴默向她行礼,她也微微回了个礼。

失宠之后经历华屋山丘,世态炎凉,的确也让甄嬛学乖了不少。

曹琴默告知甄嬛,华妃复位之后,就把她召到翊坤宫,细细询问甄嬛的动态。

甄嬛就说:你与华妃本来就关系亲密,如今她找你问话,你当然应对得宜喽。只不过日前你不是刚刚向我投诚吗?如今又说华妃找你问话,你到底是哪边的人?

曹琴默说:我是哪边的人,还不是娘娘您说了算吗?您说我是哪边的,我就是哪边的。

哎,这两个人聪明人碰在一起,就喜欢飚智商。

要么就是直来直往,刀刀见血,要么就是绵里藏针,互打太极。

甄嬛想:好,你不和老娘说实话对吧?那我就以退为进,逼你表态。

甄嬛:华妃是你的旧主,对你有提携之恩,虽然她蠢了点,笨了点,脾气暴躁了点,为人歹毒了点,又害过温宜公主,但是毕竟你跟了她那么多年,她家世又远在我之上,你若是不肯弃暗投明,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甄嬛这么一表态,曹琴默当然急了,她原本拿腔作势,只是为了让甄嬛多给点好处。

谁知甄嬛不买账,说你不跟我算了,我这个人很识趣的,不喜欢强求别人,毕竟勉强是没有幸福的。

曹琴默只好把底牌都和盘托出:华妃已经是强弩之末啦,这次复宠也是昙花一现而已,为了我和公主日后的安身立命,自然一定要是投靠娘娘的。

那不就得了吗?

明知你没后路,你还拿架子?

被甄嬛稍一试探,立马现原形。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此次华妃复位,在后宫那么多嫔妃中,真正知道华妃已如强弩之末的只有两人,一个是甄嬛,一个是曹琴默。

甄嬛是此次“华妃倒台”计划的策划者与施行着,对华妃的未来,自然心里有数。但是曹琴默仅凭察言观色,就能落叶知秋,知晓华妃已不能风光太久,这份观察能力与推理能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对于这样的人才,恐怕甄嬛在钦佩之余,更多的还是忌惮吧。

不过甄嬛现在的首要目标是斗倒华妃,为了完成这个目的,曹琴默这样的人才,还是需要先用着再说。

华妃既然想通过曹琴默来探听甄嬛的消息,那甄嬛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曹琴默当起双面间谍,反过来刺探华妃那么的下落。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但是曹琴默是何许人也?

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你要让她为你卖命,想不付出一点真材实料,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甄嬛急曹琴默所急,连忙包了一个大红包给她。

曹琴默一门心思往上爬,无非是想自己的女儿温宜公主以后出嫁的时候可以攀个好人家。

甄嬛就在温宜公主身上做文章,说“事成之后”,就收温宜公主为义女,这样双方就成了利益共同体,自然可以同仇敌忾,共同进退。

不仅如此,甄嬛还指导曹琴默取悦皇上的方法,说把迎春花瓣镶嵌在指甲上,别出心裁,必定更讨皇上欢心。

拉拢一个人,想让他为你卖命,关键是给他他迫切想要的东西。

比如曹琴默,她想要为自己的女儿挣个好前程,她想要皇上的宠爱。

这些东西华妃都给不了(或是不想给)。

以华妃的性子,以为她给你一点好处,你就应该感恩戴德,受她使唤一辈子。

做你的春秋大梦吧。

联盟一向都是两个人都需要认可的事情。不是一个人单凭一厢情愿的臆想就可以成事的。

在笼络人心这件事上,华妃还是幼稚园的水平,跟大学高材生甄嬛简直没法相提并论。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温实初今天为眉姐姐请脉请的匆忙,前脚刚来,还没喝了茶,后脚就要走。

眉姐姐当然舍不得,一路送到门口,一再挽留。

温实初就说,甄嬛的药还在炉子上煨着,怕小太监笨手笨脚地看不好,所以他要去看着。

本来听说甄嬛要吃药,眉姐姐还挺担心的,后来才知道温实初只是要去看着甄嬛敷脸用的神仙玉女粉,便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暗恋的情郎天天上赶着为自己的闺蜜操心,何况自己的闺蜜又得盛宠,风光正茂,还刚刚与自己闹了变扭,眉姐姐这个心里窝火呀,便劈头盖脑地指责了温实初一顿,说他趋炎附势。

温实初那个心里委屈的呀,一开始不是还说的好好的,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呢?

其实眉庄是在暗示她,甄嬛此时烈火烹油,你现在去锦上添花,她也不会念着你的好处,但是我重病期间,你冒险来为我治病,是雪中送炭,我心里是很感激的,不仅感激你,我还……我还……

哎,这种话让高傲端庄的眉姐姐怎么说的出口,温实初也实在太迟钝,他现在还是把眉庄当成甄嬛的好朋友在照拂。

哎,这对怨偶。

憋死了算完。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温实初刚刚走,甄嬛就过来看眉姐姐。

眉姐姐刚刚对温实初发了一通脾气,正没好气呢,眼见甄嬛来了,就新账旧账一起算,讽刺她现在来是“贵脚踏贱地”。

甄嬛心里有愧,就学皇上先来个“摸手杀”,谁知道眉姐姐不领情,把手躲开了。

甄嬛无法,只好婉言道:难道姐姐就一点也不顾昔日的姐妹情谊吗?

