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举办

中国侨网11月24日电 据华侨大学网站消息,11月21日,“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厦门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厦门市委党校、厦门市委台港澳办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两岸融合发展路径建言献策。

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副校长曾路主持研讨会,厦门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潘少銮,厦门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桢,以及学校相关学院、研究院师生代表共同参会。

徐西鹏指出,华侨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建校61年来,积极发挥办学特色优势,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尤其是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他表示,此次研讨会以“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两岸融合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华侨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把两岸关系作为学校研究工作重点,继续全面深化相关研究。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教授,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苏美祥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与海外华文传媒研究委员会会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阎立峰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陈先才教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琳琳教授以及华侨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陈克明教授等先后作主题发言。

张文生指出,两岸融合发展不仅要推动两岸经济、社会、文化的交往,形成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还应注重两岸同胞情感的培养与融合,达到“心灵契合”。他表示,当前两岸融合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应多方面探索创新举措,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福建优势和经验,进一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苏美祥重点从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演进、发展背景、空间布局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应立足夯实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产业基础,采取“通”“惠”“情”“治”并举的方式,加强对台联通,提升发展动能,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进一步促进两岸社会、文化、青年融合发展。

阎立峰认为,在新形势下新媒体为两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以网络社交媒体为主的虚拟交流已经成为两岸交往的主要管径。他强调,两岸当前深入开展网络虚拟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应以青年为主体深入开展两岸虚拟交流,加强舆论引导,推动两岸虚拟交流健康发展。

陈先才提出,两岸融合发展是夯实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应更加注重两岸在经济与社会领域的融合。他认为,“福建经验”在推进“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理论与实践中至关重要,福州、厦门、平潭等地在两岸融合发展工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各具特色,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需要讲好两岸融合发展的“福建故事”,打好两岸融合发展的“治理”这张牌。

吴琳琳介绍了数字化传播对强化台湾青年“两岸认同”正面认知与增加两岸青年良性互动的关键作用,并重点论述了数字传播时代促进台湾青年“两岸认同”的实现路径。她指出,有效开展数字化传播,对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心灵契合”,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

陈克明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切入点,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等的相互关系

主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等从两岸融合发展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视角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华侨大学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研究院主办,旨在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内涵与路径的理解,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力量。(林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辛亥革命   社会科学院   两岸   厦门市   华侨大学   两岸关系   示范区   厦门   福建   台湾   厦门大学   路径   研究院   教授   青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