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败类!中国籍教授遭日本策反,被抓后儿子还跑来鸣冤


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一直希望能与日本友好相处,但是日本却越来越频繁的配合美国干涉中国内部事务。日本在对华问题上,插手的地方正越来越多,日本除了在军事,经济上对华动作不断,连两国民间交往的目的也变得不再单纯。

近日,一名长期为日本从事情报工作的间谍被中国安全部门抓捕,其儿子及支持者还举办所谓的记者招待会为其鸣冤叫屈,声称希望他能早日得到清白。外交部发言人随后对这种自导自演的说法进行了驳斥。

民族败类!中国籍教授遭日本策反,被抓后儿子还跑来鸣冤

据外交部澄清,这名为日本情报机构服务的间谍人员,名叫袁克勤,是一位中国公民,曾任北海道教育大学教授。袁克勤在被日本策反后,长期从事对国家不利的间谍工作,因此被国安部门依法拘捕。

外交部还强调袁克勤犯罪事实证据确凿,其本人对于有关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对于那些为袁克勤鸣冤叫屈的人,赵立坚认为他们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试图抹黑国家司法机关。

这起间谍案件为眼下争议不断的中日关系再次增添新的话题。不同于过去中日在军事,经济领域的争端,间谍案让人们注意到,普通人在国家竞争中并没有置身事外。

据过往被国安部门破获的一些间谍案例来看,境外情报机构特别喜欢针对性的招募社会各个领域的特定人员,将其吸收发展成为自己的下线,代替自己搜集各种情报。过去中国人并不太关注这些事情,但这些年,国安机构破获的类似案件已越来越多了,而且不仅是日本,美国CIA也有参与其中,虽然这些年来CIA已经很难发展下线。

境外情报机构喜欢在普通中国人中发展下线,这是有着特殊原因的。

首先,境外人员在搜集中国情报时,首先就会遭遇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

对很多外国人来说,这个障碍几乎是不可克服的,哪怕过了语言关,中国内部复杂的情况也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发展自己专业间谍,成本太高,效果太差。转而寻找并培养一些对国外抱有各种幻想的人员,成为了近年来国外情报机构比较喜欢的手段。

其次,情报工作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神秘,一些普通的信息经过汇总分析之后,都可以得到比较有价值的情报。

从国安机构破获的一些案件来看,很多间谍人员都是受命定向搜集特定领域的信息,然后传送到国外。这些信息在零散的状态下没有什么价值,但是经过汇总分析之后,专业人士就可以从中提炼出军队的活动规律,国家机关的决策方向等极有价值的情报。

另外,一些本身就非常有价值的情报,并不需要专业手段就能获取,比如,中国的航母基地,海军基地,军用机场等。

所以除了正面的攻击中国之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渗透也越来越广泛了。这种渗透不容易引起注意,但是危害巨大,要应对这种潜在的威胁,光靠国家机关来应对是不够的。我们普通人在平时也要对此保持高度警惕,不被不法分子利用,及时举报类似不法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日本   鸣冤叫屈   外交部   败类   美国   国家机关   国籍   间谍   中国   境外   案件   情报   情报机构   儿子   教授   国外   民族   领域   人员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