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作者:斜风竹,来源:智赢有方(ID:zhiyingweilai-CHN

小智说:

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仅能拥有过人的学识,更能有独立自强的能力;不止能觅得崇高的梦想,亦能见识到广阔斑斓的世界。


对很多人来说,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意味着拥有了改写命运的机会。

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家庭,孩子能考上名校,改变的不只是自己,甚至可能是整个家庭的命运。

然而,在江苏的一个村庄里,有这样一个“神童”,他16岁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却没能收获灿烂的未来,如今只能靠400元低保勉强度日。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他就是刘汉清,一个曾经的数学天才,众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现如今,却沦为了无业游民,成为了“别人家的笑柄”。

从“天堂”到“地狱”,他究竟走错了哪一步?

01

天才少年,一战成名

1964年,刘汉清出生在江苏泰州的一个普通农家。

刘汉清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年仅11岁就自学微积分,成绩在班里也一直名列前茅,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神童”。

尽管家中并不富裕,但父母却十分重视刘汉清的教育,在察觉到孩子的与众不同后,就带他去做了智力检测。

不出所料,检测结果显示,刘汉清智商超群,在数学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是个名副其实的数学天才。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更难得的是,刘汉清不仅天赋过人,还十分热爱学习、努力上进。

1980年,恢复高考的第4年。

16岁的刘汉清不负众望,以398.5分的优异成绩,作为全县第一名,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被建筑材料系热处理专业录取。

在那个年代,大学还没扩招,能上大专就已经令人羡慕不已,更别提考上大学了。

哈工大作为国家重点大学,首批“211”和“985”院校,为我国孕育了无数航空和材料的高端人才,在当时,更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考上哈工大的刘汉清,等于一只脚迈入了成功的大门,他不仅是父母的骄傲,更是全镇人的骄傲。

那天,刘汉清意气风发地踏上了求学的旅途。

离家前,父母殷殷叮嘱,满目期盼,邻里夹道相送,艳羡祝福。

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少年必将学有所成,拥有繁花锦簇的未来,给家庭、给家乡、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荣耀和贡献。

刘汉清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几年大学生涯过后,这个天才少年收获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片唏嘘和一张肄业证书。

02

一篇文章,改变了他的一生

来到大学的刘汉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

但有天赋加持,再加上刻苦努力,刘汉清的专业成绩一直非常优秀,老师对他也寄予了深切厚望。

就这样过了两年,刘汉清顺利迈入了大三。

某一天,他像往常那样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无意中看到了那篇改变他人生的文章——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数学难题之一,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因为攻克了其中一个200年都无解的问题,轰动了全世界,一跃成为数学界的泰斗。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作为数学天才的刘汉清,在看了《哥德巴赫猜想》之后,深深地被陈景润、被数学的世界吸引了。

他越是研究,越是无法自拔,所有的心神,仿佛都被这个数学“黑洞”吸走了。

自那以后,刘汉清就一头扎进了数学的海洋里,并决定将“数论”作为自己终生研究的方向,立志“要比陈景润做得更好”!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为了研究数学,他每天废寝忘食地演算,一天只睡2个小时;为了不浪费时间,他只一门心思钻研数学,专业课完全被抛到了脑后。

刘汉清说:“那时,就像中了邪一样。”

与此同时,他的专业成绩也一落千丈,多门功课都挂起了“红灯”,连顺利毕业都成了难题。

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找他谈话,让他先把注意力放在专业课上,等拿到毕业证,再潜心研究数学也不迟。

但已经“泥足深陷”的刘汉清,哪里听得进去?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大四时,别人都欣喜地拿到了毕业证书,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而天才刘汉清却因为挂科太多,无法毕业,也没有分配到工作。

学校不忍见他明珠蒙尘,让他延期一年毕业,然而,刘汉清却我行我素,还执意要退学回家,专心搞数学研究。

无奈之下,学校只能发电报通知他的父母,将他接回家中。

刘汉清一回到家,就马上把自己关在了房里,开始全心专注于“数论”的研究。为了不浪费时间,他不干农活,也不去找工作,衣食住行全靠父母关照。

乡里邻居对这位曾经名噪一时,如今却回家“啃老”的天才,感受都十分复杂,他们不解、鄙夷、嘲笑……

“读书读傻了!”

“烂泥扶不上墙!”

刘汉清却对这些声音毫不在意,他诚挚地爱着数学,将生命都奉献给了研究。他也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做出学问,得证心中的“大道”。

但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30年过去了……

刘汉清依旧没能等来属于他的春天,如今年过50的他,没有工作,没有成家。

除了父母的救济,他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政府每个月补贴的400块低保。

多么痛惜,多么无奈!

