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白鹿两家发迹史的一个细节,暴露两种高低的不同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传承的为人处世的规则、规矩与风范。在著名作家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白鹿两姓同根同祖,在一个祠堂中烧香磕头,但是以白嘉轩和鹿子霖为首的后辈们的性格却天壤之别。

身为族长的白嘉轩以德报怨,宽以待人,但鹿子霖却是眦睚必报,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白嘉轩的身上有他父亲白秉德的影子,在鹿子霖身上有他父亲鹿泰恒的影子,所以白嘉轩和鹿子霖高低不同的境界和品格,完全是家风所影响的,而这个家风的形成却来源于他们祖先的发迹史。

《白鹿原》:白鹿两家发迹史的一个细节,暴露两种高低的不同家风

白嘉轩和鹿子霖代表着高低不同的两种家风

01白氏一族以德报怨

在白氏一族传着一个经久不衰的故事,虽然平白无奇却被尊为家规,在家主马上谢世的时候就严肃认真地传给下一辈,特别是即将接任的新的家主。那是一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槐木匣子,做工粗糙,不能摆饰陈列也无法让人观赏。

由白嘉轩上推大约六代的祖宗里头,继任的家主儿在三年守孝期间变成了一个五毒俱全的败家子,败光家产后领着老婆孩子要饭去了,再没有回来。经历了家庭兴旺到破败的老二,默默地去给村里一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割草挑水混一碗饭吃,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接受村人乡邻一碗粥一个馍的施舍,这个默默不语的孩子长大了,就弄下一个木模一只石锤去打土坯了,早出夜归,将赚的钱放在那只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匣子里,三年后他打开匣子,用攒下的钱买了一块天字号的水田。

《白鹿原》:白鹿两家发迹史的一个细节,暴露两种高低的不同家风

白氏一族中像白孝武这样老实肯干的孩子

第二年,他用自己置办下的土地收获的第一茬新麦子蒸成雪白的馍馍,给白鹿村的每家每户送去,感谢他们当年的在自己身处绝境时的馈赠之恩。这个有心数的孩子,每当接受别人的一碗粥一个馍的时候,都会在灶屋土墙上刻写下了赐舍者的姓名。已经成年的他在实行回报时,坚决冲破了当初记账时的原本企图,给每一家乡党不管当时给予还是未给予他施舍的人家一律送上两个馍馍,结果使那些未施舍过他的人更加感动以至羞愧。

02鹿氏一族眦睚必报

在鹿氏一族也同样流传着一个经久不衰的故事。从鹿子霖往上数五辈,鹿家的日月已经破落到难以为继的谷底,兄弟三个有两个都出门给财东熬长工去了,刚刚十五六岁的老三是靠讨吃要喝长大起来的。他没学会走路是由母亲抱着去讨饭的,学会了走路就自己去讨饭了。由于腰里系着一只马勺来接受施舍,被人称之为马勺娃。

《白鹿原》:白鹿两家发迹史的一个细节,暴露两种高低的不同家风

拿着马勺要饭的乞丐

长大的马勺娃便进城谋生活,在一个饭馆立住了脚。他是烧火拉风箱洗碗刷盘子的,在拉风箱的时候,只要一抬头就会被炉头重重地打击他的头,后来他才知道是炉头害怕他偷学他的手艺。一天炉头说只要马勺娃答应他三件事情,他就教勺娃手艺,于是勺娃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折磨,完成了炉头的三件事情,这时候勺娃也出师了,而且厨艺远远的超过了炉头。

清廷大员巡视关中,混杂在民众中察访民情,吃了马勺娃做的菜后,题写了:“天下第一勺”的字样,马勺娃更是名噪一时,成为各路达官贵人争相结交的对象,于是马勺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报复了炉头。衣锦还乡,置办了土地,盖起了新的房屋,他请大哥二哥帮忙在宽敞的院子里垒起锅台安上风箱,晚上煮烂了牛羊肉,第二天就到村子里请那些过去给他施舍过饭食的大爷大伯婆婶嫂子来吃一碗羊肉或牛肉泡馍,有个没有施舍过的人也混杂进来捞一碗泡馍吃,用筷子一搅搅出一窝麦草,悄悄放下碗溜了。马勺报答了所有有恩于自己的人,也报复了伤害过自己的人,那个临时垒砌的灶锅才宣告熄火。

《白鹿原》:白鹿两家发迹史的一个细节,暴露两种高低的不同家风

像马勺娃一样,衣锦还乡的人

03一个细节暴露家风的高低

白氏一族的祖先发迹后,无论是对其帮助过他的,还没没有帮助过他的,他都一律送给两个白面馍,这是大肚能容,以德报怨,所以无论是在父亲白秉德还是白嘉轩的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高贵的品质,这就是家风的传承。面对打折自己腰杆的黑娃被抓,白嘉轩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大肚能容,以德报怨要去救黑娃,此举就连“圣人”朱先生都为他鞠一躬表示佩服。

鹿氏一族的祖先发迹后,对有恩于他们的人给予汇报,对于没有帮助过他的人给予了报复,这种性格特点在父亲鹿泰恒和鹿子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父子两人在事情上都和白嘉轩父子争斗,但是往往都是败于下风,最终鹿子霖看着台上坐着的白孝文,感慨了一句:“鹿家终究弄不过白家啊”。

《白鹿原》:白鹿两家发迹史的一个细节,暴露两种高低的不同家风

眦睚必报的鹿子霖

白氏和鹿氏都是白鹿原的大家族,他们互相之间在争斗,但是确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祖上发迹史的家风不同,就让鹿家一开始在境界和格局上输了。无论鹿子霖如何机关算尽的去博得威望或者百姓对他的好感,让做族长的白嘉轩难堪,都会被白嘉轩一一化解。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在顾全大局为大家在照相,谁在是为了私利博取好名声,一眼就看透了。

在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白鹿村被称之为仁义村,白嘉轩一族代表着仁义,但是鹿子霖一族却成为了反面典型。当然他的两个儿子鹿兆鹏和鹿兆海受新思想的影响,家风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白鹿两家的发迹史中的一个细节,暴露了他们高低不同的两种家风,白嘉轩和鹿子霖都受这样的家风影响,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家风   白鹿   马勺   馍馍   风箱   以德报怨   衣锦还乡   匣子   经久不衰   族长   仁义   祖先   细节   身上   父亲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