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藏起果郡王一封又一封的“熹贵妃安”,真的是为了报复吗?

深情不移的果郡王为他的“深情”买单,替他最爱的女人甄嬛去死,一句“花落了”,真正的死因被掩藏。


而他的福晋玉隐,则曾经甄嬛身边的奴婢浣碧选择以头撞亡夫棺材的决裂方式“殉情”。

浣碧藏起果郡王一封又一封的“熹贵妃安”,真的是为了报复吗?


追溯果郡王的死因,还是寄给浣碧那一封封的家书,每一封末尾连绵不绝的“熹贵妃安”。


这样昭然若揭的“情书”,落在别人眼里,而且还是生性多疑的雍正皇帝,有他人觊觎自己的女人,即使这个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想当年九子夺嫡的惨烈,还有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舍得下心驱逐,皇帝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况且堂堂的皇帝头上已经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原了,果郡王非死不可,这也是甄嬛的生存之机。

浣碧藏起果郡王一封又一封的“熹贵妃安”,真的是为了报复吗?


所以问题出在那句“熹贵妃安”,如果皇帝没有从王府搜出那些家书,或许甄嬛与果郡王在甘露寺的那段情愫不会被发现,那么果郡王也可以多活几年。


家书是果郡王写给自己的福晋浣碧,但每一封的末尾却是如出一辙地问候另外一个女人,试问有几个妻子能够忍受这种赤裸裸的羞辱。


难道当时是浣碧怒火攻心,嫉妒心四起,之所以收藏起那些家书,是想着作为筹码威胁报复甄嬛与果郡王吗?

浣碧藏起果郡王一封又一封的“熹贵妃安”,真的是为了报复吗?


事实却不尽然,浣碧虽坏,但还没有坏到极致。对于同父异母的长姐甄嬛,虽然有着极深的羡慕嫉妒恨,但她从来没有想过置她于死地,她还是顾念着那一点血缘与曾经的相依为命。


而对于这一生的执念果郡王,她更不可能去害他,能够嫁给他,得到他的人,她已经是觉得“幸福”了。他的心,她很早以前就知道结果了。

浣碧藏起果郡王一封又一封的“熹贵妃安”,真的是为了报复吗?


唯一的解释是书信开始前的那一句“玉隐吾妻”。果郡王对浣碧从来就没有爱情,连男欢女爱的喜欢都没有,平时对她也是尊重中带着疏远,后面被她算计,两人相处更是冷冰冰的形同陌路。


更不要提亲昵的称呼她的名字了,“玉隐吾妻”恐怕仅有书信中提及,虽然浣碧心知肚明这只是他客套的称呼,根本不代表什么,但是看到这一句,心还是久违的颤动了。


所以浣碧收藏起这些代表果郡王与甄嬛所谓“奸情”的书信,纯粹是为了那句开头的“玉隐吾妻”,想必多少个夜深人静难以入眠的夜晚,浣碧就抚摸着这一句句的“玉隐吾妻”,仿佛是有着果郡王温度的气息,暗自臆想。

浣碧藏起果郡王一封又一封的“熹贵妃安”,真的是为了报复吗?


那是除却福晋的虚名外,她得到的唯一实质性的东西了。这只是她卑微到极致的爱情。


从始到终一个人的自导自演。连殉情都是她以为“死生契阔”的追随,而她最后也得到了,皇帝感念她的贞烈,准许她与果郡王合葬,这或许是她最想看到的结果,得不到他的心,也要死缠烂打他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郡王   贵妃   贞烈   亡夫   福晋   雍正皇帝   同父异母   家书   死因   末尾   书信   极致   皇帝   深情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