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

——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原创作者 |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本期专栏责任编辑 | 刀笔吏隶

首发平台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作者簡介】孟子曰凡事需知曉,原名孟繁曉,人稱老孟,字不凡,號巨隱、二蟲閑者、刀筆吏隸,孟子七十四代孫,今臨沂蘭陵人,長居雲中書房。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舞文弄墨聊以自娛,閑暇之余尤嗜紫砂、盆景、奇石、書法、篆刻之類耳。或有拙作,多刊於微信公眾號“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紫金砚,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砚种。它曾经是王羲之用过的砚台,它曾是苏东坡要抢来陪葬的砚台,它曾是米芾到临沂寻找过的砚台。


大家都知道四大名砚,但是米芾评价紫金砚是比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还要好的砚台。


话说1972年,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一方琅琊紫金砚,这方砚台出土地——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在当时的北京西直门里后英房胡同西北的明清北城墙墙基下。砚为风字形,长22.7、宽17.5、厚3.9厘米。砚前部有两足,砚池向后倾斜,砚面有明显墨痕,石质很好。出土时己残破。砚背面阴刻铭文五行,字有残缺,文曰:‘此琅琊紫金石,所囨易得,墨在诸石囗囗囗永囗囗囗,皆以为端囗也。’下面落款为‘元章’二字”。据考,这里的“元章”,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的字号。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米芾还写过《紫金帖》:“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用此石矣!”


在他自己撰写的《宝晋英光集》记此事说:“吾年老才得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下”。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米芾还在随笔中说:“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之前苏子瞻(苏东坡)从我这里借走了紫金砚台,并且嘱咐他的儿子,等他去世后要将这紫金砚,当做陪葬品一起入殓。现在我拿回了紫金砚,不想让它来当陪葬品。因为一件流传给后世子孙的物品,怎么能够可以与人的遗体这种已经完全涅盘、修成正果的圣洁之物放在一块呢?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米芾传达了什么信息?


首先,紫金砚是出自琅琊临沂,也就是王右军王羲之的故乡。


其次,紫金砚在当时所有石砚之上,比端砚还要好。


第三,紫金砚有点像端石,没见过的误认为是端石。


第四,米芾和苏轼都很喜欢紫金砚。


这样的砚台,怎么没有跻身四大名砚的行列?我想,一定是数量不多,产量达不到市场需求。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紫金砚失传了,市面上见不到了,可能是因为石材枯竭,也可能是制作紫金砚的匠人没有讲技术和信息传递下去。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但是,今天市面上冒出了很多紫金砚。既有临沂本地的,也有青州或临朐的,还有安徽八公山的,其中很多穿凿附会向琅琊这个名字上靠。右军乡,就限定了是临沂兰山区附近。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笔者虽然关注紫金砚很久,但是很多信息也是道听途说,有些东西以讹传讹,就渐渐远离了事情的本真。有一次,我在一个聊天群里发关于紫金砚的文章,孙建军老师看到了,便和我联系,说可以找时间探讨交流下。


我这才知道,原来研究紫金砚的资深人士竟然是他!


孙老师早在2016年便出版了研究紫金砚的专著《琅琊紫金砚》,而且是通过实地考察,找到了接近事实真相的紫金砚老坑。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孙老师的“紫金石舍”在涑河南岸的台湾城古玩市场二楼。我在去临沂国际会展中心打疫苗的间隙拜访了孙老师。


当时我一进门,就看到雅室内摆满了砚台,但是没等我欣赏,孙老师就热情招呼我坐下,开始跟我侃侃而谈关于砚台的发展史、琅琊地区沿革、米芾文章考据等。


面前红丝石做的茶盘,雕刻着一头水牛,让我忍不住想去摸。孙老师真是搞学问的,他考证米芾的《临沂使君帖》和《政事帖(又名沂水帖或者春和帖)》,结合米芾的生平,推断出老米应该到临沂托人找过紫金石。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孙老师还告诉我,王羲之故居其实不对,到了清代才有个官员随手一指把现在的“王羲之故居”定为王羲之生活的地方。为什么不对呢?因为前些年这里发掘出了同时代的琅琊王墓,王羲之怎么会住在墓地里呢?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但是,很多人说王羲之没在临沂写过字,这个是站不住脚的,孙老师说,当时的琅琊王南渡,其家人和琅琊王氏的家室都是留守的或者说作为人质的,举家迁往浙江应该又是很多年之后。何况,王羲之七岁便习字。


说个题外话,笔者认为洗砚池纯粹是瞎编。相传王羲之幼年每次练字完毕,都要到自己家旁边的池塘里涮笔洗砚,天长日久,原本清澈透明的池水也被墨汁染的乌黑了。大家都知道,浑水会很快澄清,怎么会一直黑呢?


