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ID》:一人分裂成十人互相残杀,刺激

失眠,早上起床后浑身不自在,脑袋晕乎乎,急需刺激肾上腺素的片子拯救下,于是翻了《致命ID》的牌子。

豆瓣8.8分,被网友评为超过98%悬疑片+惊悚片的《致命ID》果然不负众望,90分钟时长,前60分钟把角色们身份、性格介绍完毕,拉到指定屠宰场,后30分钟开始毫不拖沓的,杀,杀,杀,情节紧凑不啰嗦,音乐+女人喊叫带感,刺激十足,体验感不错。

看完后,舒了口气,大喊一声,爽!随手开了听可乐,喝下去的瞬间,失眠给身体带来的紧缩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晕乎的脑袋瓜也逐渐清醒起来,果然,恐怖片+冰镇可乐可以治愈失眠。

《致命ID》:一人分裂成十人互相残杀,刺激

多重人格,我一辈子都不配拥有的名词。

看电影扫盲,《致命ID》让我又知道了一个词,叫“多重人格”,而这个词,太高级了,我一辈子都不配拥有。

为什么?

首先,多重人格的人,孩童时代要经受过严重创伤,比如父母离异,一方家暴,导致自卑不善言谈,如《致命ID》中的小孩子,七八岁的小屁孩整天吊着个脸,不言不语,即使自己的亲身母亲被飞奔而来的汽车撞飞,他也面无表情。

他的异常成功引起了陌生人关注,比如帅哥司机,就会不停揣测小屁孩的心理动态并提出疑惑,“他老妈被车撞了,这孩子咋都不哭,就躲在窗边朝外看,是不是吓傻了?”

小孩子的沉默,我无法理解。

我出生在很普通的家庭,父母关系还算和睦,记得七八岁时,我是个异常热情的小女孩,整天跟不同的小朋友各种闹腾,尤其喜欢在学校被同班小男孩追着满楼道乱跑,而且是个话痨,叽叽喳喳、呱噪的很,以至于一度被我亲爱的老妈送上了“疯婆子”的头衔。

我非常健忘,好像记忆就随着年纪的增长抹去一样,不管发生了什么好事、坏事,我基本上睡一觉就会不记得,以至于再大一点后,经常是我在厨房给我妈打下手拉家常时她帮我回忆的。

现在回想起小时候的自己,真快乐,那个时候,有父母两座大山帮我扛住外界的风吹雨打,我就像个温室的小草,整天就会傻吃傻喝,没心没肺的成长着。

也许,就因为这样,上学接触到不同人之后,我经常会感慨,人,性格的多元性,发出,哇,原来,还有这种人的感慨。

但,讲真,很多人的行为举止,我确实没办法理解,更别提感同身受,比如最近几年很流行的抑郁症、或者《致命ID》中的多重人格。

这也许就是人的魅力吧。

扯远了,说回多重人格。

除了孩童经历创伤外,多重人格还需要很丰富的想象力,《致命ID》男主就是一人分裂出十个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且三三两两有小范围联系,比如夫妻关系、雇佣关系、三口之家关系等等;十个人有共性,比如生日都是同一天。

看这段,我被震撼到了,一多重人格分裂出十人,如果是真的,这想象力得多牛逼啊,他翻翻眼珠子,就能立马切换到不同人格,从长相、打扮、行为举止到说话声音,焕然一新,这多好玩啊,他一个人呆着,肯定不孤单寂寞,因为可以分裂成十个人陪他,啥不能玩?!打麻将、打球、甚至可以造孩子,人都够了。

就像是西游记的孙悟空,拔掉身上的汗毛,小嘴一吹,n个替身,这么看来,艺术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在我国这叫神话,属于经典虚拟人物;在《致命ID》是被冠上“多重人格”的活生生的人类。

多处反转,大呼“刺激”

《致命ID》最妙的地方不是多重人格,让人看了爽快的是多处反转。

一、声称自己是警察的实际上是在逃犯,刚在车上杀了真警察将其藏到后备箱;

二、原以为死里逃生的妓女回老家种地,没过几天安生日子,还是难逃被杀的命运;

三、结婚证还没捂热的小两口原来是女方以怀孕骗婚要挟所为;

四、开在乱葬岗的宾馆主人早就被冷冻起来,现任也只个客人;

五、对孩子呵护备至的爸爸其实只是个外强中干的继父。

这种处处反转的设计就像是游乐场不同的项目、跳楼机、摩天轮、云霄飞车、激流勇进......姿势不同,“玩你”的效果共通。

想爽吗?

想自虐吗?

刷《致命ID》吧。

再加听冰镇可乐,还治愈失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方家   安生   云霄   西游记   乱葬岗   孩童   举止   创伤   想象力   人格   可乐   性格   父母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