眉庄才把甄嬛放进存菊堂,但是刚一坐定,眉庄就质问甄嬛:为何要向皇上提出复位华妃?

的确,谁也不愿意捧着杀了自己腹中孩儿的仇敌上位。

但是甄嬛依旧可以忍住心中的恨意来劝皇上复位华妃。

为什么?

就是因为这样做,甄嬛才能将她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为了安抚年羹尧,华妃迟早复位。

到时候,无论是皇后还是眉庄、是甄嬛或是安陵容,甚至都太后都无法阻挡。

既然如此,甄嬛此时提议复位华妃,其实是风险大家担(华妃的跋扈可是无差别攻击),但是好处她一个人得(皇上复位华妃,对甄嬛心有愧疚,但是对其他嫔妃可没有)。

所以说,此事之后,甄嬛的地位会越来越稳,但是其他嫔妃却会跟着倒霉。

你让眉姐姐理解你,眉姐姐为什么要理解你?

复位华妃,对眉姐姐有什么好处?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的确,这件事,我们也可以说眉庄政治敏感度不够高,看不出华妃此次的复位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但是甄嬛,她其实只是讲述了自己的无奈和苦衷,她根本没有把她“斗倒华妃”整个宏大计划的大致拼图说给眉庄听。

说穿了,眉庄是甄嬛最好的姐妹,是平时交流感情用的,但是自眉庄假孕被陷害那件事以后,甄嬛就不想把眉庄当成“政治伙伴”了。

可能也是甄嬛看出了眉庄政治斗争的水平实在太低,怕她拖后腿,所以索性对她三缄其口。

这里眉庄说:华妃未必步步走入你的算计之中。

其实是给了甄嬛很好的一个解释误会的机会,只要甄嬛愿意把她的计划详细讲述,我觉得眉姐姐应该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么关键的时候,甄嬛还是选择了自保。

因为这件事实在太大了,用太后的话来说,甄嬛就是利用自己对皇上的影响力,左右朝局,为自己报仇。

万一传出去一星半点(眉姐姐可是一天到晚到太后那里请安的),甄嬛和甄嬛的家人都可能有杀身之祸。

所以甄嬛宁愿自己被眉姐姐误会,宁愿说自己自私凉薄,工于算计,也不愿把全盘计划和盘托出。

再说的透彻一点,就是甄嬛把此次复仇看的比跟眉庄的姐妹情谊更重要。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重温《甄嬛传》78:姐妹嫌隙

当然,眉庄此时对甄嬛的心情也十分微妙,并非仅仅是因为甄嬛建议复位华妃而生气。

按照原著的设定,在天资方面,甄嬛应该是超过眉庄的。

但是眉庄心气高,不愿意输给感情好的闺蜜,便处处要与甄嬛比肩。

甄嬛貌美多才,她就求贤良淑德的美名。

甄嬛擅长舞艺,她便着重琴技,要样样不输给甄嬛才行。

但我们要知道,人生的成就,其实和一个人的才艺(特别是技巧性才艺),没有太大的关系(除非你是莫扎特一般的天纵英才)。

一个人的成就,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胸襟和眼光有莫大的关系,而在这几点上,眉庄是远远逊色于甄嬛的。

导致眉庄虽然起点比甄嬛高(一入宫就是贵人),但是时间一长,她在宫里混的远远没有甄嬛那么风光。

昔日的闺蜜已经生出凤凰的翅膀翱翔在天际,自己却如秋日的残菊一般在墙角默默凋零。

这样的“姐妹关系”,对于眉庄来说,其实是一种慢性折磨。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双方实力相差越大,对于弱者的一方来说,就越是残酷。

此时眉姐姐是否也能稍稍体会到以前安陵容对着甄嬛那种想要靠近但是又因为自卑无法靠的太近的微妙心理?

玲珑寄语

利益共同体

这个世界上最牢靠的人际关系,不是夫妻、不是亲人、更不是姐妹(兄弟),而是利益共同体。

今天的“玲珑寄语”,我会从比较现实的角度,来谈谈“利益共同体”这个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和别人的人际关系,有些如同水中浮萍,转瞬即逝,有些却能够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牢不可破,是因为什么?

我想很多人会回答,因为我们两个人之间感情好,感情好当然一直会有联系。

这个答案,在某种角度上是对的,但是并不全面。

真正连接着我们与他人关系的,不是感情,而是你们之间的利益交集,也就是“共同利益

”。

共同利益越大,你们的关系越牢不可分。

就拿《甄嬛传》里面的人物做例子,什么时候甄嬛和眉庄的关系最好?

