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内心烦闷无解时读一读,平心静气的一剂良方

今天小蓝读完了《道德经》,再一回顾,留在脑海中的东西似有若无,仿佛学到了很多,但又说不出什么,也不知如何知行合一。但有一点小蓝是确定的,就是它可以安抚一颗焦虑不安的心。如果你也深陷焦虑之中,或是郁结于心,不妨拿起这本书读一读,让心静一静、再静一静,心静下来了,万事万物的答案也会浮现在你的面前。

《道德经》|内心烦闷无解时读一读,平心静气的一剂良方


1.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一词出自《道德经》第四章,原文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和光同尘”描述的是一种较高的“道”的境界,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若存若亡,自掩光华而周游于尘境有无之间。意思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道德经》|内心烦闷无解时读一读,平心静气的一剂良方


2.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一词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原文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其实是要人们效法自然之道,做到如水一样无私忘我、有所包容。行为如水一样诚信,立身处世像水一样平正,做事像水一样融通。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像水一样随时势而动。

《道德经》|内心烦闷无解时读一读,平心静气的一剂良方


3.图难于易

“图难于易”一词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原文为“图难于其 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图难于易”,意思是从容易处解决困难,困难的事,从简单处着手,把握要点,找到关键,就容易成功。

《道德经》|内心烦闷无解时读一读,平心静气的一剂良方

怎么样,读过这三个段落之后,会不会感觉精神放松、神清气爽?那就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吧,让书香缓缓的浸润你,让道家思想给予你更多生活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道德经   心静   若存若亡   和光同尘   立身处世   之子   光华   焦虑不安   平正   平心静气   神清气爽   与世无争   良方   烦闷   万物   原文   内心   困难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