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也有失蹄时,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几点历史谬误

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以他的如椽之笔,缔造了同时代文人望尘莫及的傲人纪录,他的作品堪称现代武侠小说的巅峰,他所塑造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忠勇侠义的人物形象,被改编成电视电影等多种文艺形式,让亿万观众魂牵梦绕,征服了无数人的心灵。

正是凭借着艺术创作生涯中这些辉煌的成就,金庸登上了“武侠小说大师”的圣坛。

金庸小说中的时代背景,脱离不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他笔下生动的人物,就在这个宏伟的舞台上,演绎出一幕幕传奇故事。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史知识积淀,是断然驾驭不了庞杂浩大的情节架构的。

大师也有失蹄时,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几点历史谬误

金庸先生


对于历史知识的通透掌握,让金庸在创作武侠小说时游刃有余。

不过,智者百密一疏,老马也有失蹄之时,金庸的小说当中出现了一些不忍卒读的历史常识错误。

例如,在他的武侠小说人物关系里,子女对父母通常的称谓都是以“爸爸妈妈”呼之,殊不知,此称呼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下才流行起来的,在古代子女称呼父母,一般为“大人”“夫子”“公”“爹爹”等。

大师也有失蹄时,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几点历史谬误

张无忌(李连杰扮演)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小说代表作之一,剧中人物张无忌是广大读者非常喜欢的一个经典人物形象。不过金庸在描写其中一个细节时,出现了令人遗憾的败笔。这处错误出现在第十六回:“(张无忌)在矮树上摘了几枚不知名的果子,拿在手里,已闻到一阵甜香,咬了一口,更是鲜美绝伦,桃子无此爽脆,苹果无此香甜,而梨子则逊其三分滑腻。”

但如果查阅资料就知道,苹果并非本土作物,它原本产地来自于欧洲东南部的小亚细亚和南高加索一带,传入中国至今也不过200多年时间,张无忌只有实现穿越,才能有缘享受此等口福。

大师也有失蹄时,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几点历史谬误

杨过(古天乐扮演)


类似的错误还出现在被多次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的《神雕侠侣》的篇幅中,第六回的章节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他(杨过)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稍有历史常识的读者,都知道玉米乃是舶来品,原产于美洲大陆,哥伦布航海地理大发现时传入欧洲,根据明朝的文献记载,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在16世纪的中期,如果金庸描述的是以明清时代为背景的武侠小说,才能够和这段历史吻合,但杨过可是生活在南宋末年。

大师也有失蹄时,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几点历史谬误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黄蓉


除了在美食领域闹出了历史笑话,金庸在《倚天屠龙记》这部大作中,还出现了不应有的地名错误。原著介绍张无忌送杨不悔到光明顶时行文如下:“过了几日就离开了安徽境界……”

安徽得名于安庆和徽州,是在乾隆时期划分行省的时候得名,可是在这部武侠小说里,张无忌生活的背景是元明时代,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江淮行省。

除此之外,金庸的武侠世界里面,这些武林豪杰行走江湖,快意恩仇,除了部分人物交代了职业和收入来源,其他好多侠客也不知凭借什么,手里随时都有大把的银子。

当然,金无足赤,白璧尚有微瑕,金庸先生的作品瑕不掩瑜,这些历史知识细节的谬误,无损于他的皇皇巨著给世人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新文化运动   哥伦布   高加索   亚细亚   辛亥革命   武侠小说   行省   历史   谬误   欧洲   安徽   玉米   大师   错误   人物   知识   武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