就在甄嬛刚刚得宠,眉庄也得宠,并且有协理六宫权力的时候。

那个时候甄嬛和眉庄既是姐妹关系,又是政治联盟,自然好的蜜里调油,甄嬛有什么事都会找眉姐姐商量,眉姐姐对甄嬛的建议也至关重要(当时接安陵容到圆明园就是眉庄的主意)。

但是眉庄被陷害假孕禁足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甄嬛独木难支,一边要对付华妃和曹琴默的攻击,一边还要追查刘畚,还眉姐姐清白,一边提拔安陵容,一边还要提防安陵容,怕她的恩宠会超过她。

那个时候甄嬛才发现,眉庄是一个很好的“闺蜜”,但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政治伙伴”。

所以甄嬛把眉庄从“政治伙伴”的名单里面剔除,开始寻找新的合适人选(端妃、敬妃)。

虽然眉庄复位贵人之后,甄嬛对她的姐妹情谊一如往昔,但是眉庄对于甄嬛,已不如以前那么重要了。

现在甄嬛最重要的事情是获得皇上的恩宠,斗倒华妃,她是有“政治任务”在身的,为了这个政治任务,其他一切都可以暂时靠边站,包括她与眉庄的“姐妹情谊”。

甄嬛心态的变化,眉庄怎么会感觉不出来呢?

眉庄可能不会想的那么清楚,但是她感觉到她对甄嬛已经不如以前那么重要了。她觉得是姐妹感情生疏了,是天下没不散的筵席,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其实只是眉庄和甄嬛的共同利益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甄嬛现在要斗倒华妃,眉庄其实帮不上忙,所以甄嬛在施行计划的时候没有太多考虑眉庄的感受,甚至在解释的时候都用意不诚,语焉不详(不是政治伙伴不能和你说太多,要出事的)。

姐妹的嫌隙便由此而来。

再从利益共同体的角度看甄嬛与安陵容的关系。

甄嬛与安陵容感情最好的一段是甄嬛接安陵容入甄府住着,一直到安陵容去冷宫逼死余氏这段时间。这期间安陵容真是把甄嬛当做“神仙姐姐”来供着的。

因为这个时候安陵容希望获得甄嬛的庇护,希望获得甄嬛的帮助能够上位,她自然要巴结讨好甄嬛。但是余氏之死这件事,让安陵容看清了其实甄嬛根本没有把她当自己人,那她再继续跟着甄嬛,她所能获取的最大利益可能就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多了。再加上安陵容到后来野心越来越大,甄嬛想专宠,她也想专宠,共同利益变成了利益纷争,所以安陵容才投靠到能给她最大利益的皇后的麾下。

在宫里,什么姐妹情谊,也抵不过现实利益(皇上的恩宠)来的重要。

反观现实社会,我们最最亲密的关系,往往也是有着最最牢固的共同利益。

父母子女,感情好是一方面,家庭温暖是一方面,但是父母为子女提供庇护和指导,物质上面的供养,子女满足了父母繁殖的本能(基因传承),以及对未来老年生活的一种风险对冲(养儿防老),根本就是互惠互利的。

夫妻关系,爱慕与眷恋是一方面,异性荷尔蒙的相互吸引是一方面,但是也不能不考虑门当户对与夫妻财产方面的相互结合。

很多夫妻的结合,往往是“共同利益”方面的最优解,只是恰巧这个“最优解”你也非常喜欢而已。

或是换一种说法,就是因为对方是“共同利益”的最优解,所以你才能毫不费力地喜欢上对方。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如果你与对方关系破裂,或是感情不如从前深厚了,你可能应该想想,不是因为你们的感情变质了,而是你们的“共同利益”变小了,或是有更大的利益点诞生,共同利益变成利益纷争了。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两个平日感情很好的女生,一起吃饭、逛街、看电影,开卧谈会,感情一直很融洽,衣服可以一起穿,化妆品可以一起用,堪称“闺蜜”。但是如果两人同时喜欢上一个非常出色的男性,而那个男性一时还没有决定喜欢谁,和双方都保持着“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暧昧关系。

那么这两个女生之间的感情就如走钢丝一般危险,很少能有善果,说不定就要为一个男人撕破脸。

为什么?

因为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看电影的人选不是那么难找的,这个人不行,大不了换一个人一起去逛街嘛。但是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男人,在婚恋市场上是稀缺品,一旦成功,就有巨大的利益。说不定就是此生找到如意郎君,以后一直可以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在这么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导致这两个女生在一起的“共同利益”(寂寞想有人陪伴)根本不值一提,她们很容易为了新的利益而奋斗,从朋友关系。变成竞争对手关系。

所以我们平时在社会上行走,维护人与人的关系,不仅要考虑感情因素,还要考虑我们与对方是否一直能够保持着“共同利益”。

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一直不考虑“共同利益”,仅凭感情来维持的人际关系,很少很少。

如果有幸遇到,一定要善加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疏不间亲   姐妹   嫌隙   嫔妃   共同体   太后   皇上   情谊   姐姐   利益   感情   心中   公主   自然   关系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