讲完历史,孙老师开始向我展示他的紫金砚。


孙老师认为,真正的紫金砚,一方面是在外貌上要近似端石,另一方面在实用上是要胜过端石的。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他拿出一方宋坑的端砚,又拿出一方琅琊紫金砚,我竟然真的分辨不出来!琅琊紫金砚,不仅在色泽上近似宋坑端砚,竟然也有端砚才有的魚脑冻、蕉叶白、石眼、天青、青花、冰纹、金银线、火捺、翡翠、黃龙纹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琅琊紫金砚遍体金星、映日毕现,用放大镜观察,有的金星还为紫铜色!怪不得叫紫金砚!


孙老师曾经带着他发现的紫金砚参加展览,砚界人士都大为赞赏,当场试磨,下发奇绝,六块洮河砚都甘拜下风。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我实在是汗颜极了!感觉以前写文章都是想当然、人云亦云,至此方大开眼界。之前见得那些紫金砚,不过是紫色的石头罢了!当然,可能也是一个矿脉相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但是顶多算个远亲。


在孙老师的引导下,我又用紫金砚磨了一会儿墨,非常舒服。又参观了孙老师的许多紫金砚作品和藏品,一些古砚都是我不曾有的。孙老师收藏的砣矶砚、紫丝砚、歙砚、端砚、淄砚,都是和紫金砚一样下墨非常好的佳品。


砚,虽然我们今天不怎么用了,但是它包含这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文人的情怀。有人说,砚乃心之介、德之操、艺之媒也……就算不写字,也要供养一方砚。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宋代的唐庚在《古砚铭序》中说:“砚与笔墨出处相近,独寿天不相近也。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月记,砚之寿以世计。”这里是说砚台的寿命长久,笔用多少日就不能用了,墨块用几个月就没了,只有砚台可以传世好几代。但是,也不一定,好的笔加上正确使用和保养也能用很长时间,不过一般来说用不长时间,不然智永和尚也不会有“退笔塚”;至于墨块,记得历史上有个名人得了一块好的墨,掰开送给朋友一半,自己用一半,结果用了数年,我怀疑到底是墨好还是他懒得写字?而砚台,用功的人也有数年磨穿砚堂的。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对于我来说,砚还是能用上的,自己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喜欢研墨,然后写写毛笔字。用砚台研的墨,跟墨汁就是不一样,而且研墨的过程可以思考很多东西;哪怕不思考,附耳听一听墨块和砚台发出的轻微的沙沙声,也能让你心灵澄澈起来。当然,好的砚台,发墨如油,写出的字墨色有层次感。


另外,砚台对我来说是一个可以把玩的东西。这也是我不喜欢大砚台的原因。现在收藏砚台的人是一个小群体,这个小群体还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是只收藏古砚,这些人基本是把砚台当做古董收藏的,并不是真爱砚台;另一部分,是只收藏新砚,他们可能是真的爱砚台;还有一部分人,新的旧的都收,他们的目的就不单纯了,把玩、使用、交换、等待升值,种种目的杂糅。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孙老师的雅室墙上,有一副米芾紫金砚的拓片,很漂亮。拓片前面,是一本竹子,这让我想起了赵凤砚老师的种竹山房;另一面墙上是刘红军将军的题字“右军琅琊紫金砚”;墙根还有各种奇石,太湖石……正当我还在欣赏之时,市场的管理人员来撵人了,原来这里晚上六点就关门,真是岂有此理,晚上大家都下班了,不正是逛古玩市场的时候吗?可能现在经济形势不大好,晚上门可罗雀了吧!听说最近美国通胀了,我想势必影响全球,买点石头放着应该能保值。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市场断电后,我和孙老师只好依依惜别,太多的问题只好等下次再请教。


对了,孙老师告诉我河东区的烫头镇,原先叫温泉乡,多么好的名字,改成了现在这般!那么,右军乡会不会有歧义?一种可能就是指王羲之王右军的家乡,另一种可能就是指一个叫作“右军”的乡镇。这个还需要考证,现在我们看到的《沂州府志》等州志、县志都是不准确的,历史上北人南迁、士族屠戮已经让原住民和知道真相的人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后来的书写者跟我差不多,一般就是道听途书再加上想当然。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言归正传,紫金砚是个好东西,得开发、得宣传,但是我们重视还不够。临沂有记载的砚台品种,除了紫金砚,还有徐公砚和薛南山砚等,而且鲁砚品种大多数都能在临沂境内找到相似的石料,希望有识之士和有关部门能站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站在打造非遗和开发文创产品的角度、站在对接长三角的角度把琅琊砚发扬广大!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下次,我得找孙老师买块紫金砚,供起来,说不定王羲之当年写《兰亭集序》就是用的紫金砚,毕竟米芾在得到新的紫金砚之前,已经收藏了一块“右军砚”,是否为王羲之传世之物,亦未可知也!


辛丑六月,记于云中书房。



附大图欣赏: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紫金   米芾   王羲之   砚池   数年   端砚   拓片   苏子   临沂   目的   砚台   墨汁   传说中   老师   收藏   市场   孙建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