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最近,一则「好死不死女厕所里有个小女孩」的微博,点燃了全网的怒火。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个妈妈想要带自己的儿子去上女厕所。


正好此时,女厕所里有个小女孩。


小女孩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男孩子要来女厕所呢?”


女孩妈妈解释道:“可能是因为哥哥的爸爸没有来,所以只好来女厕所啦。”


而男孩听到这番话后,感到非常的不好意思和羞耻,当场说什么也不愿意在女厕所里上厕所了。


小女孩有好奇心,小男孩萌发了性别意识感到羞耻,这都是正常现象。


可没想到,男孩妈妈却对此十分不满,认为那对母女的对话给自己和儿子造成了尴尬和不便,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帖子,并且措辞激烈,对这个小女孩及她的妈妈进行了语言上的谩骂。


“好死不死今天女厕所有个小女孩!”


“我真服了,能不能嘴别那么欠!”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这句话看得我一脸发蒙,女厕所里不应该有女孩,难道还应该有男孩吗?


在这位妈妈的眼里,男孩去女厕所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女孩进女厕所反倒要被骂“好死不死”。


如此不讲理的言论,成功引来了很多女性网友的不满,大家纷纷将自己亲眼所见“男孩进女厕、女澡堂”的经历爆料出来,吐槽这个行为带来的尴尬和不满。


甚至一度将“男童滚出女厕所”的言论顶上了热搜。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积怨已久的“男童进女厕”

究竟谁之过?


其实,这次公众的情绪爆发并非偶然,它是一场积怨已久的矛盾。


还记得吗?去年年底,一个女孩在上饭店的公共厕所时,被6岁男孩强行闯入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女孩在饭店看见男孩非常吵闹,没有理会便去上厕所,还特意将门反锁起来。


没想到男孩反而强行将厕所门打开,女孩认为孩子的做法太过分,便去和男孩母亲理论,没想到遭到无端辱骂。


“你跟一个6岁孩子较什么劲……这么大女人了还被看……咋那么多事呢你……就你是老娘们,你比别人多长一个还怕看……就你金贵怕被看……”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这一串串的“妙语连珠”不仅没给儿子的流氓行为洗白,反倒引来了网友的怒火。


同样身为女性,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这个女孩有多委屈。


诸如此类的事件,一件一件被曝光出来,有的简直令人作呕。


一位南京的网友爆料,一个男孩妈妈领儿子在女厕所洗手池里便溺。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带男孩进女厕就算了,明明前面有空位,却要拉在过道上。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一个目测5岁以上的男孩,趴在女厕所的门缝外偷窥。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甚至连浴室、澡堂都有男孩子的身影。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我问了身边的朋友,大概有80%的人都曾有过在女厕所、女澡堂看过小男孩的经历。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大家即使嘴上不说什么,心里能勉强给予“理解”。


但是,赤身裸体站在一个小男孩面前,真的非常不舒服、不自在,以及被冒犯。


然而,这份“理解”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变成了某些人眼里的“理所应当”。


不少网友曾晒出照片,在他们当地商场和医院的女厕所里,都看到过男性小便池。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这无异于公开合理了“男童进女厕所”,也让家有男童的家长们产生了“有理”的错觉。


他们态度一个比一个强硬,措辞一个比一个激烈,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男童进女厕”是积累多年的矛盾,在这场矛盾里有三个群体:


男童、男童的妈妈、使用公厕和澡堂的女性。


女性们出于性别共情(大多数女孩已经或将来会成为妈妈),和公共设施不完善的原因,选择默默谅解。


时间一久,“妈妈带男童上女厕所”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但是,“普遍”与“谅解”并不意味着正确。


即便你的孩子再小,他也是异性。


年龄不是抹去异性标志的特权。


更不是在侵犯他人权益的同时,还要宣扬自己多么占理的“免罪金牌”。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当我们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这件事


