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观后感

刚观看了电影《1917》,谈谈观后感。剧情很简单,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两个英国士兵,斯科和布雷克穿越火线,去传达“停止进攻”的命令,解救1600名士兵生命的故事。

《1917》观后感


影片一开始,就展现了,狭窄逼仄的战壕,由层层的沙袋磊起,沙袋上方是密布的铁丝网,泥泞的地面,让人在逼真的布景里,走进了战壕,走进了战场。

两位主人公冲出战壕,进入到战场,战场上到处是敌我双方的尸体,炮火烧焦的树木,倒毙的马匹,硕大的老鼠,仿佛让人能嗅到,阵阵恶臭。

《1917》观后感


在穿过了惊险的德军战壕后,布雷克又因为救德国飞行员,而被刺死。只剩下斯科一个人去完成任务,主人公穿过倒塌的有狙击手的铁桥,穿过战火肆虐的城镇,越入瀑布,穿过河流,最后到达了战场。还是来晚了一步,第一波进攻已经开始了,斯科把“停止进攻”的命令交给了上校,上校下令,停止进攻,终于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解救了上千人的生命。这就是电影的全部内容。

看完之后呢,有两个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1917》观后感


1,如此艰巨的任务为何不多派几个传令兵

影片没有说穿越火线的距离,在影片的展现里来看,主人公至少经过了二十个小时的行程。尽管走走停停,面对各中突发困难,也有昏迷不醒的时候,分析来看,至少在30公里以上。如此长距离的穿越火线,就派两个人,去解救1600人,有些过于儿戏了。最后主人公能到达,有运气的成分,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伤亡(第一波进攻已经开始),如果多派几批人是否更稳妥些?

《1917》观后感


2,如果上校不停止进攻,会有怎样的后果?

影片里只是说上将分析出德军是诱英军进攻,其实是陷阱,但事实是否如此谁也不知道。

如果上校固执继续进攻呢?有道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事实上第一波进攻已经开始,这时候下达撤退命令,一定会有不少伤亡,无论如何都是败仗了。如果上校要赌,德军没有准备,没有埋伏,进攻胜利了,这样不是一个,更好的结局么?斯科也完成了任务,上校也取得了胜利,我更喜欢这样的结果。

还有一个就是上校决定继续进攻,全军覆没,或者伤亡惨重,那么斯科的命运又会是什么呢?谁会关心一个传令兵的命运呢!这又是另外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故事了!

对于战争类型片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好的影片,看完以后感觉物有所值。希望随后上映的国产战争片《八佰》,也能有这样的水准,有这样的战场真实感,听说是大制作,期待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传令兵   沙袋   战壕   上校   观后感   火线   德军   伤亡   主人公   士兵   战场   事实上   命令   命运   影片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