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圣依“被骂”道歉:吃瓜群众揪住明星不放,或许是这3种心态

黄圣依最近在《脱口秀大会》中回应《乘风破浪的姐姐》被骂,她说自己想哭又不敢哭,拍被说“假哭”。一句吐槽引来很多热议。

支持她的人说,“姐姐真是太难了”,“想哭就哭出来吧,勇敢做自己!”

黄圣依“被骂”道歉:吃瓜群众揪住明星不放,或许是这3种心态黄圣依“被骂”道歉:吃瓜群众揪住明星不放,或许是这3种心态

也有人认为她是买热搜替自己洗白,更有人直接称吐槽大会就是“洗白大会”。

黄圣依“被骂”道歉:吃瓜群众揪住明星不放,或许是这3种心态

认为她花钱买热搜的人,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家“不差钱”。

黄圣依出道不久就开始走红,前有周星驰合作,后有杨子为她一掷千金,漂亮的容貌,加上天生好命,年纪轻轻就站在人生巅峰。

黄圣依“被骂”道歉:吃瓜群众揪住明星不放,或许是这3种心态

黄圣依“不差钱”到什么地步呢?据她自己说,杨子一年给她的零花钱就高达“2个亿”,话一出,很多人都惊呆了。人家果然是公主命啊,不像很多人朝九晚五的上班加班还负债累累,车贷房贷一堆。

除了吃吃喝喝玩玩,偶尔参加一下综艺,躺着都能赚钱的黄圣依,让很多人觉得除了运气好一点,似乎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

毕竟演艺圈漂亮的人一抓一把,容颜终究老去,没有像样的作品,始终是个硬伤。

可是当你看到黄圣依光鲜的站在台上,也没有多少老去的容颜,就知道她其实私底下也是个极为自律的人。

自律说起来简单,想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当你看到自己想吃的美食,想喝的饮料,你能忍得住吗?十年如一日的管理身材,可没有表面那么毫不费力,而是和各种欲望作斗争。

黄圣依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让别人提鞋子,拿牛奶,被指没素质。正如她自己所说,这是她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网上铺天盖地的骂声,是黄圣依为自己的无礼该付出的“代价”。

你可以不喜欢她,说她耍大牌,说她没素质,但是不可否认,她的今天,一定有她的努力。

娱乐圈也有很多值得尊重的清流明星,值得歌颂。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和黄圣依一样,不懂得尊重别人。

但是,当一个人愿意放下心中的防线和优越感,接受批评时,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道歉,大众应该持包容态度。

黄圣依“被骂”道歉:吃瓜群众揪住明星不放,或许是这3种心态

接受他人“错误道歉”,是一种积积反馈。

黄圣依在吐槽节目中面对大众,对曾经替她拿鞋子,端牛奶的人说“对不起”时,那一刻,我相信她是真诚的。

观众的指责和怒骂,让黄圣依背负了很大心理上的压力,想必这段时间她也倍受煎熬,别的“姐姐们”接受的都是溢美之词,只有她“骂声连连”。

网络早已经成为现实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不管什么消息,打开手机就能看到,这种直面冲击已经避无可避,必须站出来面对。

身处明星公众人物之列,一言一行都被无限放大,应该恪守谨言慎行的风范。但也要看到,公众明星毕竟也是人,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各种不完美。

如果我们能够怀着包容的心态看待他们犯的错误,或许就会给他人的心房打开一个窗口,让阳光照进来,温暖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如果放在人际关系中,处理不好,也会得不偿失。

我想起自己曾经呆过的一个单位,我的部门两位领导因为一点私事不和,其中一个领导把这种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上。

他喜欢和另一个领导做对,说话夹枪带棒,常常一句话呛得对方下不来台,更糟的是,他的这种公报私仇,还直接影响了他的利益前途。

有一次,另一个领导打电话让这个领导帮忙送一份资料给财务审核,这位领导没当回事,半天没回复。

没过多久,这位领导被公司找借口开了,原因很简单,那天刚好公司一位高层经过,发现了他的不合作。

私人恩怨,与公司无关,公司关心的是你能不能给公司带来效益,今天因为一份资料,明天或许就会有更大损失。

公司从不缺人,更不会冒这个险,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

那位领导直到离开,还带着不敢置信,他觉得自己挺倒霉,甚至怀疑是另一个领导故意陷害,其实他是一直没有放下自己心中的私怨。

宽容,不仅让我们能成为一个心怀坦荡的人,还可以让我们心无旁骛,把心思用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上。给我们带来好运。

黄圣依“被骂”道歉:吃瓜群众揪住明星不放,或许是这3种心态

大众攻击“黄圣依”是一种什么心理?

1、金字塔“心理”。

明星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一群人,有句话叫作“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对于普罗大众一层不变的平淡生活,明星的光怪陆离和精彩纷呈,是人们羡慕和好奇的一个方面。

人们才不会管你一路向上爬的路上吃了多少苦,受过多少白眼和嘲笑,他们只看到你现在过的何等舒适和风光。

每次出场的光鲜体面,各种名贵的包包,豪车,别墅,用不完的化妆品,化妆师等等,这种画面是直接投射到观众眼前。

任何时候,人们的目光都不会瞧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而是投入到已经取得成功的人身上。然后开始挑刺批判。

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你站的那么高,就要做的足够好。

2、取代“心理”。

作为公众人物,他们要接受大众的评判和审美眼光。大众的接受程度,很多时候决定一个明星的未来之路,可以走有多远。

当观众对于一个公众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感到不适或者愤怒时,说明这个人触犯了某种社会道德底线。

及时调整方向,不试探公众底线,才能避免一场祸端,近些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污点”名人纷纷发文道歉,其中道理可见一斑。

所以,不跨越道德边界,不把公众当傻子,才能不被观众“抛弃”,另扶一个“明星”人物出来。

雕琢演技,打磨作品,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让公众为这样上进的知名人物买单,送去热烈的掌声,从心底发出认可。

3、代入“感情”。

观众看一个人久了,也会产生眼缘,所以有了“粉丝”这个词汇的出现。粉丝的存在对明星偶像起到促进的作用。

好比有人拿着鞭子在身后鞭策你,由不得你不去努力一样。

有句古话“恨铁不成钢”,观众的怒骂其实可以作为一份催动和鞭笞去理解。他渴望看到一个完美的公众人物形象,那是他梦寐以求却又不能实现的。

甚至,某个时刻,他把这个人物代入了自己的情感,甚至想象那就是另一个完美的自己化身。

不断要求,完善对方,看到对方成长,似乎自己也能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总结:对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应该区别对待。一方面,对于艺人是一种好的导向,能够让他们恪守本分,修筑自身道德建设。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给予宽容,原谅和接纳。

英国诗人雪莱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适当行使自己发言自由的权利,但同时也要明白,自己是不是在制造另一种舆论风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明星   乘风破浪   大众   骂声   光鲜   宽容   公众   观众   心态   群众   姐姐   错误   大会   领导   人物   心理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