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爸爸又想风光一回

哥哥考上大学那年,我们家着实风光了一回。清华是中国大学的首府,这一点,乡亲们是知道的。所以大家都觉得哥哥很了不起,我的父母,更是感觉脸上有光。

我知道爸爸又想风光一回

通知书快下来的那几天,父亲天天往邮局跑。“大爷,您放心,只要通知书一到,我们马上给您送去。”那位年轻的邮局姑娘,再三向父亲保证。父亲可不管,依旧天天往邮局跑。当通知书真正下来的那天,父亲却因为发高烧,躺在家里。结果那张极有分量的通知书被送到了村支部。村长用高音喇叭把这一轰动全村的消息一连广播了三遍,结果全村人都知道了。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说什么也要亲自去拿通知书。“没错,是清华!是清华!”父亲仔仔细细地将通知书看了好几遍,确认这录取通知书上写得确实是清华大学时,他放心了,病也全好了。

那一年,清华是9月8日开学。本来通知书上要求父母不要送孩子上学,但父亲不肯,坚持一定要亲自送哥哥上北京,并决定9月5日就起程。那一天,来送行的村民很多,每人手里都带来了一串长长的鞭炮,鞭炮声足足响了一个多钟头。哥哥与父亲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父亲走路的样子,像极了跟随拿破仑凯旋的将军。父母都是没念过什么书的农民,但送儿女读书却是不遗余力。

哥哥放寒假回家时,从北京给父亲带回了一个不锈钢保暖水壶。父亲如获至宝,整天把它当做宝贝似的拎在手里。路上碰到熟人,他总会问人家渴不渴,说着递上自己的保暖水壶。“呦,这都过了大半天了,水还是这么热。”喝过水的人都会忍不住赞叹两句。此时的父亲,笑得更开心了,“这东西保暖,放几天都不凉。我儿子给我从北京带来的。”“你儿子真争气,往后你可享福喽。”父亲听了也不否认,拎着水壶,哼着小曲儿,走回家去。

我知道爸爸又想风光一回

也许是哥哥考上清华的缘故,也许还有其他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总之,从那以后,村里开始重视教育了。在哥哥读大学的四年里,村里先后有人考上了初中、高中,甚至有几个还考上了其他大中专院校。当哥哥拿到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证书时,我已是一名大一本科生。为了给我庆贺,父母专门为我准备了一桌丰富的菜肴:鸡鸭鱼肉,样样俱全。读清华博士的哥哥也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清华博士的女朋友。父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说这是我们家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家庭聚会。

“这两年家乡变化可真大,我们这一路走来,看见许多工厂。”哥哥感慨万千。

“儿啊,咱这可不像你刚上大学那会儿,现在都被划成经济开发区啦。”父亲笑着说。

“种粮不交税了,还有补贴,要不了几年,咱这就跟城市一样。”母亲连连附和。

“现在国家政策好,城市、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惠民工程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得实惠。”哥哥的女朋友推推眼镜说道。

“到底是文化人,就是比咱老百姓会说话。”父母亲对这未来的儿媳妇似乎非常满意。饭桌上,一家人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我知道爸爸又想风光一回

大三那年暑假,村里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村委会的广播整整播报了一天,比哥哥考上清华那会儿还轰动。“什么,城里的大学生要到咱这小农村来,要帮咱农民发家致富?”广播里播得真真切切,可村民,说啥也不相信。哪有跳出农门的大学生重返农门的,更别说是城里的娃了。直到三名大学生进村后,村民才相信这广播里说的原来是真的。大学生进村那天,村里的秧歌队扭起了秧歌表示庆贺,还有不少村民放起了千响鞭炮表示欢迎。“赶明儿你毕业了,也回咱村里,当个村主任助理什么的,多光荣。”我知道,父亲又想“风光”一回了。

我知道爸爸又想风光一回

每次回家,父亲总不忘念叨:“闺女,好好工作,为家乡争光。”父亲的话,一遍遍在我耳边回响。来市里工作已有五年多,可那份温暖的感觉却仍然流淌在我的心底:家的回忆是如此甜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清华   父母亲   水壶   保暖   通知书   鞭炮   村里   北京   村民   哥哥   父亲   邮局   爸爸   风光   父母   博士   大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