03

毁掉他的,不是对数学的痴迷

而是性格里的缺陷

2017年,有记者感慨于刘汉清的境遇,特地跑去他家采访,却见他依旧住在40年前建造的瓦房里。

屋中四面透风,家具破败,布满散落的砖瓦和尘土。

刘汉清沉默地立于陋室之中,完全看不出,他曾经是一位多么耀眼的天才少年。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记者好奇问他:“一个月400元生活补助,能养活自己吗?”

刘汉清淡然答道:“我花不了什么钱,一个月400元足够了。”

饿了就啃两口馒头,渴了喝口凉水,他心中装的只有数学,只有研究,对外物没有什么要求。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有网友感慨于他的执着,说他不慕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研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学者。

的确,刘汉清刻苦钻研学术的精神,令人敬佩,但他如今的遭遇和境地,却也着实令人惋惜。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刘汉清的偶像——陈景润。

陈景润也是“寒门学子”,他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就留校任教。可最后却因为不善言辞,又被辞退回家。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但因为文凭和能力在身,不久后,陈景润又被复聘回校,担任资料员,让他不需要打交道,只用一心专研数学。

在此期间,陈景润为了看懂更多的外国数学著作,又自学了俄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等,并在国内外发表了几十部论文著作。

最终,才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不可否认,陈景润的成功离不开天赋和努力,但学校良好的学术环境,丰富的学术资料,也让陈景润少走了许多弯路,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观刘汉清,虽然他拒绝在校学习,选择回家闭关研究,也是为了能更好地醉心于学术,但实际上却是被偏执蒙了眼,选了最难走的那条路。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刘汉清在家里研究的这些年,也曾写出过一篇,也是唯一一篇论文。朋友同情他的境遇,就帮他发表在国外网上,请国外的专家品评。

不久后,一位挪威的数学教授对他的论文提出了质疑。

刘汉清却因为不会外文,只能托朋友帮忙翻译回复。

然而,回复发出去,却就此没了下文。

朋友不死心,辗转苦求,终于找到了当时北大的数学系教授潘承彪,请他帮看论文。

潘承彪教授看到第五页后,就没再看下去,说:“第五页上有个论点未经证明,接下去的论证没有意义,不需要再看下去了。”

刘汉清却认为,未经证明并非不能证明,只是他没有证明而已。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刘汉清的研究成果正确与否,我们如今给不了答案,也不在此做品评。

但不禁会想,如果当初他能少一些偏执,是不是就能像陈景润那样,拥有更多的学术资源,在求学上也无须四处碰壁,在数学的路上,也能走得更快、更远。

而生活也从来不只有梦想,在家封闭的这些年,刘汉清虽然彻底忠于自我,尽情领略了数学之美,却也错过了生活中的许多美好。

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

大多数人经历过的悲欢离合,见识过的万千世界,刘汉清从未体会过,他活得真挚,值得敬佩,却也让人扼腕叹息。

而这几十年里,托举他的父母,又谈何容易?

如今,他的父母已经年过八旬,却依旧要外出打工,为将近六旬的儿子操心,但是他们又还能工作几年?操心几年?

16岁“神童”考上哈工大,如今每月靠400元低保艰难生活

如果没有了父母,缺乏生活能力,又没有收入的刘汉清,面临的会是怎样一番凄凉光景,可想而知。

也许,刘汉清将来能成功,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但正如一位知乎网友说的:“到时候要是做出成果,请以他父亲和母亲的名字来命名。”

作为一名母亲,看完刘汉清的故事后,心中只余惋惜和悲痛。

每个家长都做过一个“神童”梦,期盼自己的孩子能一鸣惊人,取得傲人的成绩,考上梦想的学府,站在世界的顶峰。

但是人生不止成绩和荣誉,还有酸甜苦辣的情感,和多姿多彩的世界,而要让孩子深刻地体会到这些,都离不开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能力。

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仅能拥有过人的学识,更能有独立自强的能力;不止能觅得崇高的梦想,亦能见识到广阔斑斓的世界。

最后,作为一名旁观者,只期盼刘汉清终能达成所愿,苦尽甘来,不负自己几十载的努力,亦不负父母几十载的养育栽培。

点个,愿共勉!

-END-

作者:斜风竹,来源:智赢有方(ID:zhiyingweilai-CHN,专注教育36年,陪你育儿育己,让教育变得简单而有趣。


了解更多教育知识,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家教智慧(ID:JiaJiaoZH),国内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公众平台,为您提供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全方位指引您培养优秀孩子、营造幸福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哥德巴赫   神童   数论   哈工大   天才   艰难   父母   成绩   学术   努力   能力   数学   梦想   孩子   家庭   人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