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前几天看了个采访,让我感到很震撼。


被采访的人叫做加山一马,56岁,是个日本人。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他的故事被人们知道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记录成了书籍,还被翻拍成了电影,更是被人称作是现实版的“鲁滨逊漂流记”。


他13岁开始流浪,在山林里整整生活了40年。


他跻身于洞窟来遮风挡雨,饿了就去狩猎,渴了就喝山间的溪水,冷了就用动物的皮毛给自己做衣服......


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听后惊讶不已,这不就是“人猿泰山”和“鲁宾逊漂流记”的合体?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13岁以前,加山一马有一个家,家里父母双全,还有兄弟姐妹,一家人每天都在一起生活。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13岁的男孩离家出走,宁肯住在深山老林里也不回家呢?


家暴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离开父母40年

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


加山出生在群马一个很贫困的家庭,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


按理说,家里条件不好,饥一顿饱一顿也是正常,可加山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家里的重活他都要干,可吃饭的时候,只有他没有菜吃, 这让加山觉得很委屈。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因为他总干活身上脏,其他兄弟姐妹还都排挤他、嫌弃他。


除了这些,最让他忍受不了的,就是经常挨打。


父母一言不合就对他拳打脚踢,把他倒挂在树枝上,在寒冬的时候,还会把他扔在雪地上过夜。


他被父亲打的时候,母亲若无其事的在旁边吃饭,不仅不安慰儿子,反而也会对他动手。


终于,再一次被绑起来虐打后,加山决定逃离这个病态的家庭,他将目标瞄准了一个拥有很多山洞的大山。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他带好了盐,火柴,干酪,刀子,磨刀石后,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凭借和父亲学过一些野外生存和狩猎知识,加山艰难地开始了他的山林生活。


运气好的时候,他能打到兔子、鸟和野猪,运气不好的时候,一个小感冒就差点死掉。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山里的日子不好过,可加山却一次都没有想过回家。


“我经常几天都不能进食,这就是我为什么经常又饿又疯,可我永远不会回去,如果我回家,还不如死掉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只有家里的小狗陪着加上一起流浪


40年后,加山被人们发现,回归了社会生活,在回归社会前,他曾经遇到一对老夫妻。


这对老夫妻并没有被加山原始人一样的打扮吓到,反而友好地给加山饭团吃,还带他回家住。


吃了饱饭,洗了暖暖的热水澡,睡在软乎乎的床上,这种感觉好遥远,但又好幸福。


老夫妇曾经有一个儿子,后来死在战场上,他们看到加山时很开心,拿他当儿子一样照顾,加山也感到了来从未感受过的温暖。


但就在老夫妻询问加山“要不要留下?”的时候,加山还是拒绝了。


“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温柔,可我真的很害怕。”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时间早已让加山身上的伤口愈合,但永远无法医好他的心。


有研究发现,在一些遭受父母殴打的孩子身上,会有类似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还会在相当程度上诱发其他的心理问题,比如极度消沉、拒绝社交、甚至自杀、自伤倾向。


挨打的孩子,无法接受别人的爱,家暴的阴影永远把他们关在了心门里,一生苦苦受折磨。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经久不衰的“棍棒教育”


先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截图。


画面里的女孩经常遭到父母的暴打,她不敢还手,甚至连弟弟都欺负他。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小小年纪,却成为了家里人的出气筒,太可怜了。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时至今日,抬手就打的棍棒教育依然存在,究竟是为什么?


1. 我养你,你就是我的


有一部分父母总是习惯地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物品,认为我生你养你,你就应该对我敬仰、服从,感恩戴德。


言下之意,我是你老子,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电影《狗十三》


这种父母的教育字典中没有“尊重”二字,他们认为父母与孩子是绝对压制的关系,如果孩子要反抗,他们多半会说:


“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不孝的东西?”


2. “打是亲,骂是爱”的绑架


《我是演说家》节目中,心理咨询师赖佩霞曾经说过:“很多的父母,都会对孩子说,我骂你是因为我爱你,不要还嘴。”


打孩子的父母,满口说爱,却面目狰狞。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谁会承认自己不被爱呢?于是,孩子在一次次的打骂中,就会努力说服自己:


原来,打骂也是爱啊!


当挨打的孩子长大后结婚生子,他就会用父辈“爱”他的方式,去“爱”孩子,甚至包括伴侣。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千百种,每种方式有利有弊、有方法可讨论。


但有些父母偏偏选择了最错误至极的方法,打孩子是教育者无能的表现,是父母情绪失控的恶果。


别再用“生养”抬高自己的责任,那是你自己选择的人生路;


别再以“爱”为借口为你的无能和鲁莽开脱,真正的爱不是非打即骂。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父母正确的爱

是孩子一辈子的甜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父母如何做到从不打骂孩子?


下面有一个很正能量的回答:


13岁男孩孤身一人藏深山:爸妈,你们就当我已经死掉


我今年27,我爸妈从未打过我和姐姐一下。


他们不光没打过我俩,连看到有人打孩子都会很愤怒,在他们常说“打孩子干什么,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我爸妈都不是脾气好的人,爸爸年轻时总跟人打架,妈妈和人吵架时也很凶,但我家从不打孩子。


但我并没有长成农村那几个经常打孩子的大娘口中的“混世魔王”,我从小很懂事,不哭不闹,不耍小脾气,是“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问我爸妈,怎么养的孩子这么听话?


在我看来,我们家没有阶级差距,我知道我可以和他们交流,我做任何事只要跟他们讲明白,他们就会支持我。


没什么特殊的教育方法,没什么教育专家的指点,父母对孩子做到了“尊重”,是应该的,也是难得的。


父母养育孩子的目标,首先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这份健全的人格,是父母给孩子最实用的礼物,在尊重下成长的孩子,心中有爱,这份爱带来善良、自信和安全感,无论走到哪里,内心都坚定无比。


点个“”与“在看”,愿你的孩子能沐浴在父母的爱与尊重中,不紧不慢地长大。


- the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鲁宾逊   鲁滨逊   心门   磨刀石   棍棒   孤身   深山   无能   人格   脾气   家里   儿子   身上   父母   男孩   方式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