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思想的检察新闻

做有思想的检察新闻

作者:葛东升 江苏省泰州市检察院

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检验某项工作成效的关键之一。有思想的工作,得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有思想的检察新闻,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知情权的需要。同样的办案,如何判断传播价值,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播,达到什么样的宣传效果,无不考量每个检察人员。

检察新闻,无论是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调查性报道、舆论监督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即使小案件,小案不小看,小事不小视。也要从“小”处着手,以“绣花功夫”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做成大影响。如何按照新时代宣传工作要求,抓住新闻点,如何做有思想的检察新闻,是每个检察人需要面对的历久弥新的话题。

对于检察工作而言,首先必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检察保障。把“从政治上看”贯穿检察办案履职全过程,履职不光光是办案,还有检察宣传等许多案外工作。

最好的办法就是业务部门办案过程中,协商宣传人员同步进行,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讲政治贯穿每个案件,求极致落实在每个环节。

要想办理的案件党委肯定、群众拥护、社会各界满意,检察新闻是个投入小见效快的方法之一。纵观全国各行各业,能够获得先进,宣传一定是先进。所办案例能够获评典型或者指导性案例,检察新闻是重要的“推手”。

做好有思想的检察新闻,首先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检察新闻不是费虚功。如果把司法办案当作检察机关的“硬实力”,那么检察新闻就是“软实力”。新时代,要让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更多更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仅仅增强“硬实力”是不够的,还要不断提升“软实力”,更好地将检察产品转变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闻产品。

检察人员要坚持守正创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检察工作实际落实好,用新理念讲好新时代检察故事,向群众宣传好、展示好更优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

做好有思想的检察新闻,要树立业务、宣传一盘棋的理念。

向社会、向人民群众有针对性地宣传好、介绍好检察工作,“根”和“本”在业务部门。检察业务是检察新闻的源头活水,四大检察是新闻宣传的“金矿”,必须意识到,做优做强检察新闻舆论工作,不只是宣传干部的责任,而是检察机关各部门的共同责任。

一方面,检察人要努力成为新闻人。业务部门首先要做好检察主体工作,通过深化改革、狠抓办案,把新闻宣传的基础做实、源头做活。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强新闻意识,积极总结、深度挖掘自己的业务“金矿”,提供宣传素材,请新闻宣传部门帮助做好传播,从社会、群众视角把检察故事讲好、讲出去。

另一方面,新闻人也要做合格检察人。新闻宣传部门的干部不能只满足于等米下锅,当“二传手”“传声筒”,必须也懂法律、熟悉检察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敏感于业务部门办案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捕捉住社会、公众、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要点,引领舆情、服务发展。

同时,要用心研究社会需要什么、舆论关注什么,围绕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工作,深入挖掘“冒热气”的鲜活检察故事,让检察新闻报道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价值。

做好有思想的检察新闻,要运用好双赢多赢共赢理念。

检察新闻是一门学问、艺术,而且是政治性、专业性、社会性都很强的学问和艺术。讲好检察故事既要用心,还要有智慧。检察新闻搞得好,会得到党委政府赞同,广大网友也会翘起大拇指。

检察机关的属性,决定了检察宣传的舆论监督属性,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大众媒体,无一不对检察新闻充满兴趣。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角度和力度没有选好,就会出现负作用,不但被监督单位不服气,而且党委政府也不支持,网友也不会认同。

有的宣传报道没有政治意识,讲故事没有温度、不注意尺度,不考虑人民群众能不能理解、社会能不能认同,结果把故事讲成了“事故”;还有的只顾自己一枝独秀,自说自话,不顾及有关部门的感受。这些宣传报道不仅起不到双赢多赢共赢的效果,甚至可能满盘皆输。

因此,检察新闻宣传中,全面用好政治智慧、法律智慧、监督智慧、宣传智慧。比如,在对抗诉等监督工作的新闻介绍或深度报道中,一定要把被监督者的积极配合、自我修正充分表达出来,这样才会获得被监督者的认可,以后在开展业务时,就会得到更多支持。

再比如,对公益诉讼宣传报道时,要通过采访政府有关部门、检察官、法官,表明公益诉讼的实质不是给政府找麻烦,而是为政府的依法行政打前站、冲锋陷阵,帮助解决他们也棘手和难办的问题,共同推进地方法治建设,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既能引导检察官在办案中注意把握好方法、标准和要求,也能争取被监督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更多支持,达到检察工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做好有思想的检察新闻,要贯彻好“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理念。

一个案例的宣传报道胜过许多空洞的说教。对检察机关而言,每一起案件都是生动的普法教材,每一个办案过程都有精彩的法治故事。

各级检察机关要深挖聚焦法律监督的初心使命、司法检察政策运用和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时刻保持敏锐的新闻眼光,以生动的笔触,使检察作为成为人民群众最好的法治教科书,成为全民的法治公开课。

比如,深入报道检察机关聚焦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安全需求,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再比如,深入报道检察机关通过抗诉一件促进解决一个领域、一个地方、一个时期司法理念、政策、导向问题的典型案例。

新发展阶段新作为,做好有思想的检察新闻任重道远。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新阶段检察新闻舆论工作新理念,深度挖掘四大检察“金矿”,做优做强检察新闻工作,让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到有思想的检察工作新气象。

投稿转载说明

投稿邮箱:543183107@qq.com

本公号非营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公号对文章进行转载刊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检察业务   思想   新闻   检察机关   法治   案件   公益   典型   智慧   案例   政治   检察工作   社会   故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