今天写这篇文章时,感到了一些内在矛盾。


因为我本身就是女性,但我以后也准备成为一名妈妈。


这也是这场矛盾里大部分女性的立场,他们既是女性本身,也是(或会成为)妈妈。


我们深深讨厌这种行为,但是若作为一名母亲,也深感一个人独自带娃出门的诸多不便。


飞机上、动车上、电影院里,我见过很多独自带娃出门的妈妈。


有一次坐飞机去青岛,一位妈妈带着自己几个月大的宝宝,刚开始还比较安静,但是飞机起飞后,孩子可能不太舒服,就一直嚎啕大哭。


这位妈妈就坐在我斜后面的位置,我能听见她非常着急地想哄好孩子,别打扰大家休息,但是她越着急,孩子越哭闹,场面越尴尬。


一开始大家还能忍受,但是随着孩子不停地啼哭,前排乘客开始纷纷向后方侧目,或在一旁大声叹气表达不满。


我想,部分带男孩进女厕所的妈妈,也是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觉得带儿子进女厕所非常尴尬羞耻,但另一方面,又怕孩子自己上厕所遇到变态或者被人领走......


与其冒着孩子受伤害的危险,不如自己厚着脸皮带儿子进入厕所吧!


对于这样怀着“歉意”心情的妈妈,我们是可以理解的,要不然这个矛盾都已经存在这么多年了,也不会到今天才爆发出来。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点,那就是孩子本身的感受


他们愿意被妈妈领进女厕所吗?他们是否会尴尬?是否会羞耻?


将男孩领进女厕所,不仅压缩了女性的隐私空间和个人感受,其实也在误导孩子的性别意识。


根据研究调查,孩子出现性别意识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早。


近 1 岁:能通过头发的长短来区分男性和女性照片;


2~3 岁:知道爸爸是男孩,妈妈是女孩;


不到 3 岁:几乎所有孩子都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3~5 岁:认为只要自己愿意,换一换衣服或发型,就能变成另外一个性别;


5 岁以后:真正理解性别一般不可改变。


可见,孩子从1岁开始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那么意味着家长的性教育也要逐步跟上。


从教会孩子分辨男女特征、认知身体部位,到保护自己安全、尊重他人隐私,再到对其他性别群体有平等观念......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通过科学的书本、视频等方式,一步步加深孩子的性别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让孩子在两性知识中学会辨明是非。


而不是理直气壮地,通过侵占他人的权益,去方便自己。


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完善公共设施

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但是,光是家长自己努力还远远不够。


公共设施不完善,也是造成“男童进女厕”的现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随着家庭结构不再以“男主外,女主内”为核心,呼吁男性回归家庭,除了妈妈带儿子, 爸爸也会带女儿出门。


所以“亲子厕所”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多。


前段时间看新闻,深圳市一家大型商场开业,热闹非凡,但是“闹中取暖”的是——这个商场每层都有亲子卫生间。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里面有大马桶、小马桶,高低不同的洗手台,和方便照顾婴儿的“母婴室”。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武汉街头的“亲子卫生间”


这样贴心的公共设施,倒推5年,那是根本没有见过的。


我现在常住青岛,前段时间傍晚在街边散步,也看到了“第三卫生间”,当时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男童滚出女厕所”引发骂战时,这一点却被所有人无视


虽然没进去,但是大多数第三卫生间都有亲子马桶的设置,可见,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父母带孩子出门的不便之处。


希望这种“亲子卫生间”能加快普及,大家也要同样地保持它的卫生,不要私自“为己之用”(如母婴室沦为吸烟室等情况)。


在这件事上,无论是孩子的妈妈、还是女性同胞们,其实大家的最终诉求都是一样的——


拥有属于合理的,充分的,不被侵占的生存空间。


如果你同意以上的观点,就请转发这篇文章吧。


无论你是父母、未婚女性、未婚男性,家里有男宝还是女宝,这都关乎到我们自己的隐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文明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男童   女厕所   女厕   这一点   战时   澡堂   卫生间   小女孩   所有人   矛盾   尴尬   性别   儿子   男孩   妈妈   孩子   女孩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