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大唐盛世多俊杰,大唐王朝多诗人。

在大唐,不仅岀了很多大才子,也涌现出很多女诗人。

有一位女诗人,姓李,名冶,字季兰。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她不像上官婉儿那样声名显赫,也不像鱼玄机那样广为人知,她只是盛唐时期的一朵小浪花。

李季兰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她自幼家境富裕,喜好诗文。

李季兰在童年时就显露出极高的诗才,可是这种天赋带给她竟是灭顶之灾。

6岁的李季兰曾经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在那个时候她参加了父亲朋友的聚会。

活泼可爱的李季兰当着众宾客的面,即兴吟出自己创作的一首咏蔷薇的诗一一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在场的宾客纷纷拍手叫好,可李季兰的父亲却阴云笼罩。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在保守的父亲看来,女儿诗中的“架却”,谐音“嫁却”,即为梦想出嫁的意思。

这么小的女孩子就如此放荡,将来长大了还怎么得了。

当时年幼的李季兰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无心之举竟会遭来灾祸。

随着女儿慢慢地长大,父亲的隐忧在加深,与其将来不守妇道,败坏门风,不如趁现在送入道观。

李季兰的父亲狠下心来,将10多岁的女儿送入玉真观。

就这样,李季兰被迫成了一名女道士,她心中满腹苦水,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自从李季兰被送入道观后,父亲再也没有关心过她,仿佛这个女儿从未来到这个世界上。

李季兰在玉真观终日郁郁寡欢,她恨父亲的绝情,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孤独寂寞的李季兰更加勤于写诗,她要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词之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季兰愈发俏丽动人,她诗文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久而久之,人人都知道玉真观里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道士。

当时的文人雅士纷纷踏足,他们都希望与李季兰切磋诗文。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正当花样年华的李季兰也是来者不拒,她本来就是被迫出家,怎能忍受玉真观的凄凉孤独。

在18岁那年,李季兰遇到了她的初恋,谢灵运的第十世孙子释皎然。

释皎然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可惜是个和尚。

不过爱情向来没有什么理由,在日常的交往中,李季兰疯狂地爱上了他。

释皎然面对着李季兰一首又一首的情诗,他感到非常的无奈与不安。

自己是一个出家人,早已六根清静,怎能为情所困。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四大皆空的释皎然写了一首《答李季兰》,婉言拒绝了李季兰的爱情。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李季兰收到诗后,无法接受释皎然的婉拒,她从不把清规戒律当回事,她执着地表达着自己的相思之苦。

最后,释皎然离开了李季兰,追求自己的佛学境界。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李季兰第一段恋情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失意的李季兰写下了《相思怨》,表达自己沮丧的情绪一一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可是这世间有哪个少女不怀春,李季兰在日后的岁月里,不断地与风流名士吟诗作赋。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李季兰的娇艳与才情吸引了众多的才子,这里包括江南才子阎伯均与朱放。

阎伯均与朱放的岀现抚慰了李季兰孤独的心,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经常和他们两人谈古论今,吟诗作对。

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李季兰与阎伯均、朱放泛舟游玩,欣赏着醉人的风景。

李季兰欣赏阎伯均与朱放的才华,更喜欢阎伯均的温存体贴。

阎伯均似乎真的很在意李季兰,他总是变着法子讨好着这个女人。

李季兰时常与阎伯均幽会,他们写诗作赋,情话绵绵。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李季兰以为自己遇到了真正的爱情,她期望着与心爱的男人比翼双飞,共结连理。

可惜的是,阎伯均并不是真心喜欢李季兰,他爱慕李季兰的才貌是真,但不会为了这个女人放弃自己的仕途。

当李季兰发现这个真相的时候,阎伯均已经娶了名门闺秀,她又被情深深地伤害了一次。

知道事情无法挽回的李季兰,只能挥剑斩断情丝,她写了一首《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结束了这段伤心的爱情。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

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

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当初和阎伯均一起来的朱放也很爱慕李季兰,现在阎伯均走了,再无顾忌的朱放对李季兰表达了爱意。

李季兰虽然受过几次情伤,但内心深处依然渴望爱情,她又一次放逐了自己的感情。

朱放与阎伯均不同,他不会说那些绵绵情话,他只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感情。

李季兰与朱放互为知己,他们也曾海誓山盟,相约一生一世。

随着朝廷的一纸诏书,这段感情也即将结束了。

自古以来君命难违,朱放只得奉命前往江西上任。

身为女道士的李季兰自然无法与君同行,上天注定他们只能相忘于江湖。

送君千里 ,终须一别,眼角堆恨,难分难舍。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朱放深爱着李季兰,无奈情深缘浅,写诗作别,肝肠寸断。

朱放的一首《别李季兰》,道尽了人生无常,事世难料。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李季兰明白朱放的心意,她也知道皇命难违,既然两人没有结果,不如回头是岸。

只是长夜漫漫,独守空房,寂寥感伤,寄情诗文。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苦闷中的李季兰写下了《寄朱放》,以纪念这段有缘无份的感情。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

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

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为什么每段爱情都这么短暂,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李季兰沉默了,她望着窗外,幽怨难眠。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李季兰年近50,仍然孑然一身。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也许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那些至死不渝的爱情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

青春已逝的李季兰不再渴望爱情了,她写下了一首《八至》,权当告别了自己的过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经历了那么多爱而不得的李季兰只想清静度日……

每天吟诗作对,品香茗茶,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盛名之下,何来清静。

李季兰的才名惊动了当今的皇帝代宗,他下诏让这位女诗人进京面圣。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习惯了清静生活的李季兰不愿进京,可皇帝的旨意谁敢违抗。

在临行前,李季兰以一首《恩命追入别广陵故人》表达自己无奈的心情。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李季兰到了京城,进了皇宫,她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命运。

唐代宗李豫见李季兰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不由生出相见恨晚之情。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当时才子高仲武曾在《中兴间气集》中对李冶有高度评价一一

上比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

在高仲武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季兰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才女。

从此以后,李季兰留在了京城,她哪儿也去不了了。

建中四年,即将开赴河南前线的泾原军经过长安时哗变,拥立赋闲的河北旧将朱泚称帝。

当时的代宗已经驾崩,德宗仓皇逃至奉天避难。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失去保护的李季兰被叛军所掳,为求自保,她为朱泚献诗。

公元784年,朱泚败亡,德宗还朝。

德宗还朝后,清算朱泚余党,李季兰为朱沘献诗,未能幸免,被捕入狱。

在漆黑的狱中,李季兰预料到大限将至,一夜白头。

德宗对这位女诗人毫无怜悯之心,他以为朱泚献诗为由,下旨将李季兰乱棍打死。

李季兰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她知道无论再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因为命运根本不在自己的手中,她只是一个棋子,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

一阵乱棍之后,李季兰走了,永远地走了。

大唐女诗人李季兰:被迫入道,恋爱无果,盛名之累,死于非命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大唐   京城   死于非命   道观   诗文   宾客   棋子   盛名   道士   清静   才子   父亲   孤独   无奈   女儿   感情   恋爱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