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天才少女”走红原因曝光,父母再这么做,真的会害了孩子


最近,一名14岁女孩岑某诺的演讲火了。


说实话,看了她激情澎湃的演讲,我唯一的感觉是尴尬。


14岁“天才少女”走红原因曝光,父母再这么做,真的会害了孩子


魔幻的音乐,夸张的动作,老练的台风,这哪里是一个14岁的花季少女,分明就是一位资深的成功学老师。


而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全球华人青少年领袖学习会创始人、姬剑晶青少年演说训练营冠军、如清丽琅品牌创始人等等;


同时出版了两本诗集、一本正能量小说,还能日均写词300首、写诗2000首,写小说15000字。

......


14岁“天才少女”走红原因曝光,父母再这么做,真的会害了孩子


这份非同一般的简历,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但有时候优秀到极致反而让人起疑,于是经网友们一顿深扒,发现岑某诺不过是她父亲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一手打造的“天才少女”


14岁,本该是快乐学习、挥洒青春的年纪,生命本该被更广泛和深刻的东西滋养,心怀远方的年纪。


然而,她却被所谓的“成功学”打磨成圆滑世故的老油条,日复一日地练习演讲技巧,通过背诵和复刻扮演了一个“神童”。


小小年纪,却过着被绑架的人生,岑某诺并非第一个。


去年年底,台湾神童曦曦一夜爆红。


网上视频中,一群成年人围着年仅4岁的曦曦请教各种人生问题,而他始终淡定自如,奶声奶气地信手拈来各种鸡汤。


14岁“天才少女”走红原因曝光,父母再这么做,真的会害了孩子


这场景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活了几十年的人都无法理解的问题,却被一个幼童参透。


在美国,同样仅4岁的马奏是世界上最小的布道家。


14岁“天才少女”走红原因曝光,父母再这么做,真的会害了孩子


然而成年后他坦言,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从小遭受父母的暴力对待,被迫背诵布道词,生活里除了赚钱再无其他。


14岁“天才少女”走红原因曝光,父母再这么做,真的会害了孩子


孩子的聪慧本是生命赋予的宝贵礼物,不想却成了家长达成私欲的工具。


所谓的天才少女、不世神童,不过是身陷“成功学”漩涡不可自拔的父母,和一群唯利是图的成年人,违背孩子的生长规律,打造的敛财产品。


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父母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让这些鲜活灵动的生命,生生活成了“牵线木偶”,即便以后成功了,那也不是属于他们的人生。


孩子才是自己人生的掌权者,父母只有爱对了方式,才能收获孩子一世的感激。


著名导演张艾嘉,在儿子出生后,就一门心思为他筹划成名之路。衣食住行,事无巨细,一切都按照贵族标准培养。


可老公觉得她根本不是在养儿子,而是在组装顶级配置的计算机。


面对老公的质疑,张艾嘉始终坚持己见。


14岁“天才少女”走红原因曝光,父母再这么做,真的会害了孩子


终于,奥斯卡在六七岁时成了知名童星,但出名带来不只是荣誉,也有危险。


2000年7月份,奥斯卡被绑架了,好在交了2000万港币后,孩子安全归来。


经过这件事,张艾嘉学会了放手,她明白了孩子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妈妈的改变,让奥斯卡顿觉轻松。他开始吃汉堡,请同学到家里玩,穿便宜的T恤和牛仔裤,这一切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却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快乐。


后来,母子俩在埃及旅行的过程中,奥斯卡突然对她说:“妈妈,谢谢!”


张艾嘉不禁泪目:


“我让他成为全校最优秀的学生,他没谢我。


我让他成为当红童星,他没有谢我。


我倾家荡产去交赎金,他没有谢我。


现在,他终于说了‘谢谢’,就因为我把自由还给了他。”


14岁“天才少女”走红原因曝光,父母再这么做,真的会害了孩子


是啊,有了自由的孩子才有生命力,才会感恩父母的付出。


每格人都渴望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孩子也不例外。


只有父母清晰认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他的成长之路是有规律的,才不会枉顾孩子的生命力,做出拔苗助长伤害孩子的行为。


父母的耐心陪伴和鼓励,永远是孩子活出自我精彩的底气,也是拉近亲子关系的关键。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说要耐心陪伴孩子,但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变得急躁激进,这不仅伤害了孩子,也违背了我们生养孩子的初衷。


追根究底,主要是父母自身太焦虑了。


在《2019年中国父母成长焦虑白皮书》中显示,超过91.5%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存在焦虑,甚至有16%的父母陷入非常焦虑的状态


在过分强调成绩的环境里,父母生怕孩子落于人后,于是各种补习课程源源不断压向孩子,让孩子苦不堪言。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真正为孩子好,父母就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成长节奏,正确看待孩子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


纪录片《零零后》里有个女孩一一,从小就不喜欢跟小朋友玩,一个人总是独来独往。


面对老师的担心,她理直气壮地说:“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我就是喜欢这样玩。”


14岁“天才少女”走红原因曝光,父母再这么做,真的会害了孩子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很难想象这是一个3岁孩子说的话。


而她的父母也觉得完全不担心,女儿的状态很正常,不需要逼她改变。


不管别人怎么看,一一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后来在老师和父母的引导下,她交到了朋友,也慢慢的开始享受友情带来的快乐。


如今的一一有自己的朋友圈,并且成了一个有爱心,有想法,学习上进的孩子。


14岁“天才少女”走红原因曝光,父母再这么做,真的会害了孩子


只有尊重他们的差异性,才能让孩子活出与众不同。


教育最真正的本质是等待,而非强迫。


只有父母自己先慢下来,孩子才能慢慢快起来。


有一种学习叫主动学习,还有一种学习叫被动学习。


喜欢主动学习的孩子有发自自身的内驱力,不需要别人督促,并且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而被动学习的孩子,觉得学习是为家长学,完成家长、老师交代的任务,学习的过程感受是比较痛苦的,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脑电路是断开的,没接通,自然,学习效率也很低,学习效果很差。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能有发自内在的力量,既省心又出类拔萃,那怎么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呢?


其实,那些进入小学后让家长很省心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在孩子幼年时期费了不少心血的。并不是真的运气好买到彩票。


这样的父母通常有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那就是:从培养孩子的兴趣着手来让孩子爱上学习。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下面以学习编程举例:


1、找到能吸引孩子兴趣的突破口

这个很重要,这个突破口一定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比如学英语要用英文儿歌、英文童谣开始一样。

2、从易到难的引导孩子

其实学什么都是一样,都要从易到难,如果不遵循这个规律,一定是把孩子吓跑。

3、从陌生到熟悉要给孩子一个过渡

比如让孩子学编程,需要让孩子接触实物进行编程启蒙,知道编程是做什么,什么是编程的思维,接触各种传感器并知道操作后能出现什么结果,而不是直接让孩子接触软件编程。

4、形成习惯

当孩子接触了编程,知道了编程的思维,那生活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编程的思维去分析,运用编程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日常的生活中处处都是一个个的程序,编程就变得不再那么深不可测。

兴趣是启蒙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的那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那么,编程学习也是如此,尤其是对少儿编程学习更是如此。极客晨星专为中国5至16岁孩子,制定了编程学习的系统解决方案,创新编程课程,让孩子在玩中学,不但有助于少儿编程启蒙,而且也为后续的进阶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上最奢侈的消耗品就是生命,即使作为父母,也没有权利剥夺孩子享受唯一一次的生命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孔子   父母   孩子   奥斯卡   童星   私欲   神童   焦虑   天才   思维   家长   兴趣   原因   少女   老师   生